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大阅兵-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明了,敌人的炮击也停止了。我摊开这特殊的记录单数了数,敌人一共打了23炮。至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地记着“23”这个数字。因为这一年,我刚刚23岁。
  1949年1月下旬,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所辖空军也接受改编。北平航空接收组被明确由北平市军管会领导,并改名为北平市军管会航空小组,住进了城里。
  航空小组相继接收了国民党空军司令部占用的奥地利使馆(即国民党第二军区空军司令部)、旧意大利使馆、旧日本使馆、灯市口同福夹道7号(空运大队驻地),以及存放大量空军物资的大雅宝、永定门等仓库。
  接收完成后,航空小组改称航空处,属于华北军区建制,东北老航校北平航空接收组组长方华担任处长,油江为副处长,下设科、队和办公室,邢海帆与另外两人在办公室当秘书,李裕为航空处航空科科长,在旧奥地利使馆办公。
  航空小组忙于城内各处接收时,在南苑机场的原北平航空接收组的部分成员正组织力量,抢修从国民党空军手中缴获的各类飞机,干得热火朝天。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将1架B…24重轰炸机、1架B…25轻轰炸机、2架“蚊”式战斗轰炸机、3架P…51“野马”式战斗机、1架C…46运输机、1架C…47运输机和1架AT…6高级教练机先后修复了,并接收了各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184台,还接管了飞机、发动机备件库、无线电仪表库、修理厂和大型机库,工作进展得很有成绩。
  一天,航空接收组军事代表李永宽将修好的AT…6高级教练机,在跑道上滑行了一个来回,发现飞机发动机状态良好,脑子里不禁蹦出一个“飞”的念头。已经3个月没有摸驾驶杆了,今天岂肯放过?
  李永宽对正起飞跑道,将油门加到最大,飞机越滑越快,几百米后,平稳地离开了地面,在机场上空做了几套漂亮的特技动作,在场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飞机进入起落航线,准备落地。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集合在跑道头的侧方,向飞机下滑的延长线上瞭望。只见李永宽平稳地保持下滑###,渐渐地降低高度,进入一米平飞后,柔和并适时地拉起了机头,落了个非常漂亮的“轻###”。
  围观的人群沸腾了,议论纷纷:“想不到,‘土八路’飞得真漂亮!”“解放军中能人多着呢!”
  已就任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的方华却没有表扬李永宽,相反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如果大家都这样无计划地乱飞,说不定哪一天会出大事,我们怎么完成组织上交给我们的任务呢?”
  李永宽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军人大会上做了检讨。
  没想到,仅仅过了3个月,方华就因公殉难,为组建新中国第一支飞行队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懂4国语言的军委航空局长与南苑飞行队(1)
无论是提起开国大典受阅飞行,还是回眸中国共产党的航空事业,人们总会发现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字:常乾坤。
  常乾坤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
  精通俄文,懂英文、日文和德文,曾担任朱德首席俄文翻译。
  东北老航校的创始人之一。
  军委航空局首任局长。
  开国阅兵受阅飞行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
  第一个懂航空、会飞行的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可见,写开国阅兵不能不写常乾坤。
  1904年9月3日,常乾坤出生在晋南王屋山下垣曲县的一户农家。自幼聪明好学,7岁入私塾,15岁时高分考入县城高小。
  常乾坤高小毕业后,想报考太原中学,由于学费太贵,家庭经济拮据,希望他留在乡村教书。但常乾坤不愿远离学堂,步行到太原“讲武堂”,考入“文”“武”合一的斌业中学,也叫晋军学兵团。实际上,这是阎锡山为培养自己的军事干部而设立的一所半军事半文化的初级军官学校。学校不收学费,每月还发生活补贴,这正合常乾坤的心愿。在这里,常乾坤读书、受训了4年。
  1925年,常乾坤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入校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一个党小组过组织生活。
  1926年1月,常乾坤从黄埔军校毕业,经周恩来推荐,考入广东航空学校学飞行。5月,他作为广东航空学校的优秀飞行学员,被派往苏联第三航空学校学习。1930年1月毕业后,在苏联空军独立航空队服役,担任飞行、领航、射击教官,飞行大队长,团领航主任,准校军衔。
  为了更多地掌握航空理论知识,常乾坤于1932年12月考入苏联航空工程最高学府——茹科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在这里,他潜心学习和研究飞机发动机原理、构造、设计等。毕业设计时,他成功地设计了1架侦察机和1台飞机发动机。虽然没有达到制造的水平,但还是受到了专家教授的表扬,并获得了航空工程师和空中领航员的技术职称。
  1937年七七事变后,常乾坤在苏联再也坐不住了。他几次跑到驻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处,强烈要求回国参战报效祖国。直到次年3月,共产国际才批准他的请求。
  任弼时找常乾坤谈话后,又亲自把他送到车站。他###异常,没来得及参加学院的毕业典礼,就匆匆踏上归途,回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这时,正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通过与国民党政府新疆督办盛世才的###关系,抽调43名党员进入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和机械修理。
  常乾坤到迪化后,组织上准备让他到航空队当教官。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盛世才改变了对###的态度,不同意常乾坤等到航空队任教,原计划开办的第4期飞行班也不再招收###学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懂4国语言的军委航空局长与南苑飞行队(2)
后来,###中央决定在迪化办一个航空理论训练班,集训原准备进航空队第4期学习飞行的同志。常乾坤负责讲授飞行原理。他讲课生动风趣,深入浅出,很受学员欢迎。除讲课外,他还编译了《飞行原理》、《空中射击学》、《空中领航学》等教材。这些教材,不仅解决了当时教学的急需,也为日后空军创建航空学校,培养飞行技术人才提供了资料和教材。
  1940年12月,常乾坤等奉命从新疆回到延安。时值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办航空尚提不到议事日程,然而他从长远着眼,还是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建议:可先成立一所小型学校,集中百十名干部学习航空理论,以后作为建设空军的骨干使用。
  毛泽东看过建议之后,认为此举很有远见卓识。
  1941年2月,中央军委根据常乾坤等的建议和延安当时的条件,做出了成立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内称军委航空学校)的决定,校址选在延安以北的安塞县,并指定由常乾坤负责筹备工作。3月6日,常乾坤被任命为工程学校教务主任。3月10日工程学校在安塞正式成立,4月6日开始上课,有100多名学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不久,###中央决定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常乾坤等人。
  一天清晨,时任第18集团总参谋长的叶剑英对常乾坤说:“枣园来电话,叫你和王弼同志去,可能是商谈在东北办航校的事。”
  常乾坤、王弼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饭都顾不得吃,就急忙赶到枣园。
  上午10时左右,常乾坤、王弼走进了任弼时的窑洞。
  任弼时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你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中央要你们马上赶到东北去,创办一所航空学校。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你们看怎么样?”
  常乾坤掩饰不了内心地激动:“这是我们早就盼望的,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吃午饭时,刘少奇来了。他一再叮咛常乾坤、王弼:“这次到东北创办航校是件大事,是党和人民创建航空事业的一个开端。要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要有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一定要把航校办起来,而且要把它办好。”
  随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又亲切接见了常乾坤、王弼等人。
  10月15日,常乾坤一行20余人起程赴东北时,周恩来亲自送行,并对常乾坤等人说:“你们是放出的鹰,遇事要多动脑筋……”
  常乾坤等肩负着党的使命,怀着无比###的心情,告别延安,踏上了征途。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常乾坤等终于到达冰天雪地的辽西阜新。
  1946年3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