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平的三落三起-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折延伸的“邓小平小道”。
  1969年11月的一天上午,邓小平夫妇穿好新劳动服,由监管人陪着,迈出步校大门下了坡岗,沿着一条沙土大路,向自己“劳动改造”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走去。当时,该厂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叫罗朋,曾在刘、邓领导下工作过。他从监管人口中得知邓小平夫妇第一天来厂路途中就引起了部分行人注意,很感不安,心里想:邓小平、卓琳每天往来于步校和工厂之间,如果走大路,要绕个大弯,多走一里多路,特别是要经过长途汽车站。邓小平已65岁,“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巨大冲击,心情极不愉快。如果在大路上再遇到些无理取闹的人胡搅蛮缠,势必给他以更大刺激。所以,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随后,罗朋和“排长”(相当于车间主任)陶端缙到工厂后院仔细观察,如果在厂区围墙开个小门,经过山坡和田埂,只需要20分钟左右,走一公里,就可到达步校。经过监管人同意,罗朋等带领工人做好门框,门上配了锁。又沿着西侧山坡修了条小路,铲除荆棘,移开乱石,加宽田垄,遇到坑坎就填满铲平。几天后,小道修好了。
  从此,邓小平夫妇到工厂劳动方便多了,既节省行走时间,又避开了行人。这样,每天早晨7点45分、中午11点半,邓小平夫妇都在监管人“陪同”下,走在这条新修的小路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小路变得平整、坚实。
  不幸的是,一天中午从工厂回来时,走在小路上的邓小平脚下绊了一下,跌了一跤。对他这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一跤很重了。但是,邓小平没等别人来搀扶,就马上自己站起来,拍了拍身上沾的土,顽强地一瘸一拐地走了回去。第二天,他没能到工厂劳动。
  当工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很不安。罗朋等带领工人们把小路又修了一遍。他们实在不愿意这位不幸的老人再遭遇到什么不幸。
  这条由工人们修整的,印满邓小平夫妇足迹的小路被称为又一条“邓小平小道”,它是邓小平夫妇含辛茹苦的记录,是工人们关心爱戴邓小平的历史见证。
  邓小平曾对老工人说:你们这一类工人都有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工资很低,我都知道的。在修造厂工人们的心中,邓小平是自己的朋友。在劳动期间,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邓小平刚来厂劳动时,被安排擦洗零部件,后来被安排做钳工活,他很高兴,马上说:“这个要得,锉刀活可以出汗,我还可以多活几年”。经安排,他来到车间一个角落新工作台前,顺手抄起一把锉刀,熟练地干起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是刘少奇之后第二号“副统帅”(4)
站在一旁的陶端缙很惊奇,看着邓小平有板有眼地锉着,心想:工厂里恐怕还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了老邓这几下子呢。嘴上不禁赞叹起来。邓小平笑了笑说:“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当过钳工。我是老钳工哩,不过现在我的眼睛没有那时好。”
  邓小平加工的第一种零件是轮胎螺栓,第二种零件是车厢门板。这两种零件加工、修整的工作量都很大,但邓小平加工得又快又好,竟一时出现了毛坯供应不上而停工待料的情况。这使工人们从心里感到敬佩。
  有一天,工厂一位技术员来到车间。陶端缙连忙上前说:“老邓手头没活干了,怎么办?”技术员想了想说:“让我和老邓一块儿试做一个丝攻绞手吧,这个活儿不重,可是锯锉的手脚很多,起码要两三个星期才能干完。”
  随后,技术员从废料里找到一块料头,拿起毛坯,带着手弓锯,来到邓小平身边,听完技术员关于这种丝攻绞手作用、加工过程的详细说明,邓小平和善地说着:“要得。”
  两个人轮流地干起来。邓小平详细询问技术员简历,对他的特长不能很好发挥表示理解。技术员也主动把自己做的毛坯交给邓小平,请他指出来哪里不合格,哪里需要返工。邓小平仔细看完后,并不说什么,只是根据设计要求认真加工毛坯。边锉着,边察看毛坯的尺寸和光滑程度,使它达到质量要求。
  经过两个人密切配合,两星期以后,这种丝攻绞手夹具终于制作成功了。它是由一个绞手主体、两个X形夹块和两个手柄组成,全部利用废料加工而成,使用起来可成倍地提高加工零件的工效。当工人们为这种省力、节时、高效的夹具做成而向邓小平表示祝贺时,他却讲:“是技术员的点子,应该表扬他。”
  邓小平的劳动观念很强。1970年3月的一天,从山西插队的农村来江西探望父母的小儿子邓质方,要返回山西,邓小平夫妇完全可以不去工厂劳动,再同儿子叙叙亲情,帮儿子整理一下行装。但是,邓小平很平静地表示:“去吧!小飞那里有什么需要安置的?我们还得去劳动嘛!”
  来到车间,邓小平像往常一样站在工作台前,双手紧握锉刀,来回地锉着。不一会儿,他突然额头上冒了大粒汗珠,眼前直冒金花,头脑中感到天旋地转,他一下子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在车间另一角落里干活的卓琳闻讯赶来,大家七手八脚地将邓小平搀扶到椅子上坐下。一个工人早已跑到工厂大门口传达室,告诉在那里的监管人。听说邓小平晕倒在车间,监管人也顿时紧张起来,忙问怎么回事。随即他跑到修理车间,看见坐在椅子上的邓小平面色苍白,双目失神,便忙问卓琳:“老邓这是怎么啦?老邓平时有什么病没有?”
  听到问话,卓琳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她说:“平时倒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有过低血糖病。”
  这时,工厂领导罗朋恰巧有事外出,大家围在邓小平身边一时束手无措。还是卓琳有经验。她用手摸摸邓小平的头,看看他的眼睛,告诉监管人,“给他冲点白糖水喝就会好一些。”在电工班和卓琳一起干活关系很好的青年女工程红杏忙跑回家中,端来冲得很浓的白糖水。喝过白糖水,邓小平渐渐地清醒起来,脸色也略为好些。随后,陶端缙驾驶拖拉机把邓小平送回了将军楼。笔者1995年5月到该厂,还看到这辆拖拉机放在那里。
  工人们还看到,邓小平身上,保留着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的好传统。1970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邓小平夫妇到江西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这一天,和卓琳在一个电工组的青年女工程红杏,拿着在街上买的糯米和粽叶来到将军楼,帮助卓琳包粽子。
  这时,邓小平从菜地里忙走了进来,微笑着和程红杏打招呼。程红杏想起来,自己刚才看见邓小平正在菜地里种着菜,感到很惊奇:这样大的干部,自己还会种菜呀!
  过了一会儿,正在做饭的邓小平继母正准备把一碗变了味的菜汤倒掉,程红杏也凑过去,用鼻子闻了闻,也觉得变了味,说不要吃了。没想到,邓小平闻后笑着说:“煮开后,还能吃。”这件小事使程红杏很受触动,一直铭记在心。不久,“老头真节约,连一碗馊了的菜汤都不肯倒掉”的佳话,就在工人们中间传开了。
   。 想看书来

我是刘少奇之后第二号“副统帅”(5)
有一次,邓小平用的面盆底部漏了个小眼,就用小棉球堵起来用,后来小眼变大了,邓小平就拿到车间去,请工人给焊一下。工人们把脸盆焊好后,又点了点漆,陶端缙亲自给送来。看到陶端缙来送修好的脸盆,邓小平忙招呼他在客厅的大沙发上坐下,两人聊了起来。
  话题转到了工资上。陶端缙说:“我们虽然工龄不短了,但工资十分低,孩子又多,生活十分困难。”
  实际上,当时有关部门已停发邓小平夫妇的工资,只发给生活费。但邓小平不为所动,好像没有发生停发工资的事一样。对眼前这位老工人的叙述,他却格外关注。他心情沉重地说:“这个事我知道,你们这一类工人都有家,有好几个孩子,工资很低,我都知道的。”
  陶端缙看得出来,邓家生活也不宽裕,他们不仅自己种菜、养鸡,连碗变味的菜汤也舍不得扔,脸盆坏了还修理了再用。于是,他问:
  “你每个月吃多少米,够不够吃?”
  “够了,我每月吃粮26斤,多吃一点蔬菜。什么蔬菜我都喜欢多吃一点。”“你生活上还需要什么?”
  邓小平坦率地说:“我喜欢喝点米酒,有时自己也做点。”看到对方对自己会酿酒感到奇怪,他笑了笑又接着说:“其实,做米酒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先煮糯米饭,加点酒药,放点白糖,再用罐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