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问路的工人大概也有些奇怪,笑嘻嘻的指了方向,竟要帮忙领路。
两人亦不客气,就跟着他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还听见他们小声讨论。
荣尚国离的远,有些听不清楚,于是快步追了上去,这才发现,他们两人说悄悄话,竟然用的是日语。
“日本人?到办公楼做什么?”荣尚国没有继续往工会活动中心去,而是腿一扭,先抄近路去了办公楼。
外国友人,万一真的有什么事,总不好不接待。
没多久,两名日本人就到了办公楼,遇到了早有准备的罗秘书。
荣尚国远远的看着他们交流,随时准备出面。
没多久,罗秘书转身回来,脸上带着苦笑。
“怎么了?”荣尚国讶然。
“他们在问大华用6个月完成船只的事。”
“怎么问到我们了?”
“大使馆那边没有弄清楚,听说是船厂,就把他们介绍到了中船集团。他们又因为与我们有过业务关系,所以找了上来。”罗秘书很无语的道:“南部联合造船厂,我们给他们提供过一些管道和轮轴。”
“听起来不像是一家大船厂?”荣尚国对国外的大型船厂都有印象,日本的船厂更不用说,他们可是离中国最近的船业BOSS,不管是东南亚的订单也好,东北亚的订单也好,免不了要和日本船企竞争。
“就是一家小船厂,我问了,大约800多人的样子,以前给三井之类的大船厂做零配件。看他们的样子,是想做一个巨型总段工厂,话里话外,都是在问我们巨型总段制造的成本,需要的时间,用那些设备什么的……这我哪知道啊。”罗秘书说着说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荣尚国“哼”了一声,说不出的嫉妒,脸上不露,道:“他们想做总段工厂,你就介绍给大华好了。”
世界最先进的船运大国的企业,想给大华实业做配套厂。这样的故事,大约只存在于荣尚国的梦境中。
荣尚国没有想到,梦境竟然有实现的可能。唯一的问题在于,主角是苏城。
知道了对方的来意,荣尚国也就没有了见面的兴致,等两个日本人被打发了出去,说道:“让小刘准备一下车,我去趟集团。”
“去总部?”
“嗯,我不回活动中心了,你给小王说一声,账目要加紧算。我问问其他几个厂,怎么处理三产公司,咱们有麻烦,他们也利落不了。”荣尚国也知道闭门造车不行。他始终没有联络其他船厂,是不想落在下风,把自己的急切暴露给“竞争对手”。
日本人的来临,给他提了一个醒,“竞争对手”不会永远都是中国企业的。他想借着去集团的机会,和其他船厂联系一下,这种做法,总是要比直接去找,来的委婉一些。
然而,荣尚国刚刚抵达中船总部,首先看到的却是苏城在与几个外国人谈笑风生。
所谓的外国人,既有日本人,也有韩国人,再仔细看的话,还能分辨出马来人。
日本的船业集团,势力覆盖了整个东南亚。这样做的结果的是大家的交流增加了。
为了获得日本的订单,或者为了以更便宜的价格下订单给日本企业,许多东南亚船期都有在日本搜集信息的要求。大部分是公开消息,少部分是通过日本的调查公司,购买的消息。
由于伊藤船业的首席,前田工程师的疏忽,伊藤商事并没有就他们的调查报告签订专属协议。
调查公司随手转卖的信息,不光落在了日本人的手里,还落在了许多东南亚企业的手里。
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的结合,所产生的生产率提高,特别是超过30%的利润,馋的各家船企全都坐不住了。
他们可不会像是中国的国企那样,一门心思的光想着自己的好处,舍不得丁点的付出。
对于利润率常年难以突破10%的企业来说,30%的利润简直是天籁之音,没有人会捂住耳朵的。
大的船厂希望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小的船企对巨型总段工厂,以及平地造船法本身,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苏城向来注重培育供应商,留给制造总段的工厂的利润也相当丰厚,超过了10%的标准——这可是制造整船才能达到的船企标准,许多小型公司,年复一年的收获着5%的利润也无怨无悔。
增加一倍的利润,根本是大家难以拒绝的。
荣尚国在旁听了一阵就明白了。苏城竟然是被孙道孚给叫过来的。因为来访的外国企业太多,以至于中船领导不厌其烦……想到孙道孚不厌其烦的样子,荣尚国有点想笑的冲动,转瞬又收了回去,他突然发觉一个问题。
孙道孚都不厌其烦了,自己竟然不知道这个情况?
刹那间,荣尚国就有种脱离权力中心的落寞。
“荣总来了。”苏城不知什么时候,看到了荣尚国,于是隔着老远,打了一声招呼,露出轻轻的微笑。
不知怎的,荣尚国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气短
“苏董。”到了苏城跟前,荣尚国竟有种气短的感觉。
他很久没有类似的情绪了。和胜利油田一样,江南造船厂也是一个完美的独立王国,而且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着同行们难以企及的资源,除了住房比不上外地人,无论是肉蛋蔬米,还是照相机手表等硬件,全都是国人项目的对象。
除了中船老大,就算是集团副总也没有荣尚国这个分公司总经理来的舒服。在行业领先的状态下,荣尚国度过了许多不用求人,光等人求的美好生活。
如今,再要张口求人,荣尚国嘴唇动了动,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苏城似乎猜的到他的想法,也没有让他难堪低头的意思,主动握住荣尚国的手,笑道:“正好,我还想找荣总你呢,关于船厂的评估和三产公司,我有个想法,先让三产公司的股权所有人做选择,然后,咱们再进行一次选择。比方说一家公司愿意继续留在中船集团内,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留,如果让它留下,那就要求对方配合评估,不让它留下,那就清退了事。反过来,如果三产公司想走,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走,走的话是什么价格,留又是什么价格……”
苏城的话,荣尚国听的很仔细。
其实,这段话除了增加了一项可有可无的选择之外,与苏城以前的提议并没有多少区别,是留是走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仍然要中船来决定。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眼看着外商都涌来了解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荣尚国的优越心理早已丧失殆尽,眼见苏城给了一个台阶,连忙接上道:“这个主意好,我回去以后,就向各三产公司传达。”
“荣总的姿态不妨强硬一些,如若可以的话,大华实业预计月底就开始确定技术扩散的范围了。”月底是最后一艘合同船下水的日子,大华船业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也会达到年内的高峰,以这个节点做技术扩散,既不会影响到大华实业自身的利益,也能趁着时间差,竞标到第二批的船舶订单。
等到这批船舶订单完成以后,大华船业会逐步减少普通货轮的接单量。这样做,虽然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几千万元的利润减少,但会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华实业的产业效率,就五年以上的周期来看,明显是提升技术水平更为重要。
苏城可是知道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一旦这些中国船厂掌握了巨型总段造船法;几万吨的船只就会像是玩具似的,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普通船舶,全世界每年的需求量不过三四千万吨,在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企业的夹击下,中国能得到四分之一已是侥幸。因此,一旦国内的生产能力突破了1000万吨,价格战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特点。国外的百年老店限于股东、银行之间的关系,往往注重品牌建设,以及利润的获取。在生产能量超标的情况下,他们经常是控制产能,保证利润的。
中国制造则不同,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在计划经济结束以后,既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也没有强力的限制手段,一旦产能超标,中国企业的通常做法就是做更多的产品,然后用大规模生产的优势,侵蚀其他公司的领地,以数量促利润。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的做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也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了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苏城无意在国内拼的血流成河,宁愿将这些大规模生产交给专业的制造企业。早在决定技术扩散的时候,他就做好了退出低利润领域的准备。
趁着其他国内船厂学习技术的时间,大华大约还能赚上一轮,此后,就要继续向着LNG船前进了。
同样的话,落在荣尚国的耳中又不同了。
大华实业预计月底确定技术扩散的范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