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四倍?不会亏本吧。”
“不会。我们也找精算师计算过了。”苏城可不是信口开河的,后世的韩国船厂,就曾在大陆遍设工厂,用两倍三倍乃至五倍的价格,从中国的船厂挖人。事实证明,对私企生杀予夺的央企,在面对外企的银弹攻势的时候,毫无反抗之力。韩国船厂能用7倍于国企的人力成本盈利,日本船厂能用10倍于国企的人力成本盈利,法国船厂能用15倍于国企的人力成本盈利,失去了垄断保护的国企,却连2倍的人力成本都无法负担,它根本就是一块可爱的肥嘟嘟肉,一刀斩下去,还要陪个笑脸。
苏城现在只要保证能够盈利,就可以把剩下的资金释放到工人身上。尤其是做LNG船的工人,他们的培训成本都在2万美元以上,按照现在的工资水平来说,确实是非常高了。如果不将薪资水平提升上来,首先面临的是一个被挖角问题。
那些私企挖角国企有心理负担,挖角同为私企的大华实业就不会了。对方若是将培训成本折算成工人薪水,然后用以挖人,那么大华已经培训好的工人就很有可能留不住。在职业合约等同于废纸的中国,人才的市场化比欧美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用道德约束是不切实际的,最终还是要把薪酬落实下来,才能羁绊工人的脚步。
对此,苏城本人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他的私人资本已经够多了,在企业不亏损的情况下,拉高薪酬也是理所当然的。
小胖舔舔嘴唇,又叹了口气,道:“你真要是把薪水提高到三四倍,那肯定会有工人来的。但你把中船可就得罪惨了。他们说不定要到计委和发改委去告你。”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苏城微微一笑道:“我们挖角也是无奈之举,你看看我这里,每个船厂都拒绝和大华劳务合作,这都欺负上门了,我反抗一下,不为过吧。”
小胖有点明白了:“你是早就准备好的?”
“半推半就了。”苏城也叹了一口气,道:“谁知道开始就不顺。LNG的技术还没拿到手呢,就有人想来分果子了。”
“听的好像……哎,那我老爹的船厂,也给你发公函了?”
“我派人去解释了,我们这是战略性的撤退。不用他出面硬抗。”黄恒丰若是同意与大华实业劳务合作,那火力就集中在他身上了,就算可以,苏城也不能这么做。
小胖拍拍脑门,道:“就算这样,你也得找人帮自己说话。嗯,级别得够高。”
“我有准备。”苏城没有把内参的事情说出来。
国内的许多事情都像是生日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
……京城。
六子顾不得脱掉松垮垮的西装和头上的鸭舌帽,就到位置上,就开始阅读刚刚从传达室取回来的信件。
一会儿,他就嘴里咬着笔头,准备动手了。
苏城寄来的东西,充其量只能算是资料,不管是上内参还是报纸,都得重新撰写了才行。
六子业务熟练,早就是编辑部里的骨干成员了。约莫一个早晨,就将文章的骨架梳理了出来,然后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润色。
最后,眼看着要下班了,六子才悄悄的跑到主编办公室外,悄声道:“卢编,我有篇文章,想请您看看。”
“哦?进来说。”主编轻轻的关上门,就坐回了位置上,拿过六子手上的文章阅读起来。
多年培养,让六子的文字功力见涨,短短几千字的文章,就描绘出了一名坚持己见,备受打压而不为所动的企业家。
跃然纸上的形象,令主编暗叫一声好,合上文章就问:“真实吗?”
“绝对真实。我这里有资料。”六子从公文包里拿出各种复印件。
主编一篇篇的看过去,脑中也在做着判断。
六子倒是有点忐忑,小心的道:“苏城是我同学,但文章里写的内容,字字属实。另外,我觉得这件事,非常切合当下的形式,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嗯,即将召开的十四大,在国企改革方面,确实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法……”主编的理论功底极强,自己就联想上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蓄力
中韩建交和十四大,是92年的中国高层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也是最高层亲力亲为之事。
所以,当LNG船一边挂着中韩经贸合作的牌子,一边搭载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横幅的时候,这条内参(微博)立刻被高层转发了。
周老评论:“给企业松绑,不能浮在表面。@(转)苏振国同志阅。”
苏振国评论:“私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扶持,不要打压。@刘钊同志阅。”
刘钊同志说:“船舶工业对扩大就业,拉动GDP具有重要意义,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到船舶工业的建造生产和经营中。@林华同志阅。”
三天之内,内参上的这条新闻,被转发了二三十次,相对于身在中央的中央委员的人数,这条评论可以算是把相关和不相关的人都转到了,以京城的标准,10次转发或评论就可以算是火了。满北京城的官员,不知道此事的,不到三分之一,不知道此事的中高层官员一个都没有。
领导没有视而不见,不就说明了态度。
于是,发改委和计委马上行动了起来,最后由苏振国拍板决定,授权发改委的毛主任和计委的丁主任,组织中船、远洋集团和大华实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开一场说明会。
毛主任是苏城在海湾战争前后接触过的,相对比较熟悉了。丁主任就是丁志鹏,和苏城的关系只能说是更好。他从体改委卸任以后,提了一级进入计委,算是体改委众人里比较顺的,但也并不出奇。差不多每个在体改委呆过一段时间的干部,出来都要升职,留中央升一级,去部委升两级,去省委等地方的还会连升三级,丁志鹏只是找准了机会,选择任职的地方比较好。
苏振国选择这样两个人召开说明会,也算是对苏城的一点帮助了。毕竟,这种会议的主持人的态度,会带来很强的倾向性。
由于没有限定时间,毛主任就自作主张,先和数个方面进行短暂的接触。
所谓的有关部门可不光是政府部门,主要的其实是企业部门,中船重工不用说了,人家是六机部转过来的,领导以前叫部长,现在叫总经理,但性质是相同的。
远洋集团稍次一级,作为此事的主角,怎么都是逃不脱的。
除此以外,冶金部也非常关心此事。船舶工业做的好了,船用钢板肯定少不了,这几年,冶金部下属的钢厂全都是半死不活的,主营的建筑钢材量大而利润微薄,养活负担沉重的国企着实不易,他们早就在寻求突破了。对这些大型企业来说,要是能保证每年百万吨的钢材用量,少说能救活两个大型钢企,再加上扩建港口所需的钢结构,对冶金部领导来说,这兴许是在任期间解决方案最简单的钢企复活术了。
光是有冶金部的参与也不行,领导也不能就帮所有的企业做主了,因此,宝钢、首钢、重钢等有兴趣做船用钢板等项目的,也都积极的参加说明会。
它们也是副部级的企业,到中央来走动一番,理所当然的参加说明会。世界上的船是越早越大的,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深水港的扩建少说要持续四五十年,由船舶制造催生的机会显而易见。所有熟悉国内政治的人都清楚,LNG船一旦建设起来,造的肯定不会是LNG船一种。不用任何人发话,至少国内每年所需的几十万上百万吨的船舶当量,大部分要留在国内了,这样的汤水,谁不想喝一口咬一嘴。
化工、建筑和机械制造等基础装备企业,对船舶产业链的兴趣也非常大。光是船舶涂料一项,就能带来许多的利润和机会。一重和二重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他们的港口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加上船舶发动机的野望,至少是要来看一看的。
毛主任每天用十几个小时和各方见面,同时与丁主任沟通,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才正式宣布召开说明会。
等的不耐烦的苏城、詹志芳等人,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发改委的小楼。
这种场合,仲厅长只能躲在角落里画圈圈了。他属于詹志芳一个圈子的成员,就像是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一样,有的地方官是没背景没前途的佐贰官,有的官员因为背景深厚,却能挟持主官做自己想做的事。
到了最后时刻,就是背景们上台较量的事了。
即使苏城,也没有在这种场合挣扎的力量。不过,早有预料的苏城,也没有要掰腕子的意思。
中国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斗争技巧。所谓以退为进,不争是争,说到底,就是换一个角度在争。
发改委召开的说明会上,莅临的全是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