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7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因为他的国企身份,苏城对荣尚国向来都很客气。
有了荣尚国的出面,闫学灿的报告就能以比较好的姿势送到苏城面前,没过几天,就有采购委员会的人与闫学灿接洽。
这时候,苏城还在京城忙的飞起,却是将这种事儿都交给了下面去办。
直到一个月后,苏城才有时间,逐个去各工厂考察。
而他第一站的目标,就是大华船业。
作为曾经合资,继而又私有化独资,进而收购了外国企业的船业公司,,大华船业还残留着一些西方企业的文化,在大华实业的数个分公司里,颇为特殊。
这与大华船业的许多员工接受过西方企业的培训也有关系,尤其是普通工人,都因为严格的艹作要求,不得不到国外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所以,站到厂区内,立刻就能感觉到一种与中国国企截然不同的气氛。
行色匆匆的工人,笑容而自信的员工,还有大量的机械化艹作,都让没见过这一幕的供应商们应接不暇。
就是荣尚国,其实也很少有机会到大华船业来。
这一次,趁着苏城检查工作的当口,荣尚国干脆拉着中船重工的一票高层,美其名曰陪同,实际也是观察和对比。
中船重工终究是不会满足于做分段工厂或总段工厂的,他们也想做最终的组装,从而吃到最大的蛋糕。
特别是看到闫学灿还能挑拣订单,这就更刺激他们了。
闫学灿兴奋的等在船厂门口,身边拉着新近决定全职加入大华实业的船业专家李沧。
而在他的身后,秘书抱着厚厚的船只资料。
大华实业的第一批lng船已交工,由大华海上运输公司承运,效果不错,他们现在建造的lng船,则是苏城在法国工业设备展上获得的订单而在这中间,大华船业还有完成数十艘普通船舶的订单,其中包括与中船重工一起参与竞标的新加坡航运集团订单。
不过,闫学灿并没有将普通船舶的建造拿出做介绍。苏城的时间有限,闫学灿可不想用这些没意思的项目,削弱了大华船业的发展重点。
因为参与了相关项目,中船重工的人却竖着耳朵等着听介绍,颇感疑惑。
毕竟,在他们看来,万吨以上的货轮已经可以用来讲一讲了,这些数万吨乃至十数万吨的货轮,又怎么可能不做介绍。
……。)


第六百六十一章 船业速度
闫学灿的心思都放在苏城这里,哪里顾得上中船重工的先生们的想法。
他一面介绍总段造船法的速度提升,一面又将船业开发的新技术一一拿出来显摆。
以前的大华实验室是重点投入,再加上技术收购的方式,如低压柴油机技术,苏城就在法国展会期间与大西洋船厂谈妥了共同研发,大华实验室借用自己研究了差不多30%的技术,以及2000万美元的现款,说服大西洋船厂投入自己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源。
如今,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项技术也已有了原型机,正在被刘秋等人像玩具一样耍弄,注册的上千种专利更是让闫学灿底气十足。
按照大华实业内部的分配,大华船业委托大华实验室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的研究项目,就算是大华船业和大华实验室的共同技术。
当然,只有大华实业内100%私有的分公司才有这样的内部分配模式,如德邦热水器或者中船重工这样含有部分股份的关联公司,根本就没有委托研发的说法,只能寻求某方面的专利授权,哪怕大华实验室拿着他们的钱开发出了新技术,技术专利也是留在大华实验室的。
荣尚国瞪着眼睛听,却是在等着大华船业关于普通船舶的建造说明。
对于大华船业究竟接了多少吨的船只订单,又完成了多少,中船重工根据自己的总段工厂和分段工厂的产能,可以有些猜测。但是,给大华船业做配套的船厂不止中船重工一家,总数如何,荣尚国还是非常好奇的。
对他们来说,大华船业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他们评估自我的重要参考。
至于LNG船的技术,荣尚国本人是早就放弃了。要说起来,荣尚国和他所代表的中船重工以前也是追求过LNG船技术的,但那时候是对LNG船技术完全没了解,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想闯关,如今有了了解,他顿时断了心思。
大华船业亦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勇气更甚,底气更足,方向也更明确,而且坚持到底了。
在此过程中,苏城光是为了获得LNG船的技术,前前后后就付出了3亿美元左右,还有超过两年多的时间,更别提中韩建交,欧美造船业转移等非常讲究的机会了。
以国企目前的经济状况,中船重工最多也就是拿出3亿人民币而已,这还是在与大华实业合作中赚到的。掏3亿美元博几年后的回本,荣尚国相信,自己的面子再大,这样的报告打上去,发改委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而今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两年前曾有的市场空缺,早就被曰本、韩国以及大华船业这样的公司给填掉了,中船重工再想入场,门槛比大华船业当年要高不少,首先技术转让的价格就会飙升,韩国人估计也不会再卖了。法国人尽管开放,要价却是够狠。同时,荣尚国也没有自信再用三年时间去搞马拉松的谈判。
另一方面,拿到了技术要消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中船重工的负担沉重,和其他类似的国企一样,从80年代末期就减少了对研究机构的投入,旗下的研究员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安于现状,虚度生命,但有了大华实验室的招揽,投入期间的不在少数,新的招聘工作更是大受影响。
中船重工如今做研发,都是依托大华实业来做的,普通的图纸设计他们自己做,技术改造自己做,技术研发却往往与大华实验室合作或直接转包给大华实验室,他们很乐意省下采购维护设备,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成本,大华实业有中船重工的股份,双方关联公司的合作也是理所应当。
可荣尚国清楚,一旦中船重工要抛开大华实业,自己搞LNG船,再要想获得大华实验室的帮助,那就难上加难了。
或许再过个几年,十几年,等中船重工缓过劲来,他们还会重组自己的研究院,搞读力自主的LNG船研发,但到了那个时候,LNG船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华实业也不会仅仅是今天的规模了。
这也是国有企业的无奈,即使中船重工的高层管理明知道越早研发LNG船越好,但在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下,在发改委和国资委的管理下,资金不足又没有批准,他们连贷款都难做到。毕竟,就目前的国内局势,3亿美元可是能做太多的事了。
荣尚国只能将目光投向能够建造普通船舶的总段造船法。
以他们现有的技术,只要能掌握一些关键姓的步骤,同时采购必须的设备,学会总段造船法并非不可能。
当然,绕过大华实业掌握的专利壁垒还有困难,但比LNG船的无数技术壁垒要现实的多。
荣尚国也因此很想听听大华船业本身,是如何评价他们的普通船只建造的。
总量如何?建造速度如何?是可以更快?还是已经达到了速度极限?或者能否继续降低成本?
可是等啊等,等啊等,等闫学灿都将大家领到正在建造的LNG船跟前了,普通船舶的说明,仍然没有出现。
荣尚国不得不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副总钱腾。
自从大华实业入股中船重工,原先的常务副总詹志芳就退居二线了,取而代之的副总钱腾,正是苏城当年的同盟军,他也是小胖黄平的父亲黄恒丰的老领导。
由于这层关系,钱腾是中船重工内部和苏城联络最紧密的人之一。荣尚国不好问的话,钱腾毫无顾忌的打断闫学灿,道:“工厂前两月不是送了三艘巴拿马型的总段过来,船业组装完了吗?”
巴拿马型船只是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型散装货船,载重量在6万吨左右,也是各个船厂生产的主力船型之一。
闫学灿正说的口干舌燥,趁机抿了一下嘴,笑道:“两个月前的巴拿马船型,肯定是组装完了,我让人去查一下。”
为了接待苏城,他后面跟着十多人充当助手,立刻有人从最近的订单中找出符合的,道:“两个月前,我们一共有7艘巴拿马船型的订单,其中3艘船的总段交给了中船重工,目前已组装完毕,交付使用了。嗯……回款是在下个月的中旬。”
像中船重工这样的供应商是不会参加大华实业的预付款项目的,他们的盘子太大,也不缺乏生产资金,需要单独签订双方认可的协议。
而就重工业生产来说,3个月回款是超快了。
荣尚国惊讶的抬起眉毛,道:“总共7艘?”
过去一年多,中船重工的总段和分段工厂都是超负荷生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