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企大败局:托普检讨-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5年4月,2004年亏损亚军报告出炉,ST炎黄每股收益亏损653元。报告称,ST炎黄违规担保引发的诉讼案件严重影响公司经营,主营业务收入仅630万元,同比下降93%。对托普成员企业计提了大量减值准备,仅仅因担保引起的预计负债就达285亿元,导致净利润亏损373亿元。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月18日,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证券简称变更为〃*ST炎黄〃。
   。 想看书来

谁的〃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筵席已散,纷扰还在耳边。
  2005年9月,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撤销了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称号,理由是:该公司已不具备物流基地企业的资格,无法履行相关义务。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被撤销资格的物流企业,因而备受业内关注。
  按照《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评审验收办法》每3年验收一次的规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04年下半年就试图联系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但一直无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按当时的评选标准,他们现在已经达不到要求,依照有关规定,我们决定撤销该公司'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的称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是托普集团旗下的公司,2002年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当时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块是搞软件方面的物流,另一块是搞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训。早期运作得很好,他们提供点到点的IT物流服务,送货到单位或者个人用户,颇有创新意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ST炎黄董秘卢珊却向记者表示,ST炎黄与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也没有取得'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的资格。〃
  一边主管部门说这就是托普的企业,一边托普又不承认这是自己的企业,这可难坏了《第一财经日报》,在文中记者们写到……〃托普集团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资产上升到100亿元,膨胀200万倍;由一个公司衍生出包括拥有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00多家子公司,其间关系纷繁复杂〃……〃记者目前还无法揭开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的神秘面纱。〃
  而据我们的调查,托普集团2002年确实获得过〃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的称号。证据是2003年羊年来临之际,宋如华给银行行长的一封信……〃炎黄在线物流依托托普集团在全国的产业基地,建设起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物流运行体系和物流管理体系,物流综合水平与效益在本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炎黄在线物流实现收入54亿元,利税7000万元。2002年12月,'炎黄在线物流'被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授予'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称号。〃
  然而即便如此,似乎还是没法完全证明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就是托普集团的下属企业;在2003年的〃托普经济帝国〃全景图中,我们在150家公司名单里也没有找到〃上海炎黄在线物流公司〃。不过,倒是发现了一家叫〃上海柯尔物流〃的公司,这两家公司是否有瓜葛,其间是否又隐藏了什么曲折故事,还有待证监等相关部门的彻底调查。
  在托普狂想与幻灭的进行曲中,让我们道一声:别了,chinese !
  第七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上海滩缘怨一念间
教师出身的宋如华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向下属提问。
  2002年8月30日,上海东部软件园报告厅,第57期新员工入职培训会上,宋如华以〃尊敬的托普的第二批创业者〃开头,作了《艰苦奋斗二次创业》的报告。
  在会上,他提了两个问题,都事关〃生〃与〃死〃……
  第一个问题,〃我预言托普不会垮〃,至于为什么,宋如华说这是布置给大家的一个作业题,〃你们去想想〃。考虑到问题有难度,他表示〃提示大家一下〃,〃是什么使我党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以前我党很被动,抗日战争以后我们就不一样了〃……
  第二个问题,〃托普用了什么办法成功地进军上海,占领上海?〃宋如华说,〃上海我们最早1994年就来了,因为不知道怎么弄,来了缩回去,1996年又来,一直来人一直不见效。〃
  托普正在承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问。
  2002年7月,托普十周年庆典。宋如华提出急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北京、上海、广州等主流媒体都刊登了招聘启事。本以为是一个漂亮的大手笔,结果引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国内知名财经媒体的一片质疑……从托普业绩到投资行为,从主营业务到资本运作。
  其实,这是惯性使然,宋如华还没有走出思维定势。一年前,他正是用类似的〃大手笔〃敲开了上海的大门,一夜之间,〃阿拉们都知道了财大气粗的西部IT之王〃。
  〃进不了上海,根本就到不了纽约〃,宋如华的视野不可谓不广阔。但如何进入上海,并迅速打开局面,让曾经数度出川入沪都败兴而归的他烦恼不已……从四川盆地走出来的托普总给人一种地方企业的感觉,在这个成功与失败不断周而复始的国际化大都市,〃外来户〃要得到精明的上海人认可,难上加难。
  东部软件园开建之后,善于把握局势和炒作的宋如华,后来仅仅用了两记连环拳……300万豪赠上海科技馆、1000万美金冠名当时甲A劲旅申花……就一下子吸引了上海各界乃至全国的眼光,在一片惊呼声中,托普脱颖而出。
  然而,缘怨一念间。2002年4月,〃享受〃了一把足球的托普一纸诉状又把申花足球俱乐部告上了法庭……宣布了2001年3月开始的这场IT足球联姻彻底流产。
  健力宝〃第五季〃有句广告语:没料,就不要耍酷!拿来放在宋如华身上,再恰当不过。虽然诉讼最后托普赢了,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宋如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托普溃败,正是始于心智之乱。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个为扬名一个为求利
一路走来,一路看。
  2001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已经走到了一个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虽然国家队男足教练米卢招牌式的微笑不断给外界制造了一些娱乐,一位名叫李响的足球女记者因为跟米卢关系不错,还创下中国记者转会300万的〃天价〃,但除此之外,平淡是中国足坛的主题词,如牛皮癣一般的假球和〃黑哨〃更是成为了中国足坛的顽疾。
  那一年,为了给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让路〃,甲A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制度,将重点放在了国家队上。就在人们准备迎接又一个毫无激情可言的赛季时,就在国内相当多的足球俱乐部惨淡经营勉力维持时,却从上海传出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
  足球职业化7年来,从没有出售过冠名权的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到了第八个年头将有新的球队名称,叫〃上海申花托普队〃。
  3月2日,申花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东部软件园有限公司……托普的全资子公司……出资1000万美元买下了申花队3年的胸前广告和副冠名权。
  这一消息就像是在中国足坛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1000万美元〃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据说当时在四川可组建3支甲A俱乐部!由此,它也创下了国内俱乐部经营史的新纪录。而现在这1000万美元还只是个副冠名权,能让人不兴奋吗?管球的、踢球的、看球的以及看热闹的,原来开始都有些〃审美疲劳〃,此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申花俱乐部。
  在上海滩,〃申花〃这个名号留存着太多的记忆。
  作为足球造富运动的典型代表,申花最初是一个号称领先一步的热水器品牌,申花电器最初是上海市区属企业。自从涉足足球后,依仗俱乐部的影响,申花成为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和集工商贸、房地产、科研、教育、体育经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在商业化运作上申花足球俱乐部有诸多神来之笔,1999年邀请曼联队来国内打商业比赛,盈利1600万元,门票收入就有1000万。1995赛季,申花足球队这支〃习惯性亚军球队〃还夺得了全国冠军;7年来,它与大连队始终保持着〃连沪〃争霸的两强局面。此外,申花当时还拥有一批如日中天的球星,比如在英国踢球的范志毅、在德国踢球的谢晖,以及后来为中国冲击2002年世界杯立下汗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