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办法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呢?你们又有谁想过其中的困难?来吧。让我们看看华夏陆军的尼布楚前线到地是个什么样的吧。在我们大军的正面,是一个延绵上百公里的堑壕防御体系,有足够的纵身,而且各种要塞和支持点星罗棋布。从正面硬冲无异于送死。铁丝网、壕沟还有后面的机枪和速射炮足够撕碎任何活物。”彼尔德林格说道。

    “当然,我们可以试着绕过这片防线。一直往北然后转向西南,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将多走好几百公里!我想各位的庄园中都有大量的马匹。那么如此长距离,还要携带补给和装备的话,这些战马在行进了如此漫长的距离后,是否还有战斗力呢?”彼尔德林格反问道。

    “你们难道连抢都不会了吗?你们面前就是华夏陆军的补给线和沿途兵站,里面有大量的食品武器和弹药。在广袤的原野上,没有人可以追的上你们。”考尔巴斯反驳道。

    “华夏陆军装备了太多的自动火器,即使兵站守备部队和运输部队所拥有的火力也不是一支丢弃了重装备的轻骑兵可以对付的。我们没有办法携带诸如7附属弹药还有人员至少需要8匹马来运送。而且前进速度绝对不快。我们选择的道路更是崎岖不平,在上一场战争中,有不少火炮刚从一个泥坑中拉出。转眼间又陷入了另一个坑中,大量的马匹和人力就在做这样的无效率的工作。然后呢,我们再看看我们的敌人装备了什么。”考尔巴斯从提包中拿出数张图片。

    “就是这些东西让小伙子们吃紧了苦头,这些在汽车上加上了装甲和机枪火炮的玩意,绝对是没有重武器部队的杀手!在旷野上遭遇的情况下。十几辆这种战车就可以击溃一个营的骑兵。在草原上,没有吃不饱的战马可是跑不过只用汽油就可以不断战斗的汽车的。没有重武器,我们如何对付这些铁盒子?我们现在缺乏的是重火力的突击力量,缺乏的是伴随部队冲锋的支援火力。而不是人数或者马匹。”考尔巴斯说道。

    “其实我们现在不要光想着如何攻击对方,而是应该好好考虑如何抵御华夏陆军的进攻,海参崴是我们经营多年的要塞,在华夏陆军的攻击下也没有坚持几天就沦陷了,当然,我们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掩盖我们的失败,比如说海参崴的驻军被极大的削弱了,数量不足。比如说北洋舰队的火力过于强悍,对手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但是对方打掉了俄罗斯帝国经营几十年的要塞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未来的战斗中,我们的前沿不可能修的比海参崴要塞还要兼顾。”利涅维奇将军说道。

    “诸位应该都清楚,陆军缺乏攻坚利器,不要说专用的攻城重炮,即使6寸以上的火炮都优先供应海军,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帝国高层已经放弃了在陆军上突破华夏陆军的希望,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没有最终完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及脆弱的补给线都会让我军陷入困境,华夏前线离他们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实在太近了,而我们距离欧洲实在太远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陆军是分散。俄国主力不可能部署在远东。”利涅维奇将军颇为郁闷的说道。

    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在原来那个位面,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前,德国和俄国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在1905年英俄两国达成妥协后,德国和俄国才最终撕破脸皮,但是现在不一样,英法之间过早的接近,让英俄两国的接近成为必然,而德国此时已经对俄国散发出强烈的敌意!这个在埃森访问德国时遇到的各种冷遇就绝对可以说明问题。俄国人已经感受到了周围邻国所散发的敌意,奥匈帝国和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和俄国人是宿敌这个不用多说了,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德国,这个世纪第二大工业国和欧洲最强的国家也站在了俄国人的对立面!

    德国人很悲催,他需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局面,但是俄国人更悲催!因为他几乎被对手包围了,欧洲方向是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形成的密不透风的包围网。而在东方,则是与一个新崛起的大国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俄国人现在不是没有朋友,而是朋友想帮忙也过不去!相对于遥远的远东,俄国人最为重要的欧洲部分所面临的危机更大,远东没了,最多失去一块土地,而要是俄国人失去了乌克兰这些地方,俄国可就真的败落了!所以,现在的俄国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欧洲,远东只能量力而为!

    但是俄国不再远东和华夏进行战争行吗?绝对不行!首先俄国人还对战争抱有一丝侥幸,他们承认,在陆地上想要攻破重组后的华夏陆军防线十分困难,但是在海上,获得了荷兰殖民地作为前进基地后,双方的优劣势立即转换,现在轮到华夏海军长途跋涉了,在俄国人看来,自己在海上是有优势的。

    而海军和陆军不同,陆军打败了可以迅速重建,所以即使俄国陆军开外挂打败了对手,只要很短的时间,一批新的陆军就可以重新补充到位。但是海上不行,船沉了,想要造,那就是以年来计算的,而舰队指挥官的培养更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比如说现在的华夏海军,真正挑大梁的还是当年北洋的那些军官,外加一小批在历次战争中培养出来的人。如果海军败了,华夏没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是恢复不过来的。

    所以俄国人想的就是如果我不能在陆地上取得优势,那就依靠海军迫使华夏共和国做出让步,毕竟现在华夏共和国的工业产品和机械依赖进口,同时需要出口换取大量的外汇,切断海上运输线对华夏共和国无疑十分致命。相对于陆军必须应对不同的危机,海军方面的情况就好很多,德国海军现在还不如法国。奥匈帝国海军和俄国八竿子打不着。至于土耳其?俄国人表示黑海舰队就可以搞定!所以俄国人想要靠海军孤注一掷!而陆军则是一个辅助的地位。

    感谢书友两眼发呆的评价票~~~。(。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们需要一个结果() 
虽然已经决定了在远东的战争中,海军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俄国高层绝对不能把话说明!这话怎么说?难道告诉陆军的那些大佬们,你们看着打就行了,好好守住国土当缩头乌龟然后等着海军把华夏海军打败后,咱们就签约吧!这话能这么说嘛?先不说这样一来直接激化了俄国海陆军的矛盾,让一向自大的俄国陆军无地自容。更为重要的是你上面都这样说了,还期望陆军怎么努力去战斗?

    所以俄国高层想了一个并不怎么高明的办法,将消息实现透露给陆军的某一个将军,然后让他在陆军会议上说出来,一方面顾及了陆军的面子,另一方面告诉陆军适可而止吧,别再找海军和高层的麻烦了。知道就行了,别弄得大家面子上都挂不住!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俄国高层没有说明,这个原因比依靠海军还要让人忌讳。那就是,俄国需要一个结果,需要一个结果来了解东方的战局,无论是胜利亦或者失败,俄国此战之后都必须将全部精力放到欧洲,来迎接一场真正决定俄国命运的大战!在此之前,俄国人为了远东的出海口和领土,心有不甘的俄国人必须再拼一把,那怕输面比较大,依然要这样进行!

    这种理由看起来很牵强,但是实际上对于大国来说很常见,大国都是有自己的尊严的,有的时候在没有太大利益的情况下,或者即使败局已定,依然必须执行下去,比如说徐杰那个位面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东征,结局一定是悲剧性的。这个是个正常的人用膝盖都可以想明白的问题,但是俄国人必须坚持下去,就是为了一个结果!

    但是俄国高层这样想了,俄国陆军可不能这样做。如果陆军不把自己当回事的话,那远东的陆战格局就真的没法救了!不过在利涅维奇将军把话挑明后。陆军的各位将军们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任务,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指望他们收复多少领土,只要能抗住华夏陆军的进攻就可以了,从攻击转入防御,这就让不少问题得以简化。

    火力不足的问题可以用防御工事来弥补,机动不足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反正又不用绕道进攻对手,在内线作战的情况下,依靠骡马化机动还是够的。至于说消耗问题,看起来也没啥了,防守状态下,粮食等物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