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牌军-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木船横渡琼州海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1只木船时而冲激而上,时而暴跌而下,在浪峰和浪谷中前进。在航行中,浪峰浪谷间常常拔腾起一道道陡然立起又猛溃的横天水墙,跌宕中的船发出一阵阵似要破解的震颤,整齐的船队被风浪打散打乱,有的进水,有的被大浪打翻,六条船桅杆被风打断。结果,原来的队形被打散,各船各自为战,与风浪搏斗,按照预定的航线前进。
  他们在风浪中航行20多个小时,航程近400里,风才渐渐减小,但涌浪仍呈现排山之势。各船都散得很远,天亮后也无法联络。
  指挥船走在最前面,首先朝海岸驶去,警卫连长郭洪德和炮连连长王明德在远处观察到指挥船,也转向跟着指挥船,驶向海岸。船再靠近时,他们终于从望远镜中看见了海滩上几个背枪的守敌,他们对着直驶而来的船指手画脚。
  三条船一共有100多人,一靠近海岸,战士们就跳水抢滩,吼叫着冲向滩头。
  守敌开枪了,可只有海滩上原来指手画脚的几个人,他们见解放军冲过来,一边开枪一边朝后飞逃,很快隐入椰林丛中。100多名战士冲上岸,发现原来这里并没有蒋军的大部队!几个守敌逃走后,也没有反击。
  徐芳春团长立即命令架起电台,激动地向军部发报:
  我已登陆,详情待报。
  随即,他率领这100名战士向纵深冲去。正在这时,赤水港方向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原来营长孙有礼和教导员王恩荣率领的船队在赤水港一带登陆,遭到了敌人阻击。徐芳春等人立即改变前进方向,转向左侧,策应登陆船队会合。可是,当他们赶到赤水港时,枪炮声渐渐稀落,后来就干脆没有枪声了。接着,侦察员赶回来报告说:“船队在琼纵林栋同志领航下在赤水港登陆了。”
  两支分散的队伍会合后,马上进入茂密的椰林,前往预定的第一个集结点龙马镇。
  3月12日晨,43军潜渡部队团指挥所与营船队及琼纵接应部队琼东北独立团在龙马镇附近一小村庄胜利会师,然后,一起向琼纵根据地母瑞山区挺进。
  43军的捷报再次飞到汉口四野司令部。
  第二日,林彪再次在呈请嘉奖的报告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份嘉奖令,除了“40军118师352团1营”这几个字换成了“43军128师383团1营”外,其他与前40军首批潜渡部队的贺电完全相同,一字未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一支到处扔枪的奇怪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是1948年11月,由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改编而成的。38军的前身,是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平江起义的红5军。这支部队长征到达陕北时,番号为红1军团第4师。1937年8月,红4师的10团与红15军团75师223团,分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1营、344旅688团1营。它们与以红军干部、骨干组成的八路军343旅第685团新2营和第343旅补充团,在晋冀豫地区艰苦转战,1939年起先后进入山东和苏北地区。尔后,发展为山东军区4、6、13、23团。
  1945年8月,6、13团与滨海军区独立第3团合编为山东解放军第1师;4、23团与滨海军区独立第1团合编为山东解放军第2师。9月,两个师和滨海支队与部分地方武装组成东北挺进纵队分别开赴东北。到东北后,1、2师分别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直属l、2师,东北挺进纵队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
  1946年8月,1、2师和7纵部分部队在吉林通化地区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万毅任司令员,李作鹏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兴初任副司令员,周赤萍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1、2师改称为1纵1、2师;原7纵19旅和20旅58团改编为3师。随后,1纵参加三下江南、四战四平、辽西会战、攻战沈阳等战役。
  1948年11月,1纵改编、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隶属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建制。李天佑任军长,梁必业任政委,曹里怀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吴岱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由原三个师改编的112、113、114师,112师师长江拥辉,黄玉昆任政委;113师师长贺东生,王树君任政委;114师师长刘贤权,方国南任政委。同时将辽北军区独立第10师拨归38军建制,改称第151师,赵东寰任师长,蔡明任副政委(政委未任命)。随后,38军参加平津战役;不久挥师南下,进军中南,参加宜(昌)沙(市)、湘西南、广西等战役,并配属二野4兵团参加滇南战役。后151师拨归广西军区建制;114师回湘西剿匪作战。
  1950年10月,38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从朝鲜回国。
  1927年秋冬,白色恐怖弥漫湖南平江全县。由平江农民组成的赤卫队跟随毛泽东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去了,平江只留下了少数几个地下党员坚持地下工作,他们收集了几支枪,然后袭击乡公所和挨户团,又夺取了部分枪。于是,新的革命武装又建立起来,逐渐发展,组建了以平江为核心的湖南工农革命军平浏岳游击总队,总队长为余本健,罗纳川任党代表。
  1928年春初,平江东、南、北乡和西乡一部分完全为赤色区域,游击队封锁了平江城,在通往县城的道路上,赤卫队只准出城不准进城。步哨拿着梭镖、马刀、锄头等武器,白天在路旁田里生产,有人过路就前去盘查,如果发现是逃跑的土豪劣绅,就押到山坡上去,两锄头结束他的狗命。
  此时,平江全县游击队有300多支枪。为了加强火力,余本健决定制造一大批炸弹和松树炮。
  在平江东乡献钟集市,有一个小印刷所。一个叫方强的学徒就在此做小工。马日事变后,他参加了平江青年义勇队,在第3区队做政治指导员,同时又在平江游击总队担任情报员。献钟集市出产爆竹,方强的祖父是一个爆竹工人。一天,地下党叫方强去收集硝磺,制造火药。晚上,方强来到爆竹店里找祖父。祖父正在给一捆捆的鞭炮安装药引线。
  方强围着他的案子转了一圈,然后倒了一碗水蹲在他身旁,边喝水边说:“公公,我要用点硝磺。”
  “要多少?”
  “越多越好。”
  祖父放下手里的工作望了方强一眼。方强参加地下党的事,虽然没有和他说过,可是他早已心中有数。不久前一个黑夜,方强和地下党到汨罗江对岸惩治了一个作恶多端的土劣头子,回来时敲开了祖父的店门。他一把把孙子拉了进去,然后边推他到床上去睡,边嘴里骂着:“这么晚才回来,要造反啦!”
  但是,祖父脸上却没有一点责怪方强的样子。
  这次他看了看孙子的眼睛,又埋下头继续工作,静静地说:“两袋硝磺在里间柜子上,你都拿去吧。”
  方强掮了袋子出来,走到门口,又回来对祖父说:“公公,不要告诉别人我来讨过硝磺。”
  祖父瞪了方强一眼,骂道:“小小的人这样啰嗦!”
  方强赶快打开店门,愉快地跑了。
  以后,他又在别处讨来许多硝磺。游击队就开始装配炸弹和松树炮。炸弹是用洋铁皮焊制的,有罐头大小,里面装了铁砂、石子和硝磺,外面裹着白布,像摔炮一样一碰就炸,杀得死人。
  1928年5月,起义开始了,规模很大,三天之中,余本健等人就组织了几万人,然后开始了“扑城”。所谓扑城,是平江的土话,就是起义攻城的意思。这一天,参加扑城的人腰里都束着绳子;凡是领导扑城的区县负责人身上所束的绳子是棕叶与稻草结成的,这是负责指挥的标志;其他人则腰上束一根稻草绳。起义农民虽有20多万,但只有400多支枪,绝大部分人都拿着梭镖、锄头、木棒、松树炮等作为武器,他们吹着号角,分作四路,浩浩荡荡,直奔平江城。
  但是,起义军攻击平江县城,东、南、西三门都未成功,只有攻击北门画桥的一路打到了北街岭上。扑城最终因为敌众我寡,被迫自动收了兵。
  扑城受挫后,平江的豪绅地主和挨户团又得意起来了,他们讥讽各地扑城农民说:
  平江革命真好笑,
  松树挖空作大炮,
  鱼叉、钝铲打冲锋,
  梭镖、鸟铳逞英雄。
  话虽这么说,但是这次扑城却给湖南当局极大震动,湖南省主席鲁涤平当即组织平浏“会剿”,进行“清乡”,刽子手“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枉放一人”,结果平江东、南乡许多房屋都被烧光,数不清的人被屠杀,很多人家倾家荡产。但是,游击队仍在南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