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大阅兵-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5日午夜,北平的深秋透着寒意。
  聂荣臻身穿大衣,早早地站在敞亮而寂静的天安门城楼上,全神贯注地观看进行初次合练的受阅部队,还不时对周围的同志交谈着受阅部队要注意的问题。
  忽然,聂荣臻想到了一件至关紧要的事情。他威严的声音划破夜空,在受阅部队每一个人的耳边震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聂荣臻忙碌于阅兵事务无暇登上天安门(2)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发布一道死命令:正式受阅的那天,如果遇到敌机空袭,大家要原地不动,下刀子也不能动!天安门广场30万人民群众在看着我们,我们能做到吗?”
  “能——做——到!”干脆、响亮、整齐的回答,山呼地动。
  聂荣臻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9月27日深夜,受阅部队又在天安门前进行了一次全程预演,整个过程顺利、安全。直到此时,聂荣臻的心里踏实多了。
  10月1日10时,地面受阅部队各就各位,准备就绪。
  1日12时,聂荣臻匆匆划拉了几口饭,就赶到东长安街检查受阅部队。当他看到万余名受阅指战员个个精神抖擞,弯弓待发,满意地笑了。他没有多的话嘱咐,他相信我们这些从战火中走过来的将士。
  1日14时整,聂荣臻独自一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10分钟后,###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也来到了天安门城楼,两人一同检查了城楼上的准备情况。
  14时30分,聂荣臻走下天安门城楼,来到金水河西侧的阅兵指挥台,行使自己的职责。他让大家保持安静,请开国大典主持人林伯渠讲话。
  毛泽东宣读完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聂荣臻已转移岗位,站在金水河南东华表下,恭迎阅兵司令员朱德。之后,陪同朱德,驱车去东长安街检阅地面受阅部队。
  朱德返回天安门城楼,宣布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时,聂荣臻又回到了阅兵指挥台。
  阅兵结束后,聂荣臻既没有出席北京饭店的宴会,也没有去观看天安门广场的群众###,他实在是太劳累、太疲惫了,回到庆王府的寓所,上床就睡了,衣服也没有力气脱下。
  聂荣臻始终是一个忙人。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又忙“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核力量。
  1955年9月,聂荣臻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心脏停止跳动,享年93岁。
  聂荣臻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元帅,也是寿命最长的元帅。
  按照聂荣臻的遗嘱,他的部分骨灰被撒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棵桧柏树下,树旁竖立一块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聂荣臻80岁时写下的诗句“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背面刻着“聂荣臻骨灰撒放处”。他的另一部分骨灰被安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周围栽满了沙漠特有的胡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聂荣臻亲自选定的,现已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东风航天城”了。国产第一枚地地导弹(1960年11月5日)、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1966年10月27日)、“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75年11月26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1980年5月18日)、“神舟”飞船系列(1999年11月20日始)等等,都从这里发射升空。
  日理万机的聂荣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叶剑英南下广州就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1)
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新中国领袖群体里,人们没有见到北平市第一任市长叶剑英的身影。
  叶剑英在何处欢度开国大典呢?
  其实,一个多月前,叶剑英就离开了北平。
  8月14日,随着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的闭幕,叶剑英也结束了8个月的北平市长任期。他匆匆视察完新成立的南苑飞行队后,就离开北平南下,因雨冲垮了平汉铁路北段,便绕道徐州转郑州,经汉口、九江、南昌,于9月3日抵达江西赣州。
  9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由毛泽东亲笔起草的一则电讯稿:“北平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担任###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及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聂荣臻将军继任北平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在电讯稿的最后,毛泽东还特别注明:“今晚12时前播出。”
  电讯稿播出时,叶剑英已经坐在江西赣州的省立师范学校里了。他正在与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以及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二野战军第15兵团和两广纵队负责人陈赓、郭天明、刘志坚、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曾生、雷经天等人,研究解放广东问题。
  自1931年11月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起,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剑英军事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前线率兵打仗,而是在后方总参谋部工作,军事参谋才能深受毛泽东的欣赏和器重。
  叶剑英曾多次向毛泽东提出愿意到战略区去“增长才干”,毛泽东也欣然同意,只是在等待时机。现在,东北、华中、华东、中原已无战事,仅剩下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几个地区没有解放。机不可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派叶剑英去华南“独当一面”,在解放广东、广西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10月1日这天,叶剑英在赣州度过。
  中午刚过,叶剑英就回到自己的住处,对警卫员说:“把收音机调好,准备收听开国大典的广播。”
  警卫员调着收音机,叶剑英则坐在旁边闭目养神。是在等待,是在休息,还是在思考?莫非是兼而有之。
  叶剑英在等待。
  新中国成立在即,他禁不住亢奋起来。多少年的烽火硝烟,多少次的出生入死,不论是在战场上率兵冲杀,还是在统帅部参与运筹,或是在谈判桌上舌战对手,不都是为了这一天吗?
  叶剑英在休息。
  南下40多天来,他没曾有个空闲。虽说人在赣州,但心却在两广。解放两广的部署、领导机构的组成、各级干部的配备,特别是解放广东的步骤、接收、管理及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军事干涉等问题,他为此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感到有些累了。
  叶剑英在思考。
  两天前的9月28日,他和陈赓联名签发了《广州外围作战命令》,明确了迅速解放广东全境的任务。现在,部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叶剑英南下广州就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2)
收音机里传来《东方红》的乐曲,紧接着是播音员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随着,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叶剑英立马坐直身子,睁开微闭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收音机。
  时间不长,收音机里就传出了毛泽东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叶剑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眼角也有些湿润了。
  随着播音员的实况转播,叶剑英的眼前掠过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毛泽东摁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雄壮的国歌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
  朱德检阅部队,宣布人民解放军总部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阅兵分列式开始……
  两个半小时,叶剑英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收音机。他的心与天安门广场欢呼的人群一起跳动,与天安门城楼上的领袖群体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借新中国成立的东风,广东战役进展顺利。10月14日,广州解放。16日,叶剑英离开赣州前往广州。
  广东是叶剑英的家乡,是叶剑英“元帅之路”的起点,留下了他太多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1920年参加“援闽”粤军,追随孙中山进行“护法”斗争。
  1922年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难“永丰”舰,率兵护卫左右。
  1924年参与筹办黄埔军校。
  1926年参加北伐。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2月领导广州起义……
  叶剑英的军旅生涯从广州起步,百战归来时主政广东,既有功成名就的喜悦,更有回报家乡父老的意愿。他从心底里感激毛泽东。
  1954年10月,叶剑英奉调回北京中央军委工作。一个月后,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这一年的国庆节,叶剑英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看了国庆5周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