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牌师-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抗击了5倍于我的敌军精锐部队,使敌人3天的进攻未获寸进。争取了时间,打乱了东北敌‘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的作战计划,迫敌不得不放弃其‘西进企图’,为我军造成了辽沈平原上集中主力聚歼敌人的先决条件。”
  11月2日,沈阳解放。
  

配合46军围新河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蒋介石争夺东北的计划彻底地破产了。11月5日,第10纵队移住北镇县,准备休整1个月。
  1948年11月14日,按中央军委的电令,第10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29师改称第140师。
  11月23日,天下起了大雨。在东北野战军齐装满员的队伍里,第47军的将士们也在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冒雨向关内疾进。由于准备仓促,刚入伍的新兵没有行军经验,虽然路程不远,却感到非常疲劳。
  12月11日12时,第47军军部经过宝坻在丁各庄宿营。接到“野司”电令:“我41军在康庄歼敌16军军部及4个团,令47军向北平、通县间前进。”
  16时,接到“野司”第二个电令:“唐山、芦台之敌,正在撤退,你部之140师,应立即出发,插到塘沽以南的汉沽、芦台铁路间截击敌人,配合我由唐山向芦台前进的46军,歼灭敌人。”
  这是进关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梁兴初亲自到第140师,交代了平津战役的方针和执行这一方针的战略思想和行动方案。再三强调:“罗政委说,我们到华北,不仅要打好仗,更要严格遵守政策、纪律,做到军政双丰收。”
  梁兴初回到丁各庄时,“野司”电令:“47军主力向北平东南地区前进。140师按‘野司’指定的目标前进。”这时,第47军召开的师长、政委的会议尚未结束。梁兴初在会上又传达了命令,强调这是执行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第一步。“隔而不围”,“我们动作要快”。
  12月13日拂晓,第140师行进到汉沽以西之邢家坨子,又接到“野司”电令:“140师应向汉沽以南之金钟河铁桥,袭占该桥,并准备攻塘(沽)。”当时邢家坨子以南之大小八亩坨子,东南之任风庄、七家埠均有敌人防守。第140师决定以第420团攻歼大小八亩坨子之敌。师主力驱除任风庄、七家埠之敌,然后向宁东沽方向前进。
  敌人不堪一击,与我稍有接触,立即南逃。大八亩坨子,为我第420团攻占。向小八亩坨子之敌发起攻击时,因情况不明,把1个团的敌人当成1个连来打,攻击受挫,敌乘机逃跑,在于家岭与第419团遭遇,将敌全歼。第419团乘胜向宁东沽方向前进,又遇到敌“青年军”第208师第1部,该团第1营动作迅猛,消灭敌人1个营,俘敌200余人,取得了第47军进关的第一次胜利。
  宁东沽及以北之敌,企图阻止我渡金钟河。14日黄昏,418团3营攻占宁东沽,俘敌营长以下百余人。但抢占金钟铁桥的第1营第1连,执行命令不坚决,没有完成任务。敌人正准备炸桥,在第418团团长黎原亲自指挥下,才攻占了铁桥,粉碎了敌人炸桥的企图。北塘之敌不战而逃。16日,“野司”又命令第140师配合第46军包围天津以东的军粮城,我军未到,敌人撤逃。第46军命令第140师并指挥第137师歼灭新河镇之敌。
  新河镇,位于塘沽以西10公里处,在天津、塘沽的铁路线上,占领该地,即切断天津与塘沽的联系。部队经过准备,于20日5时发起攻击,经10分钟的战斗,第420团突破前沿,7时,攻占新河车站,继续向车站以东发展。第418、第419团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击新河镇。敌一部向我投降,一部向塘沽方向突围,被第419团第1营截歼。16时30分,战斗结束。全歼敌交警第10总队,第221师和保安5团各一部,计2400余人。
  29日“野司”决定先打天津,第140师赴武清西北归还47军建制。
  第47军主力进到北平东南地区。14日下午4时,东总电令“47军攻占廊坊镇”。廊坊镇是北平与天津间的大站。只有一个护路团,早在14日下午3时就逃往天津。
  攻打天津时,第140师配属第40军参加了天津外围战斗。
  

首建大功张有班(1)
1951年2月,第47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在志愿军总部和第19兵团的指挥下,准备入朝作战。
  1951年3月28日,淅淅沥沥的细雨将湘西大地笼罩成一团迷迷蒙蒙的大雾。江南的早春,也像是裹在了阴郁而沉重的天地里。正是这一天,奉野司转中央军委之命,征尘未洗的第47军6万将士,在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的统率下,分乘39列专列,匆匆告别南国潇湘,似离弦之箭向鸭绿江一路东去。
  6月19日,第47军奉命进至临津江以东、铁源以西、涟川西北,接替了志愿军第65军防务。
  军的作战部署是:
  以步兵第140师配属军直侦察营,加强炮兵第8师31团(欠2个营)、第43、第44团、战车第1团2个连,接替临津江东岸东第65军防务。
  6月19日,步兵第140师及加强和配属该师之部、分队,遵照双方联合交接命令,接替了第65军临津江东岸南起高作里,北至小峙目正面近40公里、纵深20公里的防御地带。
  该师的防御部署是:第一线配置2个团(步兵第419团、第420团),每团防御正面18至20公里;纵深部署第418团欠1个营,配置临津江以西,防御纵深15公里,为使加强之炮兵能有效地支援一线作战,将原配置在临津江西岸之炮兵,大部前移至东岸。
  从简略的防御部署图中可以看出,清清的临津江摆置在各种弥漫着强悍、有力,甚至是挑战而勃发的示意符号之间,恰似一条随意飘荡的丝带。且呈“V”字形,柔韧而无言。
  6月20日,美骑1师对第140师第420团第8连最突出的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坚守在前沿阵地230.4高地的正是第5班(张有班)。激烈的战斗已经持续整整两个昼夜,时至22日,美军用各种口径火炮20多门向该班阵地集中轰击,一时间2000多发炮弹像飞蝗一般向阵地扑过来。与此同时,美军还出动了7架F80和P51式飞机向高地轮番轰炸扫射,并投下9枚汽油弹焚烧山头。不到半小时,230.4高地上腾起了一柱柱的黑烟,树枝被烧焦折断,泥土被翻卷过来,工事被炸塌了。
  经过一阵暴风骤雨般的炮轰和空袭,美军以2个连的兵力发起了冲锋。
  这是第47军入朝作战以来与美军的第一次交锋。谁胜谁负?在战前自恃装备精良的美军远东最高司令长官麦克阿瑟将军曾经傲慢地说:“让我们的飞机和大炮去辩论吧!”
  为什么第8连第5班会有“张有班”这个称号呢?这还得从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阻击战说起。当时的5班长就叫张有,他奉命带领全班阻击敌1个营的兵力,机智勇敢的他指挥大家打退数百名敌兵的多次围攻后,战友们都牺牲了,他也全身多处重伤不能移动,当敌人又一次冲上来时,张有毅然地拉响了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战后,为了纪念这个光荣的名字,5班被命名为“张有班”,同时“张有班”这个英雄的集体也成为善打狠仗恶仗的代名词。此刻,面对荷枪实弹的美军,“张有班”的战士们英勇顽强地与敌人展开了搏斗。
  战斗进行半个小时后,第2排副排长殷向忠的脸已被炮弹炸伤,弹皮夹在左腮里,血顺着脖子像一条条的红蚯蚓向下滑动着,但他仍然神情自若,扯着几乎沙哑的嗓子鼓励着大家:“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坚守阵地,保持‘张有班’的光荣。”
  在激烈的炮火中,敌人逐步向阵地逼近。班长苏敦礼的腿和头部都受伤了,当他从昏迷中突然被枪声惊醒,模糊的视线里看到敌人已黑压压地向阵地上蠕动;他顾不了太多,咬紧牙关用枪把身体拄了起来,高喊“兄弟们,发扬老班长的精神,沉住气看准了打呀!”一喊完他就重重地跌倒在了阵地。听到班长的喊声,战士们纷纷从被炮火炸虚的阵地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光,手中紧紧地握着钢枪。当戴着钢盔的敌人嘴里咿里哇啦喊叫着冲近到40米左右时,殷向忠瞄准最前边的几个家伙,抬枪就是一梭子。其他同志也端起冲锋枪像疾风一样向敌人猛射。面对猛烈的火力,敌人只好狼狈地溃退下去。
  

首建大功张有班(2)
但敌人并不肯善罢甘休,用猛烈的炮火掩护继续向我阵地反扑。第5班副班长黄正元、战士郭正文、林世刊又相继负伤了,可他们谁也不肯下火线,继续在阵地上顽强地战斗着。黄正元腿部负伤严重,没法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