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牙人命名为科隆号。当然,西班牙人最为强大的两艘但丁型战列舰依然在意大利人的船台上,预计在1897年年初完工。这两艘西班牙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战舰被命名为西班牙号和马德里号,由此可见,西班牙人对这两艘战舰上所寄托的希望!这是一个曾经的海上霸主对未来的憧憬和重建昨日辉煌的意志!

    除了这些战舰以外,在徐杰的运作下,德国为北洋建造的一艘德国版加里波第型战舰将在1897年年中完工,为了能让这艘战舰赶上这场改变历史的战争,在徐杰的关照下,德国人加班加点展开了工作,并保证,无论如何,也能在1897年10月前完成交工。

    “这样一来,西班牙远洋舰队就有2艘1。4万吨级战列舰,4艘万吨级装甲巡洋舰了,还有4艘二等巡洋舰担任前卫,我们的主力舰规模已经不弱于美国人了,而质量上更加占有优势。”赛维拉自信满满的说道。

    “但是美国人还有多大一打以上的防护巡洋舰,他们的整体实力还是强于我军的,而且我们的主力舰只能击败对手,但是击沉的话恐怕有困难,给美国舰队钉上最后一颗棺材钉的将士正在量产的鲟鱼级雷击舰。”杨用霖提醒道。

    今天双更~~。大家多支持一下吧~~~。(。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一十五章 热火朝天的北洋() 
徐杰在欧洲可真是做了一次散财童子,大把的花钱,大量的设备和工程建设让北洋从战争中获得的赔款一下少了一小半!几千万两银子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换回来的是一个个工程项目和成船的机械设备,大连造船厂终于破土动工了,在聘请来的德国设计师和詹天佑等人的策划下,这个被后人称为中国海军的舰艇的摇篮的超大型造船厂终于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一生。

    大型船台,与之配套的发电站、车间以及相应的生活设施几乎都是在一片荒野的情况下开始建设,大量的流民通过北洋体系内的运作被送到了辽东。“我们需要的是工人,一个有责任心,并且对生活有希望的工人,而不是单纯的苦力。”面对这些大量的劳动力,徐杰对负责相关工作的人这样说道。

    为工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就成了工程服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了尽可能的让整个工程和所有建设更加透明高效,徐杰专门成立了两套监管制度,一套是常驻施工现场的监督局,而另一套则是随时抽查的流动督察组。而对于其中一些有些专长或者年纪还小有极强可塑性的人员,徐杰还专门设立了夜校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加以培养,对于其中拔尖者,甚至会送到专门的新式学堂进行培养。

    大连造船厂只是徐杰治下的一个工程项目而已,在徐杰控制的4个区域中。除了官方新建的各种工厂外,民间大量资本和金融机构的涌入也为徐杰治下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助力。一座座建议住房如雨后春笋般的被建设起来,随后其中一些房子很快被拆掉然后建成永久性住宅。

    在这里,没有清国政府和腐朽社会舆论对经济发展的压制,没有各种苛捐杂税,并且有北洋体系内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大量的劳动力可以雇佣,而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北洋建设项目的全面展开,一个庞大的市场正在形成之中。绝大部分产品可以直接就近消化,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清国最适合商业发展的地方。无数渴望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并在这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是北洋最终强盛的支柱。但是农业和马政则是徐杰的基础,大量的商人农民和军队的涌入对粮食的需求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徐杰不能指望着一直靠北洋体系内其它人的帮助,这样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同时为了今后的备战,大量囤积粮食等战略物资也是必须的,所以徐杰着重加强了粮食生产。

    在徐杰辖区内,农业生产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以军队屯垦为主的军队农场,这些数量虽少。但是占地广阔的农场负责军队日常消耗和战备粮的生产。其劳动力来源一部分是军人。另一部分则是军队家属以承包的方式获得部分耕地的使用权。生产出的农产品由军方统一采购。另外一部分则是拨给以赊账的方式为从关内来的移民提供土地,军方提供农资和农用器械以及土地,劳动者在土地开垦出来后用产品抵偿欠款。在欠款还清后,土地归劳动者所有。

    而马政方面,徐杰一方面从欧洲引进英国重挽马作为运输工具。一方面用从战场上缴获的高加索马和从西班牙引进的安卡卢西亚战马与蒙古马配种,作为将来骑兵用战马。并且在草原上扩大苜蓿的种植面积。同时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徐杰还通过关系和内蒙古的蒙古贵族达成一项协议,即用种马和资金换取对方的草场使用权和人手。毕竟,对于马上民族来说,好的种马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存在。

    除了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外。最重要的还是战备工程。东北武卫军急需要扩编。毕竟这支力量不仅仅是徐杰在国内立足的根本,更是将来抵抗俄国入侵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量出售了旧式火炮后,徐杰就开始准备为陆军炮兵的全速射化做准备。并且为了保证后勤的通畅,徐杰成立了专门的总后勤部,统一负责全军的补给调度,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保证运力。徐杰还将铁路纳入到了战时军管体系中。以便一旦有事,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军事需要。

    而除了正规军以外,大力建设类似于民团的准军事组织也是十分重要的,套用后世的说法就是武警加预备役,随时准备弥补前线兵员的不足。对于类似于警察性质的这种全脱产的部队,徐杰的要求很简单,除了不在军队序列中意外,其它要求和军人完全一致。只不过他们还肩负着当地治安和维稳。而一旦开战,他们将作为陆军的辅助力量参与到战争中去。

    而预备役的要求则比较低。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不脱产的情况尽可能的提高作战素质。而一旦开战后,在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和必要时用于筑垒区的防守任务。他们不是职业军人,但是徐杰要求是至少在筑垒区在防护工事的帮助下可以抵挡一定规模的俄国进攻。而除此之外,在强力机关用于野战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后方的稳定,防止敌对分子的破坏,保证通讯和运输的畅通。为了能让这支部队堪用。徐杰还准备从参加过甲午战争的老兵中选取经验丰富的中低级军官用于军队的训练和组织机构建设。并从青壮年中挑选出来各方面素质一流的人员来充实这支部队。当然了,为了保证这支部队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必要的政治教育等手段还是需要的。

    而海军方面,徐杰的步伐卖的更大。两艘新式的但丁级战列舰的和一艘比萨级(pisa)装甲巡洋舰和一艘归远级的采购计划仅仅是北洋海军体系的一部分。另外的重头戏则是外洋舰队的建设工作。徐杰已经为外洋舰队采购了2艘德国版加里波第改进型战舰。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大连造船厂完工后,徐杰还希望能将第三艘德版加里波第的建造工作交到大连造船厂,至少是部分火炮的舾装工作交给大连造船厂,这样一来,外洋舰队就有3艘万吨级装巡和一艘吉野了。这支力量将是北洋舰队的强大助力。从南北两方面对俄国占领的室兰港形成钳状攻势。

    而在第一期海军战备计划完成后,徐杰将准备开始第二期战备计划和北洋体系内海军力量的整合与合练。在这一计划中,除了北洋可能再采购一艘但丁级战列舰外,北洋和外洋海军将采购大量的2000到3000吨级反雷击/侦查两用巡洋舰。和大量的雷击战舰。并在幕后建立统一的舰队指挥体系和情报分享机制。只有到了这时,两支舰队才能最终形成合力。而形成合力后的北洋大舰队将不惧俄国远东舰队,即使俄国人在海军整备完成前从欧洲杀过来,徐杰也毫不担心。

    海军完成整合后,陆军的整合则显的任重道远。徐杰可以利用的力量有哪些呢?自己的东北武卫军是其中的一支,然后就是老北洋的马玉昆等与自己同属一脉的北洋军。这两支部队的合作将是比较紧密的,自己是李鸿章的衣钵传人,马玉昆等人又与自己关系不错。所以一旦开战双方合作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南洋华人组成的新军,则大多归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