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所,这两个组织在我大清běi jing,长沙,福州,天津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谍报网络。不光我北洋,连整个大清的根基都让ri本人摸得一清二楚。那些化装成我大清臣民的ri本间谍再由那些汉jiān配合,怕是早已经在我北洋各要点附近游走多ri了吧?”

    “我要的证据。”一直没说话的李鸿章脸sè苍白的说道。

    “南洋彭先生第一次来津门找徐某的时候提及了一件事情,他在来天津之前,曾经因为商务上的一些事情去了山东一趟,而在路过荣成湾的时候,发现一些人在那里用千斤砣侧水深等水文地理数据。彭先生感到奇怪,就走了过去。结果那些人二话不说扭头就走,还说了几句蹩脚的中国话,后来彭先生在荣成湾一带发现,该地区海面开阔而且水浅适宜泊锚而且此地偏僻,随离威海卫较远,但是正好处在威海卫的后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想这不是偶然吧?”这段话是徐杰临时想到的,荣成湾ri本肯定派过间谍,否则不会在甲午的时候选择在此地登陆,(网上资料显示是1888年去的)但是彭海丰是真的没去过,如果想要圆谎,怕是还要通知一下彭老大啊。

    “这荣成湾听说过,不过水师方面还真没有派人专门勘察过,如果有人勘察,怕是对我北洋不利啊。“张文宣急忙说道。

    “济世可曾去过哪荣成湾?”李鸿章问道。

    “没有。”徐杰回答的很干脆。

    “文宣啊,你派人去荣成湾走一趟,如果真如济世所言适合登陆,并曾有人在那里勘测水文。此事定要差个水落石出。”李鸿章气愤的说道。

    “属下遵命。”张文宣领命道。

    “济世,依你看如何对付ri本间谍呢?”李鸿章问道。这发现问题不容易,解决问题更不容易。

    “第一,对已经发现的ri本间谍机构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行动。第二,对北洋内部进行清理,那些与ri本人进行合作或者嘴巴不严的要从重点部门清除出去。第三,成立专门的组织进行反间谍工作。这个组织只向中堂大人负责。别人不允许过问。第四,向ri本派遣间谍。”要说反间谍工作,这绝对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徐杰只能挑重点说。

    “济世的第二点是不是要对北洋内部重新洗一次牌?”马玉昆皱着眉头道。说实话,扩军,购买军火这些马玉昆都会支持,但是这重新洗牌的话肯定要洗掉旧淮系的不少人,这些人什么水平马玉昆刘盛休他们自然知道,但是真要都弄走,怕是也很难。

    “那些吃里扒外的主必须严惩,至于其他人可以安排一个闲置给他们。如果某些人想继续留任,可以先办个培训班,如果学习后能胜任原有的工作,可以继续。”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徐杰心里也没底,毕竟,这是这个触动的范围太大了!!连李鸿章都不敢轻易去做。

    “济世这一步迈的可有点大啊。”刘盛休不满的说道。

    “一支部队人要是不行,再有好武器也没用。”徐杰寸步不让。

    “再不济,也是参加过剿灭长毛和捻军战斗的老兄弟们。我们不能卸磨杀驴啊!”刘盛休有些气愤的说道。

    “我看这样好了。新建部队用新人,旧式部队,除了那些当细作的,其它的能留就留吧,不过我丑话说到前头。如果战场上不行,别管我李鸿章心狠手辣!“看着双方有吵起来的苗头,李鸿章说道。这整编和改组问题,李鸿章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因为触及的面太大,牵扯到人太多而无法开展。不过后来他从徐杰的行动中无处个中三味。既然旧的不行,那就建新的。在同一个体系中,如果新的过于强势,那些旧的,为了生存也必须改变。

    “那济世所谓的反间谍组织该如何运作呢?”张佩纶问道。

    “这个组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效仿欧洲各国的jing察,有些类似于我大清的差役,但是更加专业,管的更多,可以直接负责一般的治安事件。介于我北洋兵力不足,这些人可以严加训练必要时投入战场。另一部分则是专业的反谍报人员。类似于英国的苏格兰场。以执行一些特殊任务为主。有很强的du lixing。”对反间谍,徐杰也不是很懂,只能说个大概。不过考虑到淮系有自己的情报系统,虽说不健全,但是先改改凑合着用吧。

    “这是不是也要我北洋自己干,不通报朝廷?”聂士成问道。

    “如果我北洋愿意自己找麻烦的话,可以通报朝廷。”徐杰没好气的说道。

    “如果让那些清流知道了的话?”张佩纶眉头一拧说道。

    “那就再打下去几个,志锐,文廷式他们的结局要是还镇不住的话,我北洋还需要在清理一下那些没事找事的清流!!”说到这,徐杰脸上泛起一丝狰狞。

    “这种事,是我北洋份内的事,为了大清安全,我北洋招一批人捉捉细作什么的,还轮不到翁同龢他们指手画脚。”李鸿章说道。

    “另外,如果汉纳根可以与我北洋一起上书的话,可能更容易说服中枢,一则汉纳根是洋人,对西洋这些玩意很了解,二则他是外人,如若我北洋单独上书,怕是会让朝廷中的某些人说我北洋拥兵自重。”马玉昆说道。

    “何止一个汉纳根?老夫将在折子中提出让有能力的各省督抚都兴办团练,把水彻底搅浑。这刘坤一怕是整天想着如何恢复湘军吧?这张之洞怕是也想掌握几支军队吧?”李鸿章冷哼道。

    “这无事扩军,朝廷怕是不会同意吧?”张佩纶愕然道。

    “无事扩军?那个东面的邻居在疯狂备战,我大清不能熟视无睹吧?要是再有人拿太平盛世来搪塞老夫。”说到这,李鸿章看了一眼徐杰继续说道:“济世,你就用对付文廷式的法子,再来个如法炮制!!”

    大家多多支持一下,这样作者才有动力啊~~点击和推荐又不用花钱,看着好收藏一下吧~~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枢的反应() 
“陛下,这李鸿章当真是得寸进尺啊。朝廷刚允许他北洋水师购买新舰,这陆师又要扩充了。户部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啊。”翁同龢指着两份奏折说道。

    “翁师傅,李中堂并没有说让朝廷出钱养这些民团和练军,只是说把北洋每年的700万两白银的粮饷给到位而已。莫非翁师傅还打算拖欠下去?”醇王不满的看了翁同龢一眼。

    “北洋陆师在直隶辽东已经有5万之众,如果再增加下去,怕是尾大不掉啊。”翁同龢换了一个方向说道。

    “当年湘淮二军纵横天下之时,也没见出什么乱子啊。朝廷后来让裁撤,无论是曾公还是李公不都裁撤了吗?何况现在大敌当前,北洋扩充武备也是正常的事情。”醇王这次干脆不和翁同龢废话,直接对光绪说道。

    “ri本一个小国,不及我大清一省之地。如何能成为我大清之劲敌?怕是某些人危言耸听吧?其中包藏的祸心皇上不可不防。”翁同龢转身对光绪说道。

    “当年朝中大臣还认为英吉利不足为惧呢,结果如何?第一次打到南京,第二次直接把圆明园给烧了。连一个闻所未闻的意大利国都有比定镇强大的战舰,我倒想知道翁师傅由是如何断定ri本就不会成为我心腹大患的?你对ri本水师陆师了解多少?就在这里指摘别人的不是?”醇王气愤的说道。

    说道火烧圆明园,光绪心中也不由的一紧,“奇耻大辱啊。”光绪心里说道,要说这ri本国对大清有没有威胁?光绪没有什么了解,仅仅是从徐杰哪里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但是对于火烧圆明园,怕是每个清国人都记忆深刻吧,虽说光迅没经历过,但是那所万园之园的残砖烂瓦还堆在那里,真是想一次伤心一次啊。

    “此时容朕好好想想。”被醇王和翁同龢的相互攻击搞的心烦意乱的光绪实在有些不耐烦了,说完这句话后,就离开了屋子。只剩下醇王和翁同龢两人怒目而视。

    就在光绪自己一个人在权衡利弊得失是否准了李鸿章和汉纳根的折子时,光绪的那个亲爸爸,大清国的实际掌权者又一次登场了。

    “皇上,这李鸿章和汉纳根的折子相比是你已经看过了吧。”慈禧风轻云淡的说道。

    “回亲爸爸,儿臣已经看过了。”光绪答道。

    “哪皇上有什么看法?”慈禧继续问道。

    “这醇王是同意的,而翁师傅则是怀疑李鸿章有二心,而且认为耗资巨大不宜奏准。”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