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山舰事件-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柏龄是教导师师长,徐桴是黄埔军校军需处处长,他们两个都是蒋介石的亲信。蒋介石要把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告诉他们,对他们有所交代。
  第二天,蒋介石早早就来到了卫戍司令部。上班时间还未到,司令部内静悄悄的。他打开放在桌上的一份《民国日报》,浏览了一下,见各版都是工农运动兴起的报道,便不满地嘟哝了一声,扔到一旁去了。他又拿起一份《工人之路》,这是省港罢工委员会办的报纸,他看了第一版的几个标题就又扔到了一旁。他再拿起一份《黄埔潮》,黄埔军校办的这份很有声望的刊物,他平时是钟爱不已,每篇文章必看的。他打开目录,见多数作者都是他所认识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员,其中有李之龙的一篇。他翻到李之龙的文章,看了开头一段,就看不下去了,心里渐渐地烦躁起来。
  勤务兵送上杯热水。蒋介石端起来呷了两口,看看表,上班时间早过了,还不见王柏龄的影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时,门外响起“嘎嘎”的马靴声。接着一声“报告”,王柏龄到了。
  年约三十六七岁的王柏龄,中等身材,削瘦,面色苍白,眼睑下垂,一看就是个酒色过度之徒。此人吃喝嫖赌俱全,人品极差,为上上下下所不齿。但他却为蒋介石所欣赏、器重。原因,除了对蒋拍马逢迎之外,还沾了和蒋介石是校友的光。蒋介石用人,讲究“三缘”:血缘、地缘、学缘。王柏龄和蒋介石一样,先上过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1916年回国后,先后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第一混成旅旅长,云南陆军讲武堂科长、教育长,云南高等军事学校炮兵科长、高级教官。1923年4月,应蒋介石电邀到广州,当了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的高级参谋,粤军总司令部监军,两人还拜了把兄弟。后来成立黄埔军校,他是筹备委员会的委员,军校开学后他当了少将教授部主任,之后又当了军校参谋长。他政治上是右派,在蒋介石的暗中支持下,主持筹建了黄埔军校孙文主义学会,和共产党领导的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相对抗。蒋介石培植私人势力,他在人们预料中地当了黄埔军校新成立的教导师师长,并且军衔也升为中将。
  “茂如啊,来,坐,快请坐。”蒋介石亲切地和王柏龄打过招呼,用手指了指会客室里的红木椅子,并示意勤务兵上茶。
  王柏龄站着没动,等蒋介石再次让座,他才坐下。蒋介石也坐到了王柏龄的对面。
  王柏龄问:“校长叫我,有什么吩咐吗?”
  蒋介石点点首,说道:“是这样,军事委员会昨天刚刚开罢会,议决教导师改为第二十师,直辖于军事委员会,归卫戍司令指挥节制。”
   。 想看书来

蜜月苦短一(3)
王柏龄一听,高兴地说:“好啊,归校长直接指挥,比现在这个样子好。部队驻防地有变化吗?”
  蒋介石说:“暂时不变。你那三个团,两个驻东莞,一个驻虎门。师部还驻东莞。但要先调两个连到卫戍司令部旁边来。广州治安形势严重,兵力少了不行。”
  王柏龄点头答应。
  蒋介石又说:“归本司令指挥节制,我可就要抓一抓了。你回去后,把部队整顿一下,加紧训练,过几天我去检阅。”
  王柏龄又点头答应。
  “包惠僧怎么样?”蒋介石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包惠僧是共产党员,一年前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上个月刚就任教导师的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老包这个人,北京大学毕业的秀才,像他这么个出身,能参加二次东征打下来,也算不赖。和他共事时间不长,还能合得来。”王柏龄不知蒋介石问的什么意思,就按自己想的回答道。
  “我的意思是——”蒋介石挥了挥手,“包惠僧毕竟是共产党,你要留个心,不要让他把部队拉过去。”
  “那是,那是。”王柏龄连连点头。
  蒋介石知道王柏龄生活上的毛病,经常住在广州寻花问柳,还吸鸦片,怕他误事,就告诫说:“广州无事,不便常住。你作为军事长官,要多住营区。我有事的话,不往你广州的家里找你,而是往你东莞的师部找你。我这样做,明告诉你,就是检查你平素在不在位。长官不在位,部队还抓得住吗?抓不住!另外,沈应时副师长身体有病,看他那个样子,病得不轻,这样,就更需你对部队多花番心血。”
  “请校长放心,茂如一定照办。”王柏龄唯唯诺诺地表态说。
  这时,门外又响起了报告声,徐桴到了。
  身材细长、面容清瘦的徐桴,说起来也算是个人物。他年长蒋介石5岁,对蒋介石却极为尊重。他是蒋介石的同乡,浙江镇海人。论革命资历,他不算浅,1905年加入的同盟会,参加过上海光复之役及护法、护国运动。1920年到广州后,孙中山见他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商科专门学校,就发挥他的专业特长,让他在广州大本营财政部当参事。黄埔军校成立后,他任政治教官,并参加了两次东征。后来当了黄埔军校的军需处处长,替蒋介石当家理财。
  王柏龄见徐桴到来,就要辞出。蒋介石告诉他,一块听听,中午请他和徐桴二人吃饭。王柏龄也就坐着不动了。
  蒋介石对徐桴说:“请你来,是要告诉你一个喜讯,军校的经费批下来了,给30万元。请你抓紧作个筹划,校舍的扩建,教具的添置,伙食的改善,包括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生活补助等项事宜,一一拉出清单,过几天送我审看。”
  徐桴张了张嘴想插话,但见蒋介石正在兴头上,就忍住了。
  蒋介石说着说着得意起来:“我算摸准了孙科的脾气,他耍‘太子’脾气,你就耍皇上脾气,和他针锋相对。该要就要,他也没有法子。此前他老说兜里没钱,有一次开会还当场翻开他西服的口袋让我看。我说你不要骗人,谁不知道你的钱存在银行里。气得他没有办法。”说完,蒋介石笑了。
  “校长,我怎么听说给军校的不是30万元,是27万元呢?”徐桴说。
  “马路消息。昨天下午军事委员会才开会议决的嘛。”蒋介石肯定地说。
  “我是刚才听财政部的朋友说的。”徐桴也肯定地说。
  “你那个朋友的话不可靠。”蒋介石摇摇头。
  “不!肯定是减了。”徐桴又想起来了,刚才他碰到二师的军需处刘处长,刘处长说他们二师喜从天降,多拿到了3万元经费。莫非砍了军校的,补给了二师?
  徐桴说得斩钉截铁,弄得蒋介石也狐疑起来,他要徐桴去打个电话,向政府正式核实一下。徐桴便起身到外面另一间办公室去打电话。
  蒋介石指着徐桴的背影,赞许地对王柏龄说:“此公忠诚,是我的铁耙子,为我当家理财,蛮称职的。”
  

蜜月苦短一(4)
王柏龄讪笑着讨好说:“校长独具慧眼,有识人之才。”
  不一会儿,徐桴进来了,脸色很不好看。
  “情况如何?”蒋介石问。
  “弄清楚了,军校给27万。原来是说给军校30万,给二师12万的,这下军校砍了3万,补给二师,二师成了15万了。”徐桴回答说。
  “嗯?”蒋介石还有些不大相信,他见徐桴说得十分肯定,便立即奔进里间的办公室抓起了电话,“给我接孙科!”
  徐桴和王柏龄交换了一下眼色,一下子紧张起来。
  “什么?顾全大局?岂有此理,简直是胡闹!”不一会儿,里面隐隐地传出蒋介石气急败坏的喊叫声。
  王柏龄悄声对徐桴说:“看来得劝劝校长,不就是3万元钱吗?犯不着生那么大的气。”
  徐桴也悄声对王柏龄说:“老兄,这个你不懂,问题不在乎钱多少……”
  这时,蒋介石气呼呼地走了出来,他指着徐桴的鼻子说:“3万元,3万元,徐处长,你说,3万元是多少?!”
  徐桴见蒋介石气得语无伦次,便含糊地回答:“哦,3万元,不是个小数。”
  “兆铭兄也太过分了,昨天刚开罢会,一夜之间就变了,这不是欺人太甚吗?”蒋介石颓然地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上面为什么给王东成吃偏食呢?”王柏龄自言自语地问。二师师长王懋功字东成。王柏龄的话,明显是火上浇油。
  “收买人心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徐桴也自言自语地说。
  蒋介石沉默了。他开始回想最近——段时间汪精卫同王懋功的关系。王懋功本是蒋介石的老部下,他1920年加入粤军,做到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