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牌军-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
  1946年10月,新四军3师第7旅与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老资格的115师领导陈光任司令员。其中,新四军3师7旅编为16师,第7师第20旅及第19旅一部编为第17师,第7师第21旅改为第18师。全纵队万余人。
  经过东北战火的较量,6纵后来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赢得了这样的评价:
  该部队自历史以来参加战斗最多,战斗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能攻,能守,不怕牺牲,行军力强,能打硬拼仗,战斗力强,有朝气,雷厉风行,但也存在有些简单化,保守,对新的战术研究与掌握不够,因之进步较慢,该部队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但存在高傲自满情绪。
  高岗说这支部队会打仗的话,果然没错。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7。“两只吃人的猛虎”(1)
在东北黑土地国共两党几年的较量中,林彪统领的部队中有几个赫赫有名的王牌师,有人说是5个,有人说是7个,可是无论归纳为几个,6纵的16、17师都在其中,榜上有名。
  16、17师被人称为“两只吃人的猛虎”。
  (1)
  7旅改称为16师后,因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是从这个师的红2连来的,因此对这支部队特别“关照”,常让他们刺刀见红。
  1947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在焦家岭打伏击战。
  林彪特地让16师主攻。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16师的对手是国民党精锐主力新1军,新1军是抗战时中国远征缅甸的王牌军,他们非常顽强。
  16师连打六次冲锋都没有冲上去。一般部队三次冲不上去就没劲了,而16师却从来不服输,说:“六次没冲上,就再冲六次也要冲上去!”
  这时大雪没膝,血肉飞溅,他们照样冲,嗷嗷叫着继续上。最后,在第八次终于冲了上去,全歼国民党精锐主力新1军一个团。
  1948年9月中旬,辽沈战役打响了。
  东北野战军首攻锦州。打锦州是东北战场全局性的一战,可是,林彪却没用16师这支精锐部队,而让他们隐蔽地进入新立屯待命。
  为此,许多人都感到很奇怪,说:“林总怎么没用16师呢?奇怪啊!”一些知情人说:“怕是另有用途,留着快刀斩乱麻的吧。这是轮不到我们的!”
  果然,锦州攻克后,林彪急令16师南下,向台安进军,堵截廖耀湘向南逃往营口。
  16师师长叫李作鹏,在堵截廖耀湘南逃时,他亲自率领46团前卫营前进。
  提起这个李作鹏,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怪怪的,他不管白天黑夜,骑马打仗还是吃饭拉屎,眼睛上永远戴着一副墨镜,藏在镜片后面的眼睛,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据说,他的眼睛怕光,这是在抗战中被日军毒气弹熏的;但是,打仗很有一套。
  16师一天两夜急行军250里,26日晨抵达北宁线。过铁路时,部队与姚家窝棚的敌人遭遇,46团一个猛扑,全歼了国民党新6军的前卫营,攻下了姚家窝棚火车站。
  厉家窝棚的仗还正在打着,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来了电报,告诫说:“不要与敌纠缠,按原定目标继续前进。”
  但是,李作鹏却没有动,给“林罗刘”回了电报:
  敌情严重,不能继续前进,需要查明情况再告。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定。原来,李作鹏从当时枪声中听出遇上了敌人的正规军,于是判断情况有变,决定停止前进。回了电报后,他又命令46团迅速派出侦察兵,去捉活口以查明情况。天亮时,侦察兵回来了,逮住了一条大鱼,抓获国民党军一个少将参议。
  这位少将参议招供说:“廖长官已经改变南逃营口的计划,决定东退沈阳了。”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难逢的战机。因为姚家窝棚车站至姜屯一线是廖耀湘退往沈阳的必经之路,截住了这里,就能切断廖耀湘的退路。可是,廖耀湘兵团的后退大军有10多万人马,而16师的兵力却不及其十分之一,在其他部队没有赶到之前,16师将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李作鹏站在一户农家的炕沿下,身上披着一件黄呢大衣,他想都没想,对着手下的参谋说:“向总部报告,准备战斗!”
  于是,这家小小的土屋就成了16师的指挥中心。
  下午,溃退的敌人蜂拥般地挤到崔家岗子公路上,16师48团早已等候在此。团长洪太生一声令下,全团所有的武器射出的子弹倾泻到敌群中,霎时倒下一片。敌人急了,以疯狂的炮火朝着16师阵地猛轰,然后整营、整团地向16师阵地发动冲锋,妄图打开一道缺口。16师在敌人三面连续猛攻下,顽强坚守了一昼夜,一直坚持到野战军其他纵队的到来。
  在这场阻击战和围歼战中,16师共俘敌万多人,有四个连队获得荣誉称号。
  战后,林彪表扬说:“围歼廖耀湘兵团,16师拔了头功。”
  16师打仗凶,抓俘虏也有“绝活儿”。
  在攻下锦州时,48团两个排,在旷野上持枪摆成一座“解放门”,凡从门内过去的蒋军即为“解放”。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就有五个军、九个师番号的2000多国民党官兵,通过“解放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7。“两只吃人的猛虎”(2)
其他纵队的战士们路过时,看到这“解放门”,纷纷跑过来参观,高兴地说:“这绝活儿还真方便!”
  (2)
  6纵的另一只猛虎就是17师。17师号称“攻坚老虎”,是“攻坚之最顽强之部队”。
  17师是由东北民主联军7师改编来的。它在山海关一战大败后,且战且退,没到锦州就已伤亡、逃亡近半,其狼狈不可言状。而17师反败为胜,重振雄风,是血战四平时打出来的。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了。守卫四平的是蒋介石的嫡系第71军。71军的军长叫陈明仁。他是湖南醴陵人,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参加过北伐和东征,以作战勇猛和敢打硬仗而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多次被破格提升。71军是由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改编组建的,下辖87、88、91师三个精锐师,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武器装备胜过其他任何蒋军部队。
  在年初德惠被围时,蒋介石的精锐王牌新1军和新6军都不敢去增援,杜聿明说:“除陈军长无人敢解此围。”结果陈明仁亲率三个师去增援,结果把88师丢了精光,87师也垮了,军部都打了个稀烂。不久,怀德被围,他又率军去解围,结果,又把好不容易补充起来的71军打掉了两个整师。与这样的悍将作战,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在四平战前,陈明仁抬出了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并且,还写好了遗嘱。果然,四平之战打得非常惨烈。17师在南面佯攻,随后参加攻城战斗,血战八天八夜。第九天,17师的49团、50团和51团才都打到了市中心。51团向陈明仁的71军军部逼近。
  这是71军的最后一座大红楼。
  71军军部大楼原是一座日本小学校的教学楼,因为又高又非常坚固,被陈明仁选为71军军部,然后,从楼顶一直武装到地下室;防守这座大楼的是71军的精锐部队——军直属特务团,团长就是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51团发动好几次攻势都没成功,一批批爆破手和突击队员已倒在楼前,楼前地面,血浓浓的,一滩一滩,又汇成一片一片。
  下午2时,1营3连受命攻击大红楼。平时,攻坚都是在夜晚,而现在却是白天。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强行攻坚,既困难又危险。为了减少伤亡,3连指导员刘梅村决定智取。他喊道:“爆破手!”
  常友和王相亭应声回答:“到!”
  “你们两个隐蔽从两边去接近敌人,我们用重机枪吸引住敌人火力。”
  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常友和王相亭很快接敌,在离敌阵地很近时,常友一跃而出,“轰”地炸毁铁丝网,接着,他又马上抱起另一包炸药冲出,“轰!”又一道铁丝网炸飞上天。同时,王相亭的炸药包也响了。大楼侧面的一座火力最猛的地堡被炸得塌成一个大坑。接着,常友抱着第三包炸药乘爆炸硝烟弥漫,敌人被震傻来不及反应时,一下又冲到了大红楼下的一个突出部,放好炸药,拉响导火索,看到导火索吱吱冒出蓝火,然后,急速返回。突击组的战士紧握枪,大瞪眼,张开口,只等爆炸声一响,就冲向大楼。可是,时间一秒一秒地在焦急等待中流过。过了爆炸时间,炸药还是没响。
  突击队员都眼睁睁地盯着常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