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秘书隐秘情事-第1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年年推陈出新当然好,只是我们这儿还有什么呢?朱大云似乎想不起来。

    他低下头,看了看脚下,自己脚上的这双皮鞋引起了他的注意和兴趣。

    这是杨桂龙送给他的一双鞋。杨桂龙的哥哥杨康龙在余河开了个康龙皮鞋店,从温州学了制鞋技术后,来到余河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这两年生意做得很好,鞋子质量很不错啊,穿了很舒服。

    他抬起头,看着杜秀青说:“要不,过年了,我们给这些领导每人送一双好鞋子,怎么样?”

    “送鞋?”这个杜秀青没有想过,“什么样的鞋?”

    “男式纯牛皮手工鞋,康龙鞋业的。”朱大云说。

    听到康龙鞋业,杜秀青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

    杨桂龙去过她家,给她的全家每人都送了一双鞋,她们家里每个人穿的码数杨桂龙都知道,杜秀青不知道杨桂龙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但是这个杨桂龙的送礼方式还真是高明。

    估计朱大云脚上穿的也是杨桂龙送的鞋。

    “好,把每个人要穿的码数弄清楚,每人定一双最好的,款式最新的鞋子。”杜秀青说。这个顺水人情,就给了朱大云吧。她心里也清楚,杨桂龙那么聪明,自然也会买她的人情。

    朱大云把要送的每个人穿的码数弄清楚后,把这件事交给杨桂龙去做。

    杨桂龙自然是喜不自禁,三天之后就把十双鞋子给朱大云拿了过来。

    封好了十个信封,装好了十双鞋子。周五的早上,杜秀青带着朱大云和报道组长夏文桦,一起到省城去拜年。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亲自去省报拜年慰问,这是余河宣传部历来的规矩。若是碰到要上重要的稿件时,也要部长亲自出马,以示重视。

    农历十二月的古南,多是冷雨绵绵,有时候甚至是大雪纷飞。

    这天早上出发前,天气看上去还不错,没有下雨,就是很冷,透心凉的冷。天气预报说,可能会下雪,但看天空中云层的样子,似乎又不像要下雪,倒像是要一扫阴霾放晴的迹象。

    天气不错,杜秀青决定早点出发,争取吃完中饭就往回赶。毕竟余河到省城有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得开三个多小时才能进城。

    一行四人匆匆吃过早饭就上路,到了省城也快十一点了。

    朱大云负责把冯永斌和周锡煌老师约出来吃中饭。

    打过电话后,两人欣然应约。

    好久没有到省报来,加上舅舅和舅妈离婚的事情,朱大云近半年没有见到周锡煌了。虽然周锡煌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受到王建才和夏金英的影响,但是在朱大云心里总觉得还是有疙瘩,两人的关系不如此前那么亲近。因为缺少了王建才的纽带,似乎他们之间真的什么都算不上。不过,朱大云在心里还是很敬重周锡煌的,他心里很清楚,没有周锡煌的关照,他不可能在省报发那么多的稿子,也就不可能有今天。

    朱大云在古南日报附近的万家灯火酒家定了一个大包间。

    红红火火的灯笼挂满了整个就餐区,让人感觉过年的气氛很浓烈。

    周锡煌和冯永斌是走路过来的。

    杜秀青和朱大云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周锡煌走在前面,一看到杜秀青,就握着她的手说:“听说余河宣传部来了位年轻的女部长,没想到这么年轻啊,真是后生可畏哦!”

    “周老师,您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啊,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只持,非常感谢!”杜秀青很真诚地说道。

    “余河是我的家乡啊,为家乡做点事儿,那是应该的。再说,余河宣传部出人才啊!你看看我们的冯主任,靠一支笔,从乡村写到了县委机关,现在又到了省报评论部,可以称得上是余河的第一支笔了。”周锡煌笑着说。

    杜秀青握着冯永斌的手,说:“大哥,你的每篇评论我都认真拜读,真是受益匪浅啊。我看你虽然人离开了宣传部,可是你对我们宣传部的影响却是有增无减哦!”

    “小妹子就是会说话,听得我心里很舒服啊。至于你是真看了还是没看了,这个我就不管了!”冯永斌打趣道。

    冯永斌的话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朱大云也很礼节地握了握周锡煌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叫道:“舅公好!”

    “大云啊,你现在也是领导了啊,说话还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那么腼腆可不行啊!”周锡煌笑着说,“男人的脸皮要厚,要厚到什么程度呢,最好原子弹打过去都能弹回去,这就练到家了。”

    大家听了,又是一阵大笑。只是朱大云这儿就更不太好意思了。好在他也还算灵活,马上招呼大家入座,然后自己去倒酒添茶,甚是殷勤。这个事情本该是司机做的,朱大云这么主动,似乎还是头一回。

    落座后,大家开始互相敬酒,周锡煌喜欢喝一点,却酒量有限,冯永斌是滴酒不沾的。

    杜秀青和朱大云敬了周锡煌和冯永斌的酒后,大家开始聊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新闻报道。

    周锡煌说:“杜部长虽然年轻,不过你干的那几件事儿真是漂亮啊!藕西村的抿主选举,不仅开了余河县的基层抿主先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去年我就在关注这个事情。今天见到你,我倒是有个建议,正好你现在又到了宣传部长这个职位,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再策划宣传一下。余河县这几年所做的一些改革,可以综合起来,写一篇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藕西村的选举是其中最大的亮点,还有农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布局的调整,把余河县这几年的改革好好写写,再让永斌给配个评论,这样发出去,在全省的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说不定到时候又有各大相关媒体来转载,那时候黄忠华肯定又要嘉奖你们。”

    杜秀青一听周锡煌这话,觉得是个非常好的建议。看来这个老报人的角度就是不同。黄忠华又好这口,能把余河这两年整体的改革措施和效果写出一个大篇幅来,他一定会乐开了花的。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把她的手包裹在掌心里() 
杜秀青点了点头,说:“周老师看问题就是高瞻远瞩,我们身在这个局中,往往会迷失了方向感,找不到问题的要害点,您这么一提醒,还真是豁然开朗。大云啊,我觉得这个可以好好来写写,争取明年开年后拿给周老师和冯部长看看,再请两位指导指导。”

    “嗯,是值得好好写写。回去我就着手准备这个事情,到时候还要再麻烦周老师和冯部长帮我修改修改参谋参谋。”朱大云说。

    “这个自然好说。你先把相关方面的资料好好整理一下,资料要收集得全面细致,下手的时候才能不偏不倚。这是关系到余河整体改革的一个报道,建议采访一下余河县的两位当家人。”周锡煌说。

    “是,这个一定要对两位当家人进行一个专访,然后融合到文章里来。”杜秀青说。

    朱大云不停地点着头,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好大。这样的文章往往是最不好写的,要写出深度,还要写得细腻,要兼顾基层,还要不忘领导,纵横交错,不好把握。他现在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写得满意。

    唉,当了个小领导,也还是逃脱不了写稿子的命运。朱大云在心里叹气。当年邓年荣对他说的话还有在耳边:来宣传部的,都是借着会写稿的名义进来,然后想尽量摆脱写稿的命运,有几个人愿意一辈子呆在这里写稿子,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样想的时候,朱大云就觉得自己这个副部长当得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依然还是要写稿,依然摆脱不了这个宿命。

    饭后,把礼品和红包一一送到相关人员的手中,杜秀青决定立马返回县城。

    可没想到,他们从古南日报的大楼里出来后,天空居然飘飘洒洒下起了雪,而且越下越大,真是邪气了。

    “得立刻往回开,不然大雪封路了,我们就回不去了。”杜秀青说。

    她弯腰第一个钻进了车里,朱大云紧跟着和她一起坐在后排,夏文桦坐在副驾的位置。

    看着眼前的情况,司机显然有点为难,可是部长发话了,他只好勉强开回去。

    城里的路还好,因为车多人也多,路上的雪很快就化了,没有形成什么积雪。可是出城后,路面的积雪就多了起来,而且大雪真的是越下越大了。

    司机小夏不敢把车开得太快,路面有些打滑,他得为这一车人的安全着想。

    可是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