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不错,这个理由倒是充分,但是这北洋新军旧军十万之众,太后还是不放心啊,到时候在别的地方上给我北洋找别扭这才是最麻烦的。”李鸿章对两人的回答十分满意。随即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北洋诸军是用来保卫国家的,绝对没有不臣之心。如果我北洋所作能让太后皇上安心,那自然中枢就不会去裁撤我北洋军了。说不定还会大力支持。”徐杰笑着说道。

    “此话怎讲?”李鸿章和张佩纶同时问道。

    “很简单,天下最重之地是直隶。而恩师又是直隶总督,北洋大军驻扎直隶对于中书来说,自己的脖子上架着一把刀自然不放心。”徐杰分析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北洋部分军力撤出直隶向别处转移?”李鸿章眉毛一挑看不出态度。

    “回中堂大人,此战过后,东北元气大伤,而且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东北想要恢复都需要很长时间。而俄国人在收拾完日本后,其军力肯定会向东北方向集结,我北洋作为朝廷的精兵,自然要负担起守土之责。所以如果朝廷能够给我北洋一些好处的话,我北洋完全可以把主力驻扎东北,效仿唐朝之都护府制度,指掌东北全局。”徐杰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想要不付出、不让步就获得经营东北的权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唯有借势。清日战争后,不仅仅全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中枢也产生了巨变。慈禧所依仗的西北练军让日本人打的满地找牙。再加上前不久光绪和北洋距离的拉近。这朝廷上的风向已经有所改变。如何稳定中枢再图其它,成为了慈禧和光绪同时要考虑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压力减小,恐怕中枢自己就忙着争权夺利了,也就不顾北洋什么事情了。

    而将北洋驻军大批调往东北,第一要素就是防俄,而第二点就是给中枢一个错觉,北洋无心插手中央权力。你们自己慢慢斗。我们看着就行了,只有到了必要的时候,北洋才会采取雷霆之势一锤定音!

    “要是如此。这不是让中堂大人放弃了直隶总督的兵权吗?”张佩纶不满的说道。

    “直隶总督可不仅仅管一个直隶啊。我们只是将京城周边地区空出来,让帝党和后党的军队进去。让他们有一些安全感。减少对我北洋的顾及和敌视。但是天津、唐山等要地。我北洋还是驻军的。更何况,相对于直隶,东北的前景更为广阔,更适合我北洋发展。”徐杰仔细解释了他的观点。

    “这直隶为天下之首,如果其它军队进来,我北洋的地位恐怕就会下降吧?”张佩纶还是不放心的说道。

    “好个以退为进。”就在徐杰和张佩纶争执的时候,李鸿章却两眼放光的说道:“这大事上还是济世有眼光啊。张幼樵啊,以后你可是要好好向济世学习一下。”

    “还请中堂大人明鉴。”张佩纶拱拱手说道。

    “直隶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治,但是我北洋无心与此,那么这直隶的政治地位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北洋需要的是什么?”李鸿章问道。

    “需要的是天下对我北洋的认同,以及更快的发展。”经过这么多风风雨雨,张佩纶也早就不是哪个初出茅庐的清流了,对实力和舆论的重要性,他是深有体会的。

    “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北洋要以守边拒俄为大旗,在东北谋取更好的发展。而东北更适合我北洋的进一步发展,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丰富的资源都是我北洋急需的。所以这步看似退让,实则有利的棋我们必须要走。”李鸿章得意的说道。

    “那一旦中枢有变?”张佩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帝党和后党之间的争斗有扩大的趋势。

    “直隶的天津,还有辽东、山东半岛不还是在中堂大人手中吗?手握北洋舰队,我们随时可以把手中的精兵送到北京城下。这不是问题。”徐杰笑着说道。

    “以海制陆,济世果然不愧为是海军出身啊。”李鸿章夸奖道。“不过这点让步,恐怕还不足以让朝廷放心啊。”李鸿章话锋一转说道。

    “那就将部分部队换成农垦部队吧。”徐杰想起来后世的新疆建设兵团。“这个名词说起来很新颖,但是实际上就是唐朝时的军屯,军队一方面打仗。一方面抓生产。战斗力弱一些,但是却能解决给养问题,而且东北地广人稀,建立大规模的军屯制度还是可以的。”

    “这倒是个办法,至少在纸面上能让中枢那些人安心。”张佩纶点点头道。

    “另外,袁世凯打算离开北洋另寻高就,不知道济世怎么看?”大事都说完了。李鸿章想起了前几天袁世凯的信。

    “好聚好散,他要走就让他走吧。”徐杰满不在乎的说道。对于袁世凯这种为了政治权利而敢出卖一切的的人。徐杰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现在他要走,就让他走好了。

    “袁世凯还是有些才能的,当年在朝鲜也是立过功的。此等人才要是走了,未免有些可惜啊。”张佩纶不满的说道。

    “袁世凯比方伯谦人品上更加不济!此人有才,但是才用在歪门邪道上对我北洋来说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啊。”徐杰对袁世凯的恶感可是相当大的。

    “袁世凯在军中还是有些声望的,如果他一走。恐怕有不少人会离开北洋啊。”张佩纶和徐杰关系一直不错,像徐杰这种直接断然否决他意见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做大事,人才是一个方面,制度和体制是另一个方面。同样的装备用在北洋新军身上就比用在荣禄的西北练军身上要强。有些人不适合新的制度,那就只能被淘汰。北洋陆师虽然也算大胜。但是其内部还是有很多问题的,需要继续整改。”徐杰一点也不退缩。

    “济世,要是这样做的话,这北洋旧军恐怕都要被裁撤的一干二净了!你让老夫如何面对那些和老夫一起拼死拼活的淮系子弟们?”此刻,就连李鸿章都有些不满意了。

    “聂大人和马大人的军队还是堪用的,不少旧军参军就是为了生计。如果能够给他们更好的营生渠道。我想他们不介意脱去军装。此次大战过后,赏赐是肯定有的,而东北有的是资源和土地,有本钱的他们不会过不好的。”安置退伍军人对于任何国家或者势力来说都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不过好在,东北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些退伍兵如果能拖家带口的来到东北,对国家对他们自己都有好处。

    “济世,这俄国人估计很快就会答应我们的条件了。这突然有了钱了,还真有点不知道怎么花,你有何打算?”李鸿章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换了个话题。

    “工业建设,军队建设。新式学堂和交通建设缺一不可!”徐杰回答道。

    “依济世来看,我北洋舰队现有规模够用吗?”李鸿章问道,此刻的李鸿章对海军的重要性可是相当看重。如果没有海军,恐怕俄国人也不会转而打日本的主意,可能现在战争的结束还遥遥无期啊。

    “最多2年。”徐杰有些无奈的说道。

    “2年?我北洋花了几百万英镑才积累下来的海军才能保2年平安?”北洋快速舰队的强大,李鸿章可是通过战报了解的一清二楚,而现在说道只能保2年平安,你让他如何肯相信??

    “中堂大人可知,就去年和今年这不到两年的时间,俄国人开工了6条万吨级战舰,其余小船更是不胜枚举。”徐杰用手比划了一下。而这句话直接惊呆了在座的两个人。

    各位书友帮个忙,给点推荐,收藏和订阅吧~~~

第二百八十一章 舰队整编() 
什么叫人外有人,什么叫天外有天。当北洋上下节衣缩食攒出6条巡洋舰时,人家俄国人已经成批下水战列舰了,虽说还没有完工,虽说还没有服役,但是面对这种气势,可是亚历山大啊!历史上在1905年前在役的俄国战列舰就不下20艘。要不是开始的分兵,万里远征和俄国人实在是悲剧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日本的在对马海战中那点家底是根本就不够看的!

    老实说,如果俄国人真获得了北海道的话,北洋水师面对的俄国舰队将比历史上日本舰队面对的情况更加严峻。首先从北海道的位置上来看,此处远离北洋舰队基地,一旦开战,想要用当年日本舰队对付俄国舰队的方式,走近岸封锁和阻塞作战是明显不行的,因为北洋舰队不可能在远离基地的地方和俄国舰队硬耗,而室兰港的条件可比旅顺要好,要想堵住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