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于找到了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路过一家电影院,卡尔森跑过去看排片表,马上就返了回来。

  “怎么了?” 

  “还是不看了。”

  “还在放那个吗?”

  卡尔森知道阿里克斯指的是那部反犹影片《死不绝的犹太人》。她摇了摇头道:“不是,那个已经结束了,再放要过一段时间,它总不能永远只放那一个片子吧。”

  “那你怎么不看,你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吗?还是受不了那些宣传蛊惑?”

  “倒不是。今天放Veit Harlan(注:德国多产导演)的片子,应该还是不错的。我只是不想看正片前面放的新闻影片,特别受不了那些人一激动就起立高呼:‘嗨!希特勒!’。”

  “你没有敬过‘纳粹礼’吗?”看卡尔森的神情,克雷格就可以断定。

  “从来没有,在学校里我很少参加*的,我是个落后分子。”卡尔森仰起下巴,露出骄傲而调皮的笑容。

  克雷格也笑笑,但语气是严肃的。“这可不好,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入乡随俗’,就算心里不愿意,装也要装一下。”

  “可是我怎么也举不起手,这真太愚蠢了。”

  “这没什么,你不妨在家里先对着镜子练练,习惯了就好。我就是这样的。”为了轻松一下气氛,克雷格说。

  “不会吧?你当真……”卡尔森瞪大眼睛。 

  克雷格很认真地点头道:“不仅是‘纳粹礼’,连军礼,我也练了好久。”

  “有什么区别吗?我以为军礼都差不多。”

  “哪儿啊?区别可大了。英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

  “对,对,我在电影里见到过,特别是意大利的,真滑稽。还有英国的,英军的军礼就像他的短裤一样可笑。不过我觉得德国的和美国的军礼差不多啊。” 卡尔森早就知道克雷格是美国人,关于这点,她都不需要向克雷格证实,他们早已心照不宣了。

  “你还记得汉斯是怎样敬礼的吗?”

  卡尔森迷惑地看着他,努力回想着。

  “汉斯敬礼时会很重地磕脚后跟,对吧?”

  “对。”卡尔森点头。

  “后来我发现不仅是他,几乎所有的德国军官都这样,它几乎成了标准敬礼动作的一部分。而且,我的那些同学们根本不用练习,一上来就将这个动作做得很威武,很流畅。他们说这是天生的,是遗传。咳!”克雷格做出一副很无奈、很沮丧的样子。“为了让我这个‘德国人’也具备这种‘遗传基因’,我不得不偷偷练了好久。”

  卡尔森被引得咯咯大笑,阿里克斯的样子真是可爱。要不是在大街上,她一定要阿里克斯示范一下德国军礼同美国军礼的区别。

  不想看电影,又要避开人群,也不用马上回家,最终,他们在动物园里度过了一个迷人的下午,回家时已经很晚了。 。。

二十八、核裂变
卡尔森走进克雷格的房间。几乎已经是种习惯了,每天晚上,她都会来到克雷格的房间,为了继续那种他俩都期待的热烈而幸福的谈话,这其中有愉快的闲聊,也有严肃的讨论。

  克雷格坐在书桌前的藤椅里,专心地看着文件,嘴上叼着香烟,不时抬起头,沉思片刻。灯光下,他头发那种金属般的金色闪闪发光。他那铜制搭扣上刻着gutt mit uns的沉重的腰带挂在房间一角的衣帽架上,还有他黑色的手枪,大盖帽,和杏仁绿的大衣。

  “柏林有个凯撒&;#8226;威廉物理研究所?”克雷格问走到身后的卡尔森,没有抬头。

  “是,怎么啦?”从语气中,卡尔森能听出他有些激动。

  “你知道那里正发生着什么吗?”克雷格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卡尔森,指着桌上的那叠卷宗,卷宗的封面上有“绝密”字样。“芬克中校给了我这个。”

  卡尔森知道弗里茨·芬克中校是克雷格现在的上司,她坐下来,一边看卷宗,一边说:“这是你的新工作吗?”

  看着看着,卡尔森发出轻声的惊呼:“天哪!这是真的。是的,我记得这事。大概是去年年初,弗里兹·斯特莱斯曼(Fritz Stras*an)教授和奥托·哈恩(Otto Hahn)教授(注: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成功地用中子轰击铀,分离出原子,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裂变。当时这事在大学里挺轰动的。真没想到,以此为基础,当真可以研制出具有巨大爆炸力的武器。” 

  “还有更让人想不到的,看这,” 克雷格从卷宗里抽出几页钉在一起的纸,“从1938年起,资助凯撒·威廉物理研究院运转的是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因为基金会理事班子明确断言:阿道夫·希特勒正在致力于‘促进全世界人类福利’的事业。(注:该基金会成立于1913年,作为非营利组织,以‘促进全世界人类福利’为宗旨。传奇人物约翰·D·洛克菲勒(John )向基金会捐出亿美元,相当于1999年的20亿美元。)。这可真是讽刺。”

  卡尔森抬起头,看见克雷格一脸的嘲笑与愤怒。“要知道,希特勒欺骗了很多人。” 

  “那是因为他们愿意被他欺骗。”

  克雷格的语气让卡尔森有点害怕,感觉有点陌生。

  克雷格在沙发上坐下,重新点了支烟,接着说:“1939年10月,在希特勒侵略波兰一个月后,军方接管并控制了凯撒·威廉物理研究院。现在,德国顶尖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被集中在研究院,在那里从事‘铀’元素的研究。它是制造具有巨大爆炸力武器的关键成分。这些科学家被称为‘铀俱乐部’的成员。” 

  “还有多少时间?一旦研制成功,结果就只有一个了。”虽然卡尔森还不知道这个“巨大爆炸力的武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但她已经可以从眼前的资料中得出结论:谁拥有了这种武器,谁就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

  “幸好没那么快。”克雷格的语气缓和了下来。“虽然德国的核裂变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他的反犹政策逼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像艾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卡尔森补充道:“还有匈牙利的科学家利奥·西拉特(Leo Szilard)、爱德华·特勒(Edward Teller)、尤金·威格纳(Eugene Wigner),奥地利的维克多·维斯科普夫(Victor Weisskopf) ,他们都去了美国。”

  “对,科学家的流失是不利因素之一。不利因素之二:这项研究不是一个实验室,几个科学家可以完成的。事实上,它在德国的许多地方进行,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领导。随着研制工作在汉堡、海德堡、莱比锡、柏林、科隆和其它地方的开展,对资金、资源以及允许青年学生免除兵役待遇的争夺愈加激烈,各地之间的相互嫉妒、猜忌也极为猖獗。这些都使得研制工作进展缓慢。”

  “还有?”卡尔森看着他,等待着。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不利因素是:德国也像全世界一样,没有几个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核裂变’的巨大威力,希特勒没有,他的党羽没有,德军总参谋部的将军们也没有。我同你爷爷谈过,他的想法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他不仅不能理解‘核裂变’的科学原理,不相信可据此研制出‘决定性的武器’,而且他在感情上排斥这种武器,运用这种武器是有悖于他们普鲁士军人的道德及信仰的,即使研制成功,他也不愿意用它来赢得战争。所以这项研究并没有得到整个德国、希特勒的政府以及德国军方的有力支持。”

  克雷格的分析让卡尔森的心宽慰了一些。

  “为了保密,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并不知道他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他们从来不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相互之间不联系,不交流,所以研究工作虽在军方的控制之下,但一年来进展甚微。”

  “应该有人来协调这些的。”

  克雷格点点头:“是由物理学家卡尔·F·冯·魏兹泽克(Carl F。 von Weizsaker)负责的。”

  “你是说外交部副部长厄恩斯特·冯·魏兹泽克男爵(Ernst von  Weizsaker) 的儿子?他大概还不到三十岁。”卡尔森有点不相信。

  “是他,我已经见过他了。”

  “他怎么样?”

  “应该说他才华横溢,极富魅力。同时他也很有野心,对他来说,追求名利要比探究真理更有吸引力。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政治家。他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狂热、专横、飞扬跋扈,用卑劣的手段胁迫科学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