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大道连狭斜-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的春天,文艺的春天,说来就来了。王勃和他的朋友们,站在高高的山冈上,放声欢呼,纵情歌唱。在一次送别友人之时,王勃轻轻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来,含英咀华,传诵不衰。热烈、奔放的情感,对于年轻人来说,真正是大海里永动不息的波澜。   

  入王府后,王勃工作自是勤勉,编写的书籍文章也都得到赏识。有一天,沛王与英王斗鸡,看到两个王子斗得不亦乐乎,王勃一时兴起,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沛王也正儿八经地派人下战书一样,将这篇文章送给了英王。文章写得很好,十分精妙,于是宫内争相抄录传阅。此事不知怎么被唐高宗知道了,文章摆到了龙案上,看看又是“血战功成”,又是“割以牛刀”,这些字眼,不禁使高宗联想起太宗时兄弟残杀、朝政喋血的情景,以为此文有挑拨皇子间的关系之嫌,龙颜大怒,下令将王勃逐出王府。而且是要求不得逗留,立即起程,以后也不能踏进王府半步。   

  其实,唐时斗鸡之风盛行。在此之前,一个叫杜淹的小官员,献了一首斗鸡诗,暗喻李世民平定海内的战功,结果很幸运的是,因这首诗得到了太宗赏识,“嘉叹数四,遽擢用之”,一直被提升为吏部尚书、参政议事等要职。后来的唐玄宗尤喜这行,斗鸡不辍。到明代的张岱,还有闲情,仿王勃的这篇檄文,成立斗鸡社,乐此不疲。   

  但一篇戏文,却真实地断送了大唐才子王勃的锦绣前程。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王勃:海内存知己(2)         

  说到底,文学才华与政治才能是两回事。王勃生于诗书之家,文采上可能自得家传,加上用心颇专,才华是不必说的。可是,这样的家族背景,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文学上的才能与政治上的成熟不相匹配。不做官还好,一做官便立刻见相。同样关于斗鸡的文章,人家杜淹得到了提携重用,王勃却被斥出京城。优点,有时也是缺点。王勃将才华全部投放在文学上,成了他致命的软肋。王勃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极不成熟的人,这注定了他后来的“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再后来,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时,因为藏匿犯下死罪的官奴,又害怕事泄,遂将这个犯了死罪的家伙杀掉(王勃讲义气,但法制意识淡薄),而他平日又“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事发之后,按律当斩,巧的是朝廷大赦天下,免却死罪,但其父受到牵连,被贬至遥远的南国交趾县为令。   

  年轻的诗人,屡遭官场飞来横祸,又不善经营,从此义无反顾地步入江湖,此后朝廷虽多次征召,均称病辞谢。   

  父亲为了自己而远贬南国,王勃怎能不悲伤?南海之上,一颗年轻的心灵还在不停地自责。除了文章能让父亲欣慰,其余皆差强人意。能让父亲感到骄傲的,也只有自己的文章。“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表现的情绪,是贬抑后的苦涩,离京时的凄凉,他要把自己这几年宦海沉浮、客游巴蜀的种种酸楚,向父亲诉说。父亲虽然严厉,却是最好的知己。也许,这些诗中,唯一可以让父亲开怀的,是在途中做的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   

  滕王古阁,一序传千秋。在出行的途中,适逢滕王阁重建竣工,东道主洪州都督大宴宾客,并有意让自己的女婿夸客扬名,早就嘱其作好一篇序文。那日在席间,问有谁愿意为古阁重建赋序一篇,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征文大奖赛,或者说文学选拔赛,阎都督的女婿站了出来,众人会意,皆摇头谦让。不料半路上杀出个王勃来,应声而出,说愿意一试,与之斗文比才。霎时,热闹的场景就更加热闹,一个有备而来,一个是即兴为文,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年轻的王勃身上。阎都督见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气得跑出去更衣。但见王勃“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直看得满座大惊,啧啧称奇。那个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阎都督,中途又忍不住偷偷让人将王勃的文章传抄过来,等到读到最后,一跃而起。老夫子顾不得体面,从内房里出来,握住王勃的手:“真奇才,当垂不朽矣!”态度中肯,重新摆宴,喝得愉快极顶,并挽留几日,谈文叙事。临走时,大约还送了不少纪念品。   

  年轻的王勃不知道,这次出行,最大的收获已经在那次宴会上成就了。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读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文句。并且,他在这篇美文之中,给中国语言宝库留下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萍水相逢”、“渔舟唱晚”等二十多个成语。阁以文传,文以阁名,从此,王勃的名字永久地与滕王阁联系在一起。王勃更不知道,正是这篇辞丰意雄、行云流水的美文,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大家地位。此后的李白于黄鹤楼赋诗、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王勃的影响。一百多年后,韩愈为滕王阁再次重建著文时称,“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对能与王勃同作赋文,感到十分荣耀与自豪。   

  天妒英才,风生水起。海上的风浪不知什么时候,越来越大。王勃惊恐地预感到了什么,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大海在发脾气时,容不得人喘息,骤起的风暴,打断了王勃的畅想。他在途中许下的“愿承欢而卒岁”的愿望成了泡影,他在文中提到的“长接席而寡仇”的理念,还有“才有用兮用有时”的奋斗目标,连同他那瘦弱的身躯,被巨浪无情地吞噬。船沉,不幸溺水惊悸而亡。诗稿飘零,落入大海。         

。←虫工←木桥 书←吧←  

第8节:王勃:海内存知己(3)         

  可怜一代诗才,魂归大海。魄散珠胎淹没,芳销玉树沉沦。   

  毛泽东在读到清人所著王勃的史料时,加了很长的批语,“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才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   

  才长命短,令人扼腕叹息。一代才子,留给后世无穷的念想。当年的唐高宗,也是在事隔多年之后,发出关于王勃的沉重感叹。   

  高宗虽以斗鸡檄斥勃,然心奇其文,欲召用而勃已死矣,喟然曰:朕读《滕王阁序》至落霞联及诗阁中帝子句,辄为掩卷者久之曰:真奇才也!   

  ——《青箱杂记》   

  唐高宗的后悔,已经并不重要。倒是王勃死后,素不相识的越南当地民众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建立庙宇,可惜在20世纪的一场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只剩残垣断壁,所幸塑像仍被保存了下来。这些,年轻的王勃一定没有想到,也许应了他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吧?而这句诗,在今日中国的外事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由当初王勃的个人情感,上升到了更为丰厚的邦交内涵。   

  唐朝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大观园。阅读唐诗,我们往往颠倒顺序,喜欢从盛唐再到初唐,这也很好,仿佛从百花齐放的大花园,回到她含苞欲放的早春时节。寻寻觅觅,但见春叶葳蕤,细看,一朵,一朵,又一朵……我将目光移向王勃。可是面对这样早逝的青年才俊,迟迟落不下笔来。而且,在翻书查文期间,脑子里总是在一个劲地回想着他短暂而光华的一生。人生、生命、命运,真是欲说还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用青春证明了热血,以短暂通向了永恒。         

▲虹▲桥▲书▲吧▲。  

第9节:杨炯: 春气绕兰心(1)         

  杨炯:春气绕兰心   

  有关“初唐四杰”的排名,一直以来就是很热门的话题。靠文章写字为生的这四位诗人,历来就不乏人们对他们的座次评价: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