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牌军-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致,致使各军师下面的许多工作都不好做,余天云于是有时发泄几句不满。这一下引起了张国焘的注意,他以为余天云反对自己南下,借他派人打周时源之事说余天云打骂干部战士,也不请他到自己的警卫班“住几天”,就撤了他的军长职务,然后,把余天云调到了红军大学“学习”。
  余天云来到了红军大学后,任高级指挥科科长。
  这时,党中央派到红四方面军的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因为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也被他罢职,“发配”到红军大学任总教官。在学员中,余天云年龄小,职务高,由于以前深得张国焘的信任,染上骄横霸道作风,因此在学校里对被张国焘认为政治上“不可靠”的刘伯承,自然也不放在眼里。一次上课时,他竟与刘伯承当面顶撞起来,在刘伯承面前口出狂言,大喊大叫,惹得刘伯承大怒。红军大学政委何畏也是张国焘的亲信,碍于军规校纪,出面制止,并且上告了张国焘。
  何畏原来是四方面军第9军军长,平时何余两人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疙疙瘩瘩有一些矛盾。余天云来到红军大学早就对自己当学员、何畏当政委不服气,这次受了何畏的气,当晚就把自己手下的几个亲信师、团长请来喝酒。几个人凑在一起越说越气,仗着酒劲,嚷着要打何畏。
  何畏听说此事后,吓得到处躲。他们都是有枪有警卫员的干部学员,一时弄得红军大学里气氛十分紧张。
  张国焘闻讯后赶到学校,对余天云这种目无上级、狂妄自大的行为不便公开袒护,便来了个“挥泪斩马谡”,将他声色俱厉地训斥了一通,除命他当众向刘伯承道歉外,还当众命令警卫员缴了他的械,把余天云关进禁闭室反省。
  余被关后更不服了,暴跳如雷。行军时,让他走他不走,让他骑马他也不骑,一路上叫嚷:“何畏当政委,凭什么我就当学员?”最后,战士们没办法,只好用担架强行抬着他走。过大金川时,有一个铁索桥,战士们抬他走到桥心。突然,余天云说了一声“去他娘的”,一翻身赌气跳到河里,一下就被江水淹死了。

7。胜利会师后的苦难历程(3)
余天云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打仗很勇敢,也不怕死,但是恶习不少。身为一个军长,政治觉悟却如此低。他自杀后,在红四方面军引起巨大反响。对于此,连一向偏爱余天云的张国焘也不得不说:“他心理太脆弱,举动太轻率,是不足取的。”
  其实,余天云之死,就是张国焘军事教条主义害的。
  毛泽东听到这件事情后,并未多说什么,淡淡“唔”了一声,道:“余天云还是个娃娃嘛,想不开,寻了短见,怪不得谁。”
  余天云离开31军后,王树声遂兼任31军军长。
  王树声一上任,就率领中纵队,直逼天芦城。经过十几天的激战,王树声指挥红军连克宝兴、天全、芦山等三座县城,击溃了刘湘、杨森等四川军阀数万人的堵截,共歼敌5000余人,击落飞机一架,控制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懋功以南的川康边广大地区。
  红军攻下芦山城的当晚,张国焘就迫不及待地致电陕北,向毛泽东、周恩来炫耀他南下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并且还说:“这是进攻路线的胜利。”
  (4)
  就在张国焘向毛泽东等人“证明向南不利是胡说”时,他却没有想到,红四方面军南下,进入川西,立即造成了直掠成都的战略态势,四川的各路军阀见自己的地盘马上要成为红军的天下,立即也不管平时勾心斗角的恩恩怨怨了,马上抱成一团,要和红四方面军拼命。这时,尾追中央红军的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也因为红四方面军的南下转而追杀过来了。
  一场恶战血战,迫在眉睫,而张国焘却并不知道,照样“南下”。
  1935年10月19日,天还没有亮,国民党军十几个旅,从东、北、南三面向红四方面军发起了进攻。这一次蒋介石是下定了决心要张国焘往死里整,飞机、大炮等重武器全用上了,投入兵力超过了10万。
  战斗一打响,蒋军强大炮火就把红四方面军炸得一片混乱,仓促之间,红军迅速组织阵地进行反击。这时蒋介石的飞机一批批地飞来,疯狂轰炸。与此同时,整营整团的川军轮番猛攻。结果,从黑竹关到百丈十多里的战线上,处处是刀光血影,枪炮声和喊杀声震动几十里外。
  百丈一带地势很开阔,尽是些丘陵和水田,连大一点的深沟都没有。红四方面军在开阔地带运动和作战隐蔽十分困难,而蒋介石嫡系部队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远远比川军高,又出动了飞机大炮,红军伤亡很大。但是,他们坚守在月儿山、胡大林、鹤林场及黑竹关至百丈公路沿线的山岗丛林地带,与敌反复拉锯,血战了三天三夜。
  在第三天,中央军两旅打到了水田,准备从这里去攻进百丈,情况万分危急,王树声急派274团团长陈康亲自带人前去阻击,陈康组织几十挺机枪卧地扫射,把整营整连的敌军击毙在稻田里。但是,由于公路畅通,国民党军又迅速调兵,后继兵力不断增加,号称“战无不胜”的勇将陈康也没有把敌人击退,激战一天一夜后,被迫后撤,蒋军跟随着前进。第二日,百丈被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百丈街上的房屋全部着火,浓烟烈火,双方拼搏斗,打得十分英勇;百丈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沟,都成了敌我相搏的战场,杀声震野,血流满地,到处都堆满了尸体。
  这场恶战打了七天七夜,红四方面军共毙伤敌人万,但是自身伤亡也过万。经过七昼夜鏖战,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出百丈,退到天全、芦山、宝兴等地与敌人对峙。
  随后,苍天好像也有意和红四方面军过不去。这一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下了一场十年未遇的漫天大雪。天全、芦山、宝兴等地漫山白雪,地冻三尺,这对缺衣少粮的红四方面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大兵压境,再加上漫天大雪,红四方面军已经陷入了绝境。此时,不少人已意识到张国焘叫嚣的“南下进攻”是完全错误的。王树声也在血的教训中觉醒了。
  张国焘南下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北上。至此,他的南下建立川康边根据地的方针宣告破产。红四方面军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由南下时的八万多人打掉了一半,剩下四万余人。
  1936年2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兵分三路进行撤退,为了摆脱蒋军的追击,不得不重过雪山草地,去与中央红军会合。
  翻越大雪山后,正在准备过草地时,王树声终于病倒了。
  王树声得的是疟疾病。这是红军中常患的一种疾病,可对他来说,病因却很复杂。心病才是导致他生病的主要原因。王树声生性耿直,心里什么事都藏不住,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率领下南下,一路上挨打挨饿,牺牲的人数过半,经过多次打击后,王树声渐渐认识到了张国焘的南下政策是错误的、中央的北上决议是正确的,有了新的认识后,他也时常发几句牢骚,说几句张国焘的怪话。张国焘对此却是严格镇压,一个名叫杨明山的团政委,因为不满,说了一句“张主席领导得真正确啊,领着我们吃青草。”差点被张国焘砸了“核桃”(杀头)。王树声的怪话传到张国焘耳朵里后,他马上借口他生病身体不好,把他兼军长的实权撤了,只是给他一个“总指挥部教导团团长”的头衔。
  随后,王树声被人抬着,开始过草地。
  (5)
  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西康会师后,北上到甘南岷州一带,边战斗、边做群众工作。
  这期间,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萧克因肠胃发炎,在后方休息。稍好一点后,他奉命到红军大学当校长,接替要随红二方面军行动到成县、徽县去的刘伯承。
  一天,萧克接到朱德总司令来的电话,叫他到红军总司令部去一趟。
  萧克赶到总司令部,朱总司令对他说:“西北局决定要打胡宗南,以便同一方面军会合。现在红31军军长王树声生病了,你到31军当军长,打胡宗南去。”
  萧克说:“可以。”
  就这样,萧克到了红四方面军,就任了31军军长。
  10月10日,在张国焘处处碰壁的情况下,红四方面军又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了。随即,31军在萧克的率领下奔赴抗日前线。
  

8。三次设伏七亘村(1)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