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战役层面来看,对于防御坚固的永久性要塞并不适合用装甲部队强攻。我们需要的是寻找对方的薄弱点。然后战术和速度来迅速突破这些脆弱点。然后装甲部队继续前进完成迂回和包抄,而后面的步兵则负责扩大突破口承担实际上的占领任务,至于那些要塞,我们完全可以围而不打。不做过多的纠缠。我们将力量集中在一处,以数倍的优势敲开对方一个点,然后在对方还没来得及调整部署和重整之前对敌发动连续不断的突击。装甲矛头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攻防上,在机动性方面也有无与伦比的优势。”马玉昆说道。

    “另外,我们需要强化机动炮兵的战斗力。炮兵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开战前实施压制那样简单的。随着堑壕体系的发展,能够在第一波炮击下生存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炮兵必须可以和进攻部队协调,在战斗中不断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因为车辆的限制,我们的机动榴弹炮最大不过10。12批15编入装甲部队,随时为前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能抗住15的问了问。

    “战斗室里可能装不下那么重的火炮,不过如果改成拖车的话应该可以,前面的车上装有弹药和装填设备,后面是炮车,打的时候虽然需要慢一些,但是勉强可以跟上部队行进。”蔡锷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一下将后装线膛迫击炮机械化的可能性。

    “那就这么定了,反正15不大。精度问题虽然无法和榴弹炮相比,但是总比迫击炮强多了,就这样定了,回头我们写个调令你就去准备一下吧。”聂士成也表示了赞同。

    “我们的攻击队形是不是也需要调整一下了?以坦克为首突击炮在后组成的楔型攻击阵型并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原本如果对方缺乏反装甲武器,主要以步兵为主的话,坦克上的37炮对付步兵比后面的7炮的话,坦克防御过低,在前面容易被毁,后面的突击炮因为视野问题,本身就小的火炮调整角度更加没法发挥作用。所以我认为将突击炮放在前面,后面安排坦克会不会更好?7毅边说边在纸上画着。

    “另外楔形阵型换成倒v型阵如何?两翼先接敌,这样的话,对方如果实中央而空两翼的话可以为我们提供包抄的机会。中间的车辆比较靠后,即使对方有预设的反坦克阵地,因为距离的原因,对中央主力的杀伤力也会下降。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通讯,部分指挥车宁可不要火炮,也需要弄一部电台。光靠信号旗实在是不怎么靠谱。”彭毅接着说道。

    “后勤也需要加强,我们的工兵部队和抢修部队恐怕也要扩大规模了,俄国人已经知道用雷场来阻碍我们的进攻,可能还会有壕沟或者其它什么玩意,坦克的损失率会比价高。当然这些损失可能是暂时的受损,如果能经过一番抢修就继续投入战斗的话我想我们的战力保持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蔡锷说道。

    “步兵,在装甲部队突破后,整个阵地还需要步兵来战略和扩大战果。这要求步兵的跟进速度必须跟上装甲部队,但是我们的车辆有限不可能携带足够数量的步兵,如果让骑兵跟随的话,先不说我们能否有足够的骑兵,单纯供给骑兵的粮草就是个大问题,一匹马吃的能顶10个人,我们不是游牧骑兵,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马玉昆提出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步兵数量多但是速度慢跟不上,骑兵能跟上但是数量不够,这个真是一个大问题啊。”聂士成说道。“对了,上一次有人建议搞一个自行车部队,各位感觉怎么样?那些人还捣鼓了一下,弄了一个重载的自行车,负重120公斤以上,采用了充气轮胎,在建议公路上也可以行进,带上自身的装备和补给后,每小时行进15公里左右,这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我想起来了,后来有些人还搞了一个三轮车专门拉货的,他们甚至把8门8短时间内,这支自行车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反正他们的任务也是占领和掩护装甲部队,缺乏重武器的话,有装甲部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持。问题也不大。至于车辆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在民间征集和拿工厂存货来解决你们看如何。”蔡锷眼睛一亮说道。

    自行车部队这个还真有,当年的瑞士就有一支靠自行车为主要机动手段的山地部队。而在2战时期,数千日本自行车骑兵更是成为了日军进攻东南亚的急先锋,因为不用选择道路,速度也挺快,更重要的是不依赖燃油,只要有饭团自行车部队就可以上路,所以这种机动性在特殊情况下那是相当强的。作为穿越者的徐杰没有理由不搞出这种科技含量极低但是效果奇好的东东。尤其是在机动性明显不足的20世纪初。而这支部队开始还没有能入各位将军的法眼,而现在这支奇特的“快速”部队终于引起了彭毅等人的关注。

    “最后一个问题,俄国人也有一些装甲车辆,为了对付这些装甲车,我们是不是把一部分3。37炮的威力略显不足,47炮或者德国的50炮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在开战前我们也已经预先制造了一些,将其混编一下的话任务弹性会更好。”彭毅说道。

    就这样,在充分研究了追猎者部队的经验和教训后,华夏陆军的高级将领重新制定了机械化作战的原则和战术。而经过充实和锤炼的机械化作战体系自然比原先的更要成熟和高效,现在剩下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做好攻击前的最后的准备,用俄国人的防线来检验华夏陆军的机械化兵锋是否真的锋利和致命!

    感谢书友共和国之泪的月票和推荐票~~。以及书友flay007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四十八章 盟友就是用来坑的() 
战争从来没有界限,当一个地方爆发战争的时候,他的影响会扩散的其它地方,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厮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回改变世界的格局!正当华夏共和国和俄国人在辽阔寒冷的西伯利亚原野上厮杀,在烈日炎炎的东南亚大海上玩命的时候,在遥远的欧洲,一股股暗流正在涌动。对于这场战场,本来欧洲各国都是喜闻乐见的,作为俄国的敌人,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巴不得俄国人败得惨点,法国人和英国人也希望俄国人能认清形势,不要以为自己挂了一个北极熊的名字就可以肆意妄为!没有英法提供的英镑和法郎,饿了肚子的北极熊和一只病猫没什么两样。当然如果还是一只打了败仗的病猫的话那就更容易摆布了。

    但是随着战幕的拉开,华夏共和国和俄国人在陆地上和大海上已经进行了第一回合的交手。在海上,埃森率领的集中了法国、美国和俄国最高工业成就的海军舰队在爪哇海海战中被击败,扔掉两艘装甲巡洋舰后退回了爪哇岛养伤。华夏海军强大的战斗力让欧洲的同行们不由的侧目。而在逆境中的战斗意志更是赢得了欧洲人的敬佩和畏惧。随后英法两国还专门推演了一遍,如果下一场战斗结果还和这次一样的话,马卡诺夫率领的俄荷联合舰队就没有什么可以跳腾的了,主力舰方面俄国人本身就不占优,如果装巡再死多了那这场战争就没啥悬念了!而这绝对不是英法想看到的。

    俄国人不能赢得远东的海权这是英法的共识。要是俄国人在远东站稳了脚跟,还会一心一意配合英法压制德国吗?肯定不会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国家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在尼古拉二世看来,巴尔干半岛绝对不如华夏的东北地区。有更好的目标为啥非要和奥匈帝国玩火中取栗呢?所以俄国人必须输!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所以英国人才支持华夏海军,而法国人对俄国人帮助也完全是建立在迷人的金卢布之上!

    但是俄国人输了难道就是英法的目的了吗?显然不是啊,英法人家想的可不仅仅是让俄国人输了,俄国人走了,华夏在东南亚站稳脚跟也是不行的啊!华夏距离东南亚更近。一抬脚就进来了,而英法注定在未来的十多年的时间里是要在欧洲人和德奥意三国死磕的,远东根本顾不上啊!如果华夏海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不大的话。万一在欧洲人死磕的时候,华夏在远东闹事怎么办?那时候不光是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亚沙捞越、法属印度支那甚至英属缅甸都保不住啊,所以俄国人输了。华夏海军也要元气大伤才符合英法的目的!

    而就在英法为这个问题纠结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凑了上来,并且表示愿意和英法一起来“维持远东的秩序与安宁!”而这个国家就是约翰牛的远房表亲美利坚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