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牌军-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两位师长牺牲(1)
1930年前后,红11军在战火中迅速壮大,并且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
  鄂豫皖红军的发展,震惊了南京的蒋介石,他派兵对鄂豫皖红军进行“围剿”。在反“围剿”中,红11军除31师外,又相继组建了32师、33师。
  1930年3月,红11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是许继慎,政委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熊受暄。另设有总预备队,王树声为总预备队指挥,政委曹学楷。1931年1月,红1军与红7军原5大队徐海东发展起来的红15军合编为红4军,红1军3师第7团与徐海东的鄂东警卫第1团组成红4军第12师。
  (1)
  红4军第12师的第一任师长为许继慎,是一位传奇的红军将领。
  许继慎出生于安徽六安县,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并入了党,北伐时,他担任叶挺独立团营长。1927年春,叶挺调任第24师师长,许继慎担任72团团长,5月,夏斗寅率部发动叛乱,冒险奔袭武汉。在阻击叛军时,许继慎左右肋各中一弹,负伤后在上海养病,其间,他在中央军委机关工作,曾返回皖西秘密从事过兵运,1930年春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红1军军长。红1军和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后,他先任11师师长,组建12师时出任12师师长。
  1931年春,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头脑发昏,指令红4军冒险进攻潜山、太湖,进逼安庆,去攻打南京;在红4军南下出击攻占英山后,许继慎率部留守英山。
  这是鄂豫皖苏区的南大门。一天,通信员突然进来向许继慎报告说:“师长,外面有人求见。”
  可是,许继慎一看来人,却根本不认识此人。
  谁知来人却哈哈一笑,说:“敝人姓钟,叫钟梅桥,奉师长故人之托,专程前来拜谒的。”
  然后,他又神神秘秘地说:“许师长定然认识曾扩情曾先生吧?”
  曾扩情是蒋介石的手下红人,是蒋介石的秘书。许继慎点点头:“认识。他和我是黄埔一期同学,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时,“钟梅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双手递了过去。
  许继慎接过信来,抽出信笺看了下去,信上是这样写的:
  继慎学兄无恙:
  前由钟俊同志奉书吾兄,幸荷察纳,钦佩无极。比得钟同志返命,即为详呈校座,奉批照办……
  学弟曾扩情
  许继慎一看这封信,什么“钟俊同志”、什么来往书信,全是无中生有。
  原来这是一封乱七八糟的“反间诬陷信”,他立即脸色沉了下来,不待“钟梅桥”再说什么,对外高声喊道:“来人!把这个姓钟的给我抓起来,送到师政治部去!”
  红12师师政委叫姜镜堂,他在六安霍山起义后,曾任红1军师政委、皖西军委分会主席等职。许继慎派人把“钟梅桥”押来后,他看了这封信,又审问了“钟梅桥”。虽然这个化名“钟梅桥”的特务矢口咬定,他只是代曾扩情送这封信给许继慎,其他一概不知。但是,姜镜堂也肯定这是蒋介石授意曾扩情搞的离间计。他马上来找许继慎,并主张把这个姓钟的特务处决了,把那封信毁了,以免落人口实。
  但是,许继慎不同意,说:“我们把人杀了,又把信毁了,万一传出去,不了解的人还会以为我们是杀人灭口,有意销毁证据呢。”
  姜镜堂还没来得及把特务和信派人押送到军部去,红4军军长徐向前、政委曾中生率领的红4军主力,却已被张国焘的四封信给逼得从前线撤回了英山。因为他们没有按照他的指令去打敌人势力强大的南京。于是,姜镜堂便亲自带人将特务押送到军部,并把曾扩情写给许继慎的信,一并交给了曾中生和徐向前。
  曾中生和徐向前都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立即对“钟梅桥”进行审问。可是,特务仍然一口咬定他只是替曾扩情带信给许继慎,其他一概不知;并且,他还否认自己是国民党特务,说自己只是一个商人,与曾扩情有生意交往。这次曾扩情知道他到大别山区来收购药材,所以托他带来这封信。审讯之后,曾中生认为这是国民党玩的“反间计”阴谋,对之没有在意了。
  谁知没过几日,陈昌浩却率领军委保卫局的战士,来到了英山。
  原来,张国焘获得密报,说12师师长许继慎与国民党上层要人往来密切,勾勾搭搭,有通敌之嫌。于是,张国焘联想到红4军几次违背他去“打南京”的指令,现在许继慎又有通敌之嫌,马上对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说:“形势十分严峻!如果我们不抢先下手,红4军一旦叛变,我们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成果就要被断送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两位师长牺牲(2)
没等沈泽民表态,张国焘就决定立即改造红4军,并且肃清红4军内部的“反革命分子”。随即,陈昌浩带着保卫局战士赶到英山,宣布撤掉曾中生红4军军政委的职务,由陈昌浩本人接任,撤去许继慎12师师长,停职反省。
  这一决定遭到红4军上下的强烈反对,但是,陈昌浩仍然把曾中生隔离反省了。接着,又收缴了曾扩情给许继慎的信,立即对红4军排以上的干部进行突击大搜查。
  谁知他这一搜查,又弄出事端来了。他在12师师部一个姓吴的年轻参谋保管的公文箱里,搜出了两封白区发来的信和一份通讯密码。
  这是私通敌人的有力证据。经过审讯,这个吴参谋承认是国民党改组派派来的潜伏特务,并且,他“招供”说他除了收集情报外,还负责运动许继慎师长的“投诚”的任务。
  这一下陈昌浩如获至宝,再审问,特务又招供说:“我的作为,许师长都是知道的。”
  本来,这个“吴参谋”的供词有许多破绽,尤其是对许继慎反叛的诬陷。但是,陈昌浩立即宣布撤销许继慎12师师长职务,逮捕押回分局,交保卫局审讯报分局处理。
  接着,张国焘亲自主持,对鄂豫皖边区和红4军开展“大肃反”。他根据“吴参谋”的招供,先后“逮捕”了鄂豫皖军委参谋部主任、原红4军党委书记李荣桂等人,严刑逼供,炮制出一个所谓成立“反革命中心组织”的假案,并诬蔑红4军南下的作战行动是受了“反革命分子的怂恿”。然后,他以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的名义,在鄂豫皖边区和红4军中逮捕大批干部,进行杀害。一时间,闹得整个鄂豫皖边区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谁知,正当张国焘干得起劲时,愚蠢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又施展“反间计”,这一次竟然弄到他本人头上来了。一天,张国焘竟然收到了国民党将领刘峙的一封信,信上写着“派去的人已经会到”,说张国焘“肯那样办真是中国民族之幸,请趁早下手”等一类含混的话。
  张国焘收到后很是恼火,把它交给沈泽民,沈泽民认为是敌人的“反间计”把戏,看后付之一笑,说:“不足为怪。”
  可是,这个张国焘偏偏却中了敌人的奸计!
  第二天,张国焘下令把被打得遍体鳞伤的许继慎,押到曹家河滩上,用粗绳捆住他的双脚,另一头拴在马上,然后,叫战士翻身上马,在马屁股上猛抽了鞭子,战马四蹄飞奔。五花大绑的许继慎在这乱石嶙峋的河滩上“犁田”,河滩上留下了一条条深深的、血迹斑斑的沟……
  就这样,红12师师长许继慎被张国焘折磨死了。
  (2)
  1931年10月,红4军以红12师师部和第34团为基础,与红10师的第28团、红11师的第31团改编为红25军第73师,刘英为师长。
  刘英担任红73师师长后,带领73师与鄂豫皖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蒋介石惶恐不安,亲任鄂豫皖三省“剿共”总司令,调集24个师另六个旅的人马约50万兵力,以刘峙、卫立煌、徐庭瑶、胡宗南、李延年等干将,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四次“围剿”。
  张国焘为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喊着:“坚决进攻!”
  结果,他的“进攻”战略反而使红军反“围剿”斗争一日比一日被动,败仗连连,最后,在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驱赶下,被迫撤出一度声势浩大的鄂豫皖苏区,进行转战。
  在随后的艰苦转战中,73师在刘英等人的率领下先后参加了商城、黄安、商潢等著名战役。可是,在商潢战役中,刘英带头冲锋,头部受伤。
  因为伤势严重,10月,组织上派他赴上海治疗。
  在途中,因叛徒告密,刘英被国民党特务被捕。
  193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