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耶尔战役中的事例进一步说明不能用巴顿的理由——1918年,巴顿率领坦克部队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进攻德军兴登堡防线,他的这次行动暴露了美军有坦克部队的秘密,立即引来德军强大炮兵火力的打击,他因此遭到上司塞缪尔·罗肯巴克准将的严厉责备。
  可是,马歇尔却不以为然,他说:“用巴顿可能是个错误,但是不用他,则是个绝对的错误!在圣米耶尔战役中,巴顿的行动无可厚非,如果是我,我也会那样做,因为当时的条件非常适合连续进攻。如果接到命令再干,恐怕就来不及了。”
  

“美军杰出将领的人梯”(3)
马歇尔有一个随身带着的黑皮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对美军高级将领的评语。在巴顿的名字下面,马歇尔是这样写的: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一有装甲部队,就交给他指挥。这些评语真是入木三分!
  正因为马歇尔的强烈举荐,已经55岁的巴顿,在1940年7月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人,正确的用人之道,是充分发挥一个人的长处,避开一个人的短处。用人的目的不是成就一个完人。马歇尔用人不求全责备,而是用人所长,结果使美军多了一员虎将。德军最有名望的元帅龙德施塔特经常对他的部下说:“盯住巴顿,巴顿在哪,美军的主攻方面就可能在哪!”
  “陆军军官都是很聪明的,给他们树干,让他们去添枝加叶吧。”马歇尔这句话至今还有积极意义。
  

令下级战战兢兢的完美主义者
“几乎每个人从他那里离开时,都诚恳地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点,以使将军满意。”这是美国传记作家小埃德加·普里尔对马歇尔进行研究后所做的评语。马歇尔是一个对部下要求极严的人。一位曾在马歇尔手下当过参谋的军官评价他的顶头上司说:“在他面前,千万不要抱着勉强过关的思想,而是要尽善尽美;他不要书面上的概念,而是要具体的行动;他不要婆婆妈妈、拖泥带水,而要立竿见影。换句话说,他所追求的要么是‘白’,要么是‘黑’,而不是‘灰’……他期望他的部下不要犯错,即便你可能正确许多次,但一旦后来犯了错误,那么,在他面前你可能就完蛋了。”
  马歇尔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不过他的完美主义具有特别意义。他懂得完美,亲身追求完美;他默默地督促部下达到完美的程度,这样才感到满意。比如,他要求部属必须讲诚信,不能谎报或隐瞒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师长之间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无论殡仪馆的真实情况多么令人不快,也不能对马歇尔隐瞒。”
  当时,美军要求各师师长们在他们指挥的师完成了国内训练后,必须向陆军参谋长汇报一次情况,才能率领部队去欧洲或远东作战。一位美军师长在参加完这个汇报会后记述道:“我猜想他可能会按他的战备状态的标准给我们提一些忠告和建议,出乎我的意料,他把全部时间用来严厉指责那些对上司报喜不报忧的军官。由于别的原因,他的情绪很坏。他给我们出席会议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认识到,一位军官要有向上级首长报告真实情况的勇气,这是很重要的。”
  1944年,马歇尔到欧洲战区巡视,他在荷兰的海尔伦停留了一下。当时海尔伦是美军第30师师部所在地,师长是查尔斯·科利特少将。当时,在欧洲作战的美军师有的已做好了准备,有的还没有做好准备。困扰各个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兵员补充。马歇尔对此也很担忧。他在视察时就问科利特,如果把从美国派到欧洲的补充兵员以团为单位编入正在作战的各师中,是否对战斗有所帮助。科利特将军立即答道:“是的。”马歇尔马上就以严厉的目光看着他说:“科利特,你是因为我是参谋长才这样回答我的吧?”
  马歇尔最讨厌部下对他提出的重大问题脱口而出。在他看来,这种人投机的成分非常大。
  科利特听后,心里非常不舒服,他认为马歇尔的话是暗示他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便马上争辩起来:“将军,我说的是实情,如果您有怀疑,请您到其他部队了解,那时会证明我的肯定是正确的。”马歇尔这才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马歇尔几乎狂暴地厌恶唯唯诺诺的人。每当有书面报告送来,或有参谋汇报情况时,他通常坚持要负责这项工作的军官出席会议。他告诫所有与会人员,不要因为他的顶头上司在场而产生顾虑,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普通士兵的守护神”
马歇尔治军严并不排斥他对部属的关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联盟战争,联盟战争不像其他战争,盟军之间能否在统一指挥下协同行动意义十分重大。如果只是指挥本国的军队作战,那要容易得多。联盟作战是由一个国家的统帅在相应形式(如当事国最高元首间的协定等)授权下,指挥多国军队进行作战,这个难度就大多了。因为各国军队有各自的指挥机构,有各自的决策方式,有各自习惯的作战样式,并且受民族心理、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军队往往会产生误解与分歧。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非常讲求协调艺术的统帅,然而,马歇尔深知协调的难处,特别是美军要经常与难以打交道的固执的英国人一同作战,更要求艾森豪威尔不能有半点疏忽。所以,马歇尔从爱护部属的角度出发,在艾森豪威尔临行前,就这个问题专门同他谈了3次话。他指示艾克不要卷入政治,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宝贵的时光和精力浪费在为已经过去的事情辩护上面,而应把精力放在考虑未来的问题上。马歇尔说:“要尽一切可能不要与英国人争辩,他来争辩,你只管洗耳恭听,必要时,对他们说声‘是’。最主要的是不要把你的脑力浪费在这上面。”
  1943年12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当时,他正在为是回国看看家人,还是不回国继续坚守岗位伤脑筋:继续坚守吧,自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需要休息一下,换换脑子;回国吧,又很难放下摆在他面前的重任。马歇尔听说后,立即替艾森豪威尔做出决定。1943年12月30日,他给艾森豪威尔发了一份电报,说:“现在你可以回家看望你的夫人了,把在英国的事务托付给他人20分钟又有何妨?”
  马歇尔当下级军官如连长时,知道他手下每个士兵的名字。他花很多时间与每个人交谈,熟知他们的经历和个人问题。有人指责他的士兵时,他能在他的士兵和指责人之间迅速作出裁决。同时他也会公开批评那些应该受批评的人,让其他人引以为戒。他的士兵因为他的诚恳而自然地热爱他、尊敬他,这个特性在他身为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时仍然保持着。他从不认为自己是高官显贵而不去关心那些士兵;他被许多人称做“普通士兵的守护神”。
  一次,他到诺克斯堡视察部队,他的夫人陪同他一起视察。马歇尔夫人发现,自己的丈夫很快穿过前两排士兵,走到后排停了下来和一个士兵谈了几分钟。她觉得很奇怪,就问丈夫:“你为什么单单挑选那个士兵谈话?他怎么会引起你的注意?”
  马歇尔回答说:“我一遇到这个人的目光,就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我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
  “你弄清楚了吗?”
  “弄清楚了。”他回答道,“一切都弄错了。那个人本不应该被征召入伍。他已经超龄了,有一大家子人,身体条件也不适合服现役。他是一名好兵,想尽他的一份力量。我询问了好些时间才得知他的苦衷。征兵局疏忽了。”
  当天他就命令这个部队的负责人让这名士兵复员回家了。
  梯子,是给人攀登爬高用的。他人借梯子之力爬高,梯子却在下面默默站立。所以,梯子是奉献的代名词。而能够称得上人梯的人,除了大智大慧以外,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的奉献精神。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是谁?美西战争中的陆军参谋长是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陆军参谋长是谁?除了军事史学家外,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人们知道的更多的是那些战场上的统帅:罗伯特·李、尤里塞斯·格兰特、乔·约翰斯顿、斯通沃尔·杰克逊、菲尔·谢里登、约翰·潘兴……美国人之所以记住了马歇尔的名字,就是因为他的这种人梯精神。
   txt小说上传分享

“悲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