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说,这无疑争取了时间。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算十分困难,俄国人虽然武器少了一些,但是好在钢筋混凝土管够,时间管够。把工事正面弄到1米多厚那可是除了大口径加农炮抵近射击和航空兵的重磅炸弹之外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了。你说75mm坦克炮如何?还是洗洗睡吧。对于这种工事,德国人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展开部队,动用重火力一点点敲掉。(这可不是作者杜撰的,历史上2战期间俄国人为122mm榴弹炮和76mm炮构筑的m2型火炮工事的正面混凝土厚度就有1。3米左右,顶部厚度也有0。9米,甚至就连后面都有0。6米!)

    当然,这种强化的防御壁垒数量不会很多,只能用于关键点防御,那么剩余地带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利用地雷真、反坦克障碍区、堑壕、铁丝网等防御工事将这些区域封锁起来,这些区域没有多少兵力,完全是靠各种防御工事来延缓对方的推进。这样的话,就可以用较少的兵力来迫使对方尽早的展开兵力,进而使对方的远程火炮处于一个相对靠后的位置上。

    不过光这样显然还不够。为了尽可能的将对方远程支援火力排除在主战场之外,俄国人又相出了一个办法,即在筑垒区和主防线之间空出大概4到6千米的距离,这片区域没有任何兵力就是一片空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对方在粉碎筑垒区后必须重新整合部队。原本用于支援的榴弹炮必须通过筑垒区才能重新将俄方阵地纳入到有效打击范围内。而迫击炮和臼炮更是这样。在这片空地中,俄国防御部队会事先扫除射界并且标定射击诸元,以便在对方重新集结的过程中予以杀伤。即使因为各种原因俄国陆军错过了这个杀伤机会,这片空地依然会拖延对方的进攻步伐,为防御方争取到时间。(两道防线之间的大宽度空地的设置在历史上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出现过。而且也是师级规模的防御阵地。苏联的防御体系纵深简直厚的要命啊!)

    当对方冲过了前沿筑垒区和空地区域之后,就该面对依托城市建立的主防线了。而俄国人则通过堑壕体系与城市堡垒化来抵御德军的进攻。最后一道防御体系的火力支柱将是各种反坦克炮和迫击炮。榴弹炮部队将机动部署。避免对方的火力压制。至于配属给俄国人的装甲部队,他们并不想把这些高机动性部队投入到消耗战和城市巷战中。

    “从目前的分析上来看,德国投入的部队也不会特别多,相对于伊朗广袤的土地,不到10个师的德军根本无法形成一道连贯的战线,在师与师之间肯定存在大量的空隙。如果我们可以避开对方的攻击锋线,然后绕到他们的身后攻击后面的重炮阵地以及补给中枢的话,那么肯定会从根本上动摇对方的阵线。德国人是进攻一方,而且因为时间的问题,他们不可能成体系挖掘堑壕体系。”瓦图京建议道。

    “坦克部队的行程可能是个问题,我们的后勤也很难支持坦克远距离作战。在相同的油耗情况下,轮式战车和半履带车的行程要长于履带式战车。但是前者的防御要弱于坦克,而且孤军深入的结果就是一旦受损就没法回收,技术装备的彻底损失一半都是因为被无法回收造成的。这对于本钱不是很多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科涅夫对这个建议不怎么热心。

    不管如何,俄国人最终决定站在华夏一边,而随着华夏和大部分盟国开始准备伊朗战争了。那么一直表现比较消极的法国人在忙什么呢?

    订阅持续下降……!作者泪奔中……!(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戴高乐的担忧() 
“我们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两国边境的防线上真的正确吗?我不这样认为。”在看到了法国国防部新一年的陆军发展规划后,戴高乐不由的摇了摇头。不过此时,他在法国陆军高层会议中根本说不上话,原因很简单,在经历了意大利战役的失败后,戴高乐已经被法国国防部所排斥。在不久之后他将去法属阿尔及利亚担任殖民地驻军司令。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军事上的失误,不管如何,这些修建在边境上的掩体和工事总能在抵御德国陆军攻击的时候发挥作用。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资本家和他们支持的右翼政党。他们的妥协和退让才是最致命的。这些人妄图像乌龟一样摆出一种不主动出击的姿态来阻止德国人的入侵,这是不现实的。”

    “他们的往往会这样说,既然德国的舰队已经进入地中海和印度洋,既然德国人开始在两河流域囤积物资和部署军队,那么他们的攻击方向将是伊朗和南亚。法国没有必要为了英国人的利益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置身战争之外。这是极其幼稚《 的想法。我总有一种预感,我认为德国在下一场战争中不会放过我们。按照一句华夏俗语来解释的话,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西欧太小了,容不下两个陆地强国。英国人还有试探的资本,而我们没有。”法国殖民地部长保罗雷诺的话语中充满了不满和担忧。

    从广义上来说。无论是戴高乐、巴顿还是蒙哥马利亦或者周宣他们都是失败者。但是蒙哥马利和周宣好歹在意大利北部打出了不错的战绩,前者把数万奥匈帝国官兵送到了战俘营。而后者则是击败了德国陆军中最为精良的部队。他们对他们的评价是很高的,他们的战败不是无能而是双方过大的实力差距。但是巴顿和蒙哥马利就不一样。虽然他们面对的压力更大,但是一直趋于保守的战术给人们一种平庸的表现。当然实际上在对方几乎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能拖延到5国海军支援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这些解释在众口铄金之下没有一点意义。

    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平庸,保罗雷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曾经当过律师,随后步入政界。当戴高乐回来的时候他正好是法国殖民部部长。(以上为事实,并非作者杜撰。)而此时处于人生低谷中的戴高乐正面临着脱下军装的威胁。在这一刻,保罗成为了戴高乐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之一。他以殖民地需要职业军官为由保住了戴高乐的军装。虽然他被排到了鸟不拉屎的非洲。但是至少给了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而就在戴高乐要上任之前,雷诺保罗再一次来到了戴高乐的住宅,除了送一下这位朋友之外,保罗雷诺还有一些其它事情要吩咐。

    “据说您要当财政部长了?那么好,我恭喜您。祝愿您一切顺利。”戴高乐亲自站起来为后者倒了一杯波尔多红葡萄酒,由衷的恭喜道,此刻的他看看春风得意的保罗雷诺再联想一下自己,不由的感慨万千。(历史上保罗雷诺确实当过法国财政部长,不过时间要靠后一些。)

    “我不过是把办公室从一间屋子换到了另外一间屋子而已。而你却有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如果我有阁下的能力和经验的话,我倒是想和您换个位置。”看着戴高乐古怪的脸色,保罗雷诺一脸真诚的说道。

    “您和我都预感到了法国即将面临一场灾难,我们的敌人正在打磨着战刀。而法国的政坛却有一群懦夫和幸存侥幸的家伙主宰。我们需要应对下一场战争,而法国本土显然不是一个能够认真准备战争的地方。”雷诺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懑。

    “您的想法实在是。”听到雷诺的话后,戴高乐有些哭笑不得。不过面对自己的恩主。戴高乐还是以十二万分的耐心解释着:“现在战争拼的是国力。如果我们失去了本土,那么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像失去了养分的树木一样迅速枯萎。而且即使我们的军队可以存在。但是有国家工业体系支持的情况下我们都无法保卫法国,那么当这个体系消失后。我们又能如何呢?到那时,我们在协约国中的地位会更低。所以您的想法很不现实。”

    “但是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是吗?”保罗雷诺自嘲的说道:“不管如何,法国也是一个殖民地大国,即使失去了本土,法国依然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和海军,当然海军的事情还要看达尔朗的态度,我们木器无法干涉,只要这支力量不溃散,那么这就是我们和华夏美英三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想一想吧,如果现在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要是倒下去的话,我们可以从同盟国的残骸上分的多少好处。而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