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人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去问你们的领导吧。”

  李达连忙来到文云主任的办公室,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云见李达回来了,很高兴的说:“杨老板那天终于被你医住了!”

  “到底怎么了?”

  “那天他中了酒毒,在卫生院输了两天的水啊。”

  听文主任这么说,可把李达吓了一跳,要是真的喝出个三长两短,李达走得脱人吗?他连忙去看望杨老板,只见杨老板坐在沙发上,还没恢复元气,苦笑着对李达说:“真没想到喝酒会栽倒在你的手下。”

  李达又高兴又过意不去,他确实没有想到那天能够喝那么多的酒,并且还能在第二天一早赶那么远的路。从那以后,李达名声远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压力来了
上班刚满两个月的一天,文云主任找到李达,说:“李达,你去帮金红代两天班如何?”

  金红是营业门市的出纳,她因家里有事需要请假,这就必须有人顶上去。

  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达,服从安排义不容辞,虽然有些为难,担心在收付现金时出差错而赔钱,但这些业务早迟都得适应。于是,李达迟疑了一阵,爽快地答应下来。那时的出纳和记帐是分开的,凡有存取款业务,先由记帐员记好帐,再把传票交给出纳,或收或付。除此之外,还有兑换零钞、大钞和破钞这些业务。小镇上的人口不多,业务相对较少,只要早上和下午上班后的高峰期一过,后面的业务就非常稀疏,有时候可能好长时间都没有客户光临,所以,业务显得比较轻松。

  代班的第二天下午,就在业务高峰之后,李达独自一人守着柜台的时候,一位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头蹒跚着脚步来到柜台前,微笑着对李达说:“同志,能帮我换一张破钞吗?”

  “能,拿来吧。”李达热情的迎接道。

  只见那人一边小心翼翼的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又脏又烂的钱,一边说:“这钱放在衣服里忘记了拿出来,结果洗衣服时被洗成这幅模样,也不知能不能换。”

  “只要不是假币就能换。”李达一边回答,一边接过那钱,是一张五十元券,拿在手上滑腻得像皱了的绸片一样。他仔细辨认一番后,心想:这张钱会不会是假币?再瞧瞧眼前这位老头,面善温良,寒酸贫穷,老实巴交,怎么会拿假钱来呢?他不禁想起在农村辛勤劳作的父母,像他们这样的人,挣个五十元钱太不容易。所以,最终没有作出很有把握的判断,犹豫了一阵之后,果断的把这张破烂的钞票放进了柜台里,然后拿出一张崭新的伍拾元券递给老头。老头感激不尽的离开。

  当日下班扎账,李达发现现金出现短款,居然差了十元钱,也不知是多付了十元出去,还是少收了十元进来。短款自赔,长款归公,这是银行的规矩,李达摇摇头,苦笑着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十元钱贴了进去。

  第二天,李达交帐时,金红一眼就断定道:“你怎么收了假币?”

  “真的吗?”

  “这种光滑的钱不是假币才怪呢,你怎么不好好识别一下?” 

  李达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顺手扯起那张钱,就撕得粉碎。然后,自掏腰包,从可怜的工资中抽出一张50券再次补贴了进去。

  金红吃惊的说:“你怎么这样处理?你还可以去找那人啊,如果实在找不到或者他不承认,你再撕毁也不迟啊。”

  李达却说:“换钱的人也很可怜,就当我倒霉吧。”

  “你这人也真是太善良了。”

  “谁让我是吃过苦头来的?”

  说完,李达就苦笑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认真的分析和总结,觉得在银行上班并不是没有风险,特别是出纳,一不小心就可能赔款倒贴,幸许自己是从事信贷业务,要是当出纳的话,说不定这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赔呢。

  就在这时,老家那边一位亲戚找上门来,请李达帮个忙,说家里准备修房子,希望能够贷一笔款出来。

  这位亲戚曾经帮个李达,在李达读书期间最困难的时候,给李达提供过一百元的借款。

  李达难为情的说:“实在对不起,贷款贷不出来呀。不过,你借给我的一百元钱,我可以先还给你,以后若能帮得到忙的时候,我再帮你。”

  亲戚接过李达还给他的一百元钱,歉意道:“真是不好意思,你刚参加工作我就为难你,要不是家里确实急用,我也不会来找你。”

  “你这是哪里话?我才不好意思呢,确实没有办法帮你这个忙啊!”

  送走亲戚后,李达感到内心有愧,倘若自己有钱的话,或者能够贷出款来,无论如何也应当帮助一把。可是,才参加工作,真的是力不从心。再看看身上的钱,这下可好,昨天领取的工资,一下就赔了六十元,又还了一百元的账,身上就所剩无几了。

  想到前来收债和请求帮忙的人,李达拿出一本小册子,开始盘点起自己的债务来。那小册子上面详细的记载着读书期间所得到的资助和人情,哪怕一元两元,都记得清清楚楚,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一万多元。这些债务和人情有的是初中时就背上的,如有两位老师分别借给他的五百元;有的是高中时背上的,如几位邻居的五百元;有的是读大学时背上的,如三叔资助的三千多元和信用社的一千元贷款;有的是大学毕业后为了找工作背上的,如姨父借的一千元。等等。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借款和资助,李达觉得压力来了,因为现在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那些债主肯定会以请求帮忙贷款为由,陆续前来催收,偿还债务的压力就这样进入了李达的生活。

  不仅如此,李达想,别人在你急需的时候帮助了你,现在不仅应当及时把钱还给人家,而且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还应当鼎力相助。可是,作为才参加工作的人,每月就只有那么一两百元的工资,也不可能一下就还得清啊。何况,自己还要吃,还要穿,还要应酬呢。如果不催得那么紧,当然可以缓一缓,每月慢慢地凑合,陆续消化,不至于增添很多的利息。

  但不管怎样,对人家催得很紧的那些债务,李达必须立即还给他们。如姨父借的一千元和亲戚朋友借的几十上百元的零星债务,加起来需要两千多元。

  没过几天,姨父果然打来电话,问李达能不能把那一千元借款还了。李达说:“姨父啊,现在还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我会立即设法还给你。”

  倘若做个无赖,或者说有心机的话,李达完全可以推延。可是他不想这样做,而是他觉得农村的这些亲戚朋友确实都很困难,都没有余钱剩米,都差钱用,都希望李达能够早些还给他们。

  李达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他也希望能够提前偿还这些债务,开始寻思着怎样才能弄到钱。

  有一天,李达看到单位的退休职工付叔在营业门市转存一笔定期存款,本金两千元。他灵机一动,心想,付叔存钱不就是为了安全和利息吗?那时的存款利息非常可观,一年期的年利率是百分之十点九八,也就是说,一千块钱一年就可以获得一百零九块八角的利息收入。当然,贷款利息就更高了。李达和付叔已经混得非常熟悉,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他连忙找到付叔,把自己家里欠债的原因和还债的打算及想法毫不隐瞒的告诉付叔,说:“希望得到付叔的帮助,反正你那钱暂时不用,存在银行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何不借给我周转周转,我照样按时还给你,照样把利息一分不少的付给你。”

  付叔早已对李达的经历有所了解,认为李达这个年青人还不错,能够从农村出来参加银行工作真是不容易;李达的工作能力和表现也有目共睹,大家对李达都很喜欢和信任,认为李达是个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单位对李达的前途也充满了厚望。这一点,付叔毫不怀疑。再说,把钱借给李达,即使到时候万一扯皮,你李达还逃得了吗?所以,根本就不担心收不回来。付叔觉得李达可靠,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当李达对他提出这个请求时,付叔没有讲条件就把刚存的两千元钱借给了李达。李达连忙拿回去还了姨父和其他急需用钱的债主。

  然而,要债的人却接踵而至,如其中一位老师借给他的五百元和信用社那一千元贷款催得特别紧要。李达不知如何应对,想来想去,他干脆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文云主任,希望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