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岑参年幼之时,父亲便病死任上。家境顿时一落千丈,他也迅速从勋贵之后,沦落为普通的寒门士子。

    岑参对于贫寒并不畏惧,他坚信可以凭不懈的努力,再次踏上朝堂,扭转家族的颓势。而科举一途的存在,更让他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本以为苦读经书、高中进士后,就可以大施拳脚、重振门楣。一次平常的磨勘,却若冷冷的冰雨,让岑参遍体冰凉,直接敲碎了他的雄心壮志。

    困窘之中,岑参想起自己的忘年交王昌龄,同样的进士出身、同样的吟诗作赋、却也同样的仕途坎坷……

    浑浑噩噩之中,一年多的时间转眼即逝。心灰意冷的岑参,虽然每天依然勤于政务,却丧失了原有的勃勃生机,因为本来明晃晃在他眼前跳跃的希望,如同阳光下的泡沫一般,被无情的现实给戳破了。

    万念俱灰之际,忽而传来安西副都护、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欲图在京官之中征辟幕僚的消息。

    岑参中进士之前,曾在朔方、河东一带游历;担任兵曹参军以来,也积极关注各地军镇的武备和人事。因此,和一般的京官不同,他对于远在碛西的安西都护

    (本章未完,请翻页)府,还是有所了解的。

    高仙芝那时刚刚取得远征小勃律大捷,声名之盛、如日初升。其率军不畏艰难、翻山越岭,攻连云堡、下阿奴月城,擒小勃律王、俘吐蕃公主的传奇经历,在长安的军旅、士人、游侠和胡娘之间广为传播,一时之间,人人皆知。

    岑参的同僚们,也都对高仙芝远征的壮举赞不绝口。但赞扬归赞扬,却并没有人真的愿意抛家舍业,离开繁花似锦的长安,到黄沙万里的碛西吃沙子。

    几经犹豫之后,岑参终于借着酒劲,向娘子提出远行安西的疯狂打算。望着不修边幅、酒气熏熏的郎君,柳娘子无奈含泪点头。

    天宝七载腊月中旬,岑参收到吏部的通传,说安西都护府已经正式上报吏部,愿征辟其为从八品的节度掌书记,负责掌管表奏书徽等文书。而吏部这边,也十分爽快地通过了安西都护府的申请。

    之后,岑参才知道,安西都护府之所以同意让他担任掌书记,是因为此次征辟僚佐,他是唯一报名的京官。

    天宝八载,在长安度过元夕之后,孤独的岑参,骑着驽马,带上一个老家仆,踏上了西行的漫漫长途。

    越往西走,气候愈冷。在敦煌城西的驿站过夜之时,岑参曾在半夜被冻醒,蜷缩在床上瑟瑟发抖。

    幸而驿丞对来自长安的岑参甚是客气,赶忙寻了床珍稀的棉被送来,并叮嘱他到了安西,一定要格外注意防寒。

    见被冻醒的岑参一时也睡不着,驿丞就让人弄壶浊酒、烤只羊腿,和岑参对酌起来。

    酒过三巡后,酒量有限的岑参就和萍水相逢的驿丞述说心中的苦闷。他想着,反正驿丞只是个陌生人,此后未必还能再见,倒是个合适的倾诉对象。

    听了岑参的感慨和埋怨之后,驿丞哈哈大笑,劝他切莫灰心。驿丞还特意以北庭都护府的杜判官为例,安慰岑参。

    驿丞回忆道,当年杜判官西行北庭之时,也曾在此歇了一晚。当时杜判官也是灰心丧气、毫无斗志。

    可命运无定、祸福难料。杜判官到了北庭之后,立刻就为王都护所器重,官职一升再升,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后来杜判官跟随王都护回长安觐见圣人之时,又从驿站路过,还特意故地重游了一番。那时,杜判官鲜衣怒马、牙兵扈拥,和西行时之落魄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驿丞还说,岑郎君此去安西,应该也能像杜判官一样,乘风而起、遇雨化龙。到时贵人再从驿站过,可别忘了在下。

    杜环的典故,岑参在长安之时也略有耳闻。杜环比他晚一年中进士,算是晚辈,但两人之间并无交集。

    岑参知道,杜环初到北庭,也只是个正九品功曹参军。但受到王正见重用征辟为都护府判官之后,数年之间,官阶已然升到从六品了。

    想到此处,岑参不觉对安西之行更多了几分期待。

    从敦煌到龟兹城一路上,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耸入云的雪山、黄沙漫漫的大漠、满城的佛寺和遍地的胡娘,让他真切感到了不同于长安的边塞气息。

    来到龟兹城的第一日,勤勉的岑参就立刻请求拜见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

    虽然在长安之时,就听说高仙芝姿容秀美、不类武士。但真见到本尊之时,岑参还是惊讶了。

    四十出头的高仙芝身材颀长、皮肤白皙,若非一把飘飘荡荡的美髯,简直不类男儿。

    岑参实在没有料到,统率千军万马、千里行军、威震碛西的名将,竟然长的如此柔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岑参拜见高仙芝之时,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封二”封常清。

    眼斜腿瘸、容貌丑陋、年纪偏长的安西节度判官封常清,和容貌秀美的高仙芝坐在一起,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来安西任职之前,岑参也通过在兵部任职的同年,认真了解过安西的军政要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他知道,虽然其貌不扬,但封常清其实却是高仙芝最为倚重的得力助手。

    高仙芝轻声细语地问了岑参一路行程所见,并简要提了提安西都护府的主要官员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和岑参从兵部打探到的消息一致,天宝八载,安西都护府的重中之重是和北庭都护府协同西征,教训无蕃臣礼的石国。

    望着高仙芝案几上厚厚的公文,岑参明白自己这个节度掌书记,将要肩负的责任绝对不会轻松。但他毫不畏惧肩上的重担,因为他来安西,本也不是为了贪图安逸。

    初次拜见,时间很短暂。高仙芝简要说了几句,便让封常清带岑参下去熟悉官衙的环境。

    跟在一瘸一拐的封常清后面,岑参有心寒暄几句,却总不知该从何说起。而封常清丑脸紧绷,只带着岑参看了看官房和住宿的宅院,就冷脸告辞了。

    初次见面,如果说岑参对高仙芝是又惊又敬,那他对封常清则多少有点敬而远之。虽然知道以貌取人非君子所为,但岑参实在没有和冷冰冰的封常清交流的**。

    转眼就过了半个月,岑参已经基本熟悉了安西表奏书徽等文书政务。毕竟安西只是个偏远军镇,文书的种类和数量终究有限,在长安见识过案牍铺天盖地而来的岑参,处理些许公文,还是能轻松应对的。

    处理文书的过程中,岑参逐渐熟悉了安西的军政大员。比如,身材魁梧、相貌伟岸、嗓音洪亮的安西副都护程千里;长脸薄腮、目空一切、颐指气使的监军边令诚;不修边幅、胡子络腮、闻钱则喜的长史毕思琛……

    走在龟兹城开阔的大街上,岑参回望雄伟的都护府官衙,听着遥遥传来的龟兹舞乐,仿佛大梦未醒,心情格外复杂。

    到了安西之后,岑参也曾以为自己会若老驿丞所期待的那样,成为第二个杜环,名动碛西。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不但没有迅速脱颖而出,反而经常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

    (本章完)

 ;。。。 ; ;
第五十章:大军将行谁为主(二)
    安西都护府掌控乌浒河以东、天山和真珠水以南的广大区域,统辖龟兹、焉耆、于阗和疏勒四大军镇,有雄兵两万四千人,实力更在北庭都护府之上,乃大唐碛西第一都护府。

    因此,在龟兹城,雄兵悍将、胡人番将随处可见,白衣文士却寥若晨星。至于具有进士功名的读书人,放眼全城,还真只有岑参一个人。在武夫横行的龟兹城中,以诗文见长的他显得格格不入。

    刚开始处理文书的第三天,岑参就发现,安西都护府的奏表文书之中,常常用到“政事堂”这个称呼。而实际上,早在开元十一年(723年),圣人就已经下旨,将“政事堂”正式更名为“中书门下”。

    虽然长安的文武官员在提及中书门下之时,也会习惯性地用政事堂来代称,毕竟从大唐开国一百余年来,朝堂的中枢大部分时间都叫“政事堂”。但在正式行文之时,却绝对不会犯如此显而易见的错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