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千名海军陆战队?就算是战舰巡航南海,或者访问,也没必要带那么多陆军啊。”荷兰驻军司令抚了抚差点掉在地上的眼镜说道。“难道大清要对荷兰王国开战吗?”

    “我想问你,我们在印度尼西亚有多少驻军,一旦开战,胜算如何?”总督红着眼问道。

    “我们在整个东印度地区,一共有1万多名士兵。但是您要注意,这是分散在辖地各地的总兵力,实际上很难调集的。”(历史上在2战时,荷兰驻军也不过4万,在这里我暂且算1万多吧。资料实在找不到。)驻军司令想了会说道。

    “不是还有那些土著吗?把他们也算上!给他们发枪!!”总督狰狞的说道。

    “呃,这人拿着巴冷刀和火枪的土人实在不能称为军队,即使给他们现代化的武器,因为缺乏训练和没有纪律,他们根本不堪一击的,连华人武装都对付不了的。”司令踌躇了半天说道。“而且我们不能和清国开战,我们的本土舰队的战舰都是小型战舰,缺乏远航能力,而且即使能过来,怕是巴达维亚,坤甸,三宝垄等地区已经被北洋舰队的舰炮扫荡了一遍了,根本没有基地可以供战舰去停靠,而我们在殖民地的舰队,更是上不得台面。”

    “清国人离我们很远,我们可以完全拖下去,清国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持北洋舰队长期作战的。”荷兰总督犹如找到了一根稻草的溺水者一般,不断重复着。

    “可是总督大人,您应该知道,您的辖地和荷兰本土的距离更加遥远。荷兰zhèng fu更无法进行有效支援,而且清国zhèng fu虽然无法统治这片地域,但是您希望看到一座被炮火摧毁的巴达维亚城吗?留下一片被战火烧焦的废城和一支被重创的陆军,荷兰同样无法统治这片土地。”驻军司令急忙解释到。

    “那北洋舰队为何来这里,如果无法获取任何利益的话,不要说那个清zhèng fu,即使是北洋舰队的实际掌控者李鸿章也不会把他的舰队轻于一掷吧?”荷兰总督突然想起来什么,回身问道。

    “这个吗,据说华商中的个别人与北洋人员搭上了线。”一旁一个负责内政的人说道。

    “给我把这些人扔进监狱。我要在事后把他们统统送上绞刑架!”荷兰总督咆哮道。

    “您是想和清国宣战吗?您没有权力去这样做,除非有内阁的授权,否则您不能这样去做!!”一直低声下气的驻军司令厉声说道。

    “那你想如何?等到北洋舰队走了后我们再行动?”总督仿佛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其实我们可以依靠英国人。”驻军司令说道。

    “英国人?这群没有利益绝对参与的家伙们,他们是不会帮助一支注定战败的军队的,而且现在不知是谁在运作,把我们的扫街计划和同情南洋华人的文章发到了泰晤士报上,即使英国zhèng fu有心去做,也不得不顾及国内的舆论。”一个荷兰人摇摇头说道。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督有气无力的问道。

    “其实,清国只是想要一个保证,一个不伤害华人的保证,我可以可以试图和华人和平相处,即使不能,这次扫街行动也不能继续下去,否则不管如何,一旦北洋舰队真为此开过来的话,荷兰本土始终无法帮助我们阻挡,即使给我们再充足的时间,荷兰zhèng fu也无法使我们在殖民地的海军可以与清国舰队一战。这是国力限制。没有别的办法的。”一个智囊颇为沮丧的说道。

    “绝不,那些华人怎么可以享有和荷兰人一样的权利?这块土地是荷兰的,那些黄种人不配拥有这片土地!!”总督有些歇斯底里的吼道。

    “您有权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您无权擅自决定。这个要请示zhèng fu的。”驻军司令强调道,可不愿意为一个分不清形势的人卖命。

    “好吧,那就先暂停一切针对华人的措施,等待zhèng fu指令。你们出去吧。”总督说完最后一句话,痛苦的逼上了眼睛。

    而与此同时,远在广州的彭海丰,则满脸得意的把一封信递给了一旁的陈明。

    “荷兰人怂了。”彭海丰笑着说道。

    “没想到,荷兰人就这样认输了?布置在各个华人社区的jing察和宪兵都撤走了?土著们也回到了自己的地盘?”陈明吃惊问道。

    “有什么好惊讶的?荷兰人打不过,那就只能认了,这个和做生意不一样。势力就是一切,打赢才是硬道理。”彭海丰说道。

    “那以后荷兰人会不会报复我们?”陈明皱了皱眉头不安的说道。

    “只要北洋舰队继续保持远东第一的地位,只要帮我们说话的人还在,只要我们能把北洋与南洋商团的合作关系保持下去,我们永远不用怕荷兰人。”彭海丰长叹一声说道,他实在没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结识的一个人会给自己和南洋华人的命运带来如此大的变化。“这就是命运。一个很小的变化就可以影响到未来。”多少年后彭海丰在自己的ri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

    “彭老大果然眼光长远啊。陈某人自愧不如。”陈明佩服的说道。

    “对了,回去跟陈先生说一句,就说,那位北洋的徐先生想与陈先生见上一面,他是由薛福成大人推荐到北洋的。现在已经是李大人的门生了。对我南洋华人很有好感。”彭海丰最后交代道。

    “陈明一定把话带到。”陈明行礼道。

    封面推荐器,大家多来点推荐和收藏吧~~

第一百零三章 大清“联合”舰队() 
虽说老李决定组织此次巡航,但是决定了不代表就一定好做到,考虑到此次航程过远,而且要带近千名的陆军以备不测,而且为了尽量少生事端,老李决定在在广州离开后,直接到达荷属殖民地,这上前海里的航程无论是对于战舰还是人员来说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毕竟这次是要做动手准备的。至于陆军吗?更是让老李头疼,你让一票从没坐过船的淮军坐上半个多月的船,到了巴达维亚到地能发挥几成战力?老李没有把握。更别说运载这些淮军人员和装备的运输船了。老李和一票北洋军官算来算去,总感觉光靠2艘训练舰,康济和威远再着500号淮军和装备确实困难点,(300北洋陆战队平时是分散在各舰上的)

    这时候,刘步蟾的专业素质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他看来,陆军的武器无非就是枪和炮,这枪不怎么占地方,真正伤脑筋的是炮和弹药,所以,在解决了炮的问题后,剩下的就没啥难的了,至于陆军用的火炮吗,用的最多的自然是7舢板炮(每艘战舰4门)是一样的,只要换换炮架就是陆炮,这样一来,干脆陆军就不用带炮了。进港的时候,安排一些陆军炮手到定镇上,一旦真动起手来,这舢板炮在舰上用完了直接换个炮架就当陆炮用的了,而除了这些舢板炮外,同理还有致远舰上的10管格林炮,这东西炮管重371kg,炮架重181kg。而且北洋在订购致远的时候还专门订购了炮架,这样一来更方便了,一旦海战结束后,直接换上炮架就可以登陆了,有这些舢板炮和格林炮在,淮军根本就不需要另带火炮和炮弹。而且考虑到定镇的空间,完全可以多带一些火炮部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装后使用,同时各运输船也可以在船上安装一些格林炮好舢板炮,一旦海战结束后,直接安装陆军炮架使用。

    虽然北洋军官们为如何支持这支部队远距离航行做了各种筹划和安排,但是如果一旦动起手来,后勤补给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毕竟巡航和战斗是两个概念。例如说炮弹,致远号的210主炮每门仅仅备弹50发,按每2。5分钟一发的shè速计算,连2场战斗都支持不下来,总不能打完一仗后跑回上前公里外的广州补给弹药吧,前提还是北洋先把炮弹运到广州再说!即使把致远炮架下的放置炮弹的隔层也算上,每门炮也只有额外的21个隔层,而且为了安全,这些隔层只能放炮弹不能放发shè药,丁汝昌,琅威理,刘步蟾等人绞尽脑汁也没办法让北洋这些战舰能装载打够2场的炮弹!!

    “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委托两广的李翰章大人调集一些民船为北洋运输后续的弹药和燃料以及其它物资。北洋舰队下属的运输力量太过薄弱了,根本无法支持如此远距离的征战。”琅威理在仔细对照了所需要的补给和可以调派的运力后不由的摇了摇头。

    “这怕是不好吧?”丁汝昌皱了皱眉头说道。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