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b17使用的r1820…g205a型发动机则要逊‘色’很多,本身就是气冷发动机,正面迎风面积巨大,而且功率还低的可怜,起飞动力才1200马力。2900米高度才950马力输出。重量倒是比莫林24轻了不少,595千克。但是功重比差远了!后者的功率比r1820高出了30%多,再加上液冷发动机阻力小的优势,所以在飞行‘性’能上要比b17强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至于机身方面的空气阻力问题,徐杰搞不明白,但是兰开斯特在发动机方面无疑比b17强很多。

    所以,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徐杰的想法就是在保持b17的装甲防护水平和自卫火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优化b17的气动外形,同时给他换装更大马力的发动机,英国人莫林发动机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考虑到液冷发动机的易损‘性’,徐杰认为能够给b17换装r2600级别的发动机就可以了。当然,要是换了r2800肯定会更好,但是这发动机贵啊!要先供着战斗机使用!

    这款综合了双方优点的轰炸机被命名为公牛,(好吧,直接把历史上‘毛’子版的b29的代号拿过来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款轰炸机将成为华夏战争初期的主力轰炸机,随着战争的继续,b29这样的轰炸机一定会出现,美国的b26说不定也会上战场,而随着b26的出现,b29这款最大起飞重量60吨的重型轰炸机立即变成了中型轰炸机。不过徐杰倒是没打算现在就搞b36这种6发怪物,轰炸机的大小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也和战斗需要相关,本着够用的原则合理安排研发‘精’度。不过如果这个位面的科技树能让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提前出线的话,那么徐杰倒是考虑‘弄’一个缩小版的熊式轰炸机。

    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有了,剩下的就是运输机和水上飞机这一类辅助飞机了。对于这些机种,徐杰是真的没什么研究。所以也没有提出太多的建议。就在他处理完了各类“电风扇”的发展计划后,总装备部又拿着“电吹风”的发展计划找上‘门’来。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20344+dsuaahhh+26777862……》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华夏鹰群3()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华夏海权》更多支持!

    “希望这个位面德国人能继续出颇有恶趣味的诅咒着德国空军!根据徐杰的估计,这个位面的科技比历史上提前了6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这个估计没错的话,那么在1938年左右的时候,德国应该具备研发喷气式飞机的能力。而要说到历史上的喷气式战斗机的话,恐怕最为大众所熟知的2战喷气式飞机恐怕就的网络上被某些人鼓吹为德国2战航空技术的巅峰,并作为超越英美的例子。但是在徐杰看来战航空技术的巅峰也算正确。但是说超越英国吗?那还是洗洗睡吧。

    说道喷气式飞机,那么就必须谈谈发动机,在螺旋桨飞机发动机方面,德国最后被英国甩出一条街。万年不变的国人引以为豪的液冷发动机db605和j要说暴风使用的h型24缸液冷发动机了。而在喷气式发动机方面,德国人大量使用的j而英国人的尼恩发动机在战争结束前的地面测试中已经达到了2270kg的推力。尼恩发动机几乎是同时代所有发动机中性能最好可靠性也最好的发动机,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当时几乎所有的航空工业强国。英美苏法(德国已经挂了,就不算了)四国都用过尼恩发动机或以其为蓝本设计过新的发动机。由此可见尼恩发动机的强大。

    撇开纸面上的数据不谈。j这款发动机的时候就没有对其使用时间做太高的要求。按照德国空军的标准,这种发动机能达到50个小时的使用寿命就不错了,但是实际结果是j都很难达到,至于具体什么原因,是因为德国工业加工质量不过关,还是缺乏资源,徐杰不太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j绝大多数的机械事故负责!

    虽然不知道德国人这个位面会搞出什么样的喷气式飞机,但是最终能出现一款能飞的喷气式飞机。而华夏和协约国也必须搞出自己的喷气式飞机来对付这个位面中的风暴鸟。在发动机方面,有英国这个堪称bt级别的存在。那么即使按照历史上搞出2270kg的尼恩发动机也足够给第一代喷气式飞机提供动力了。虽然离心式发动机的潜力不如轴流发动机大,但是本着够用、稳定、简单和方便大规模生产的原则,华夏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依然会采用离心式发动机。

    和选择螺旋桨飞机一样,徐杰也喜欢参考历史上的名机。虽然不懂航空设计,更不要说面积率什么的了。不过徐杰也知道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中最经典的就是米格15和f86这对冤家了。性能不错,而且对发动机要求也不高,拿尼恩改改基本就够用了。但是有一点让徐杰不满意的是,那个机头进气口直接影响了雷达的安装啊。虽然历史上米格和f86都有装备雷达的全天候战斗机。但是考虑到历史上50时代的电子水平,徐杰还真不知道1940年左右服役的战斗机在使用机头进气口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装下一个性能较好的对空雷达。

    初期的喷气式飞机也不是没有两侧进气的,比如说f2h海妖就是两侧进气的。但是论飞行性能还真不如f86之流。于是乎徐杰掉进了一个是要飞行性能还是要全天候作战的两难选择中。同时,徐杰还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喷气式飞机是否有必要上舰。从历史上看是没必要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就没准了,这个位面的德国可比历史上的德国和日本加一起都强!而且科技进度也快。

    于是乎踌躇再三后。徐杰对下面的指示是,同时研究两种喷气式战斗机。一种是仿制米格15的机头进气,装备单台大推力发动机。采用后掠翼的华夏版米格15。而另外一种则是模仿f2h的进气方式,采用后掠翼,和两台小推力发动机的改良版女妖战斗机。前者是确定有一款性能足够先进的战斗机,而后者则是看能否实现性能的突破。同时,改良版女妖战斗机还将生产一种双座型飞机,这种飞机装备了机载雷达,专门用于夜战。喷气式飞机速度比较快,在只能用机炮和火箭弹对空的时代,在夜战中很容易错过目标,所以再采用双人驾驶的模式效果会更好一些,反正是夜战,出现空中格斗的几率很小,飞行性能差一点就差一点吧,关系不大。

    至于机载武器吗?虽然徐杰不至于像毛子那样给米格15按上一门3能完全满足需要。徐杰的意思是一门类炮,后者可能使用历史上2战后才出现的转镗火炮。想想德国,徐杰就激动啊。这火力密度加上3br /》

    除了战斗机之外,喷气式轰炸机也被纳入了研发项目之中。从历史上看德国人也确实搞出来过ar234这样的喷气式轰炸机设计。但是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还要从tu16开始。从轰炸效果来看,使用普通炸弹攻击的话,高速喷气式轰炸机的精度反而不如螺旋桨飞机。因为在几乎没有火控计算机的年代,使用光学原始瞄准设备进行瞄准的话。肯定是速度越低越好。喷气式飞机速度太快了,这要是为何美国的ad1天袭者可以一直用到越战的原因。喷气式轰炸机唯一的优势在于高空高速的突防性能。从近万米高空突破的喷气式轰炸机绝对是螺旋桨飞机的噩梦。

    除了轰炸机精度之外。徐杰对于这个时代的喷气式发动机依然不算新人,要知道,即使到了历史上的朝鲜战争事情,俄国人仿制尼恩式发动机弄出的vk1型发动机开始的寿命也不过是110个小时,而后来虽然有提高,但是超不过160个小时。轰炸机执行一次任务的时间可要远长于战斗机,如果是使用同样寿命的发动机的话,战斗机可能能执行60次任务,而轰炸机可能只够执行30次任务。而且战斗机用一台大推力发动机就可以,轰炸机至少要两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不是没有,直接采用螺旋桨和喷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就可以了。不过徐杰对历史上的混合动力飞机没啥研究,所以干脆将这个问题丢给研发部门自己解决。

    最终徐杰还是决定开展喷气式轰炸机的研究,即使战争中不大量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技术储备,或者说小批量生产,然后作为突防力量,加挂制导武器对关键目标实施打击。比如说主力舰、电厂、油田或者工厂等等。

    在总装备部提交的喷气式飞机发展规划的后面还有一个火箭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