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培养了一晚上的感情,刚刚起床的伊藤信重难得温柔的解释道:“我没有看太清楚,不过,这么晚了欢呼,能是什么事?”
“他们的勘探井出油了?”李政夫说话间连忙穿衣服。
在开采石油的地区,再没有比勘探出油更值得欢呼的消息了。尽管斯科勒油田已经初步勘探,是确定会储油的大油田,但地底下的事,地上面的人总是说不准的,具体的储量是多少,产油的速度是多少,是纯粹的油田还是油气田,都有待观察。
在90年代,油田采出了天然气,或者天然气田采出了石油,都不算太好的消息,全都增加了开采的难度。除此以外,原油的质量也将决定商品油的价格。中东拥有世界上质量最好的低硫原油,中国产的高硫石油则会增加炼油厂的成本,哪怕是每桶1美元,每年1000万桶也会制造1000万美元的成本。
伊藤信重微微颔首,同时拧开电热毯的开关,等身上暖和一些了,就匆忙的穿上裘皮大衣,道:“咱们去看看吧。第一口勘探井就能出油,还真是便宜他们了。”
“5000万美元,半年时间勘探出油,他莫非以为自己每次都能一次勘探成功?”李政夫念念不忘白天里,苏城给俄罗斯投资者的许诺。对他来说,不论苏城是否能完成许诺,这本身就给他增加了极大的压力。俄罗斯客户面对其他的亚洲公司,肯定会提出相似的要求,不为了赶时间,也可以用来压价。
伊藤信重看了他一眼,套上沉重的裘皮,绕上棕狐狸的围巾,声音沉闷的道:“不要小看大华实业,他们说能半年勘探出油,说不定真的有办法。”
“怎么可能!如果他们掌握有如此水平的石油勘探技术,别说我们了,斯伦贝谢和哈利伯顿也别玩了,早日倒闭算了。”
伊藤信重微微一笑,道:“斯伦贝谢和哈利伯顿就不会这样想,他们会用100亿美元把大华实业收购了,然后肢解拆分,留下核心业务,其他全部打包出售……”
李政夫呆了一下,无奈摇头。国际大型能源公司,做的久的有延续100年的,技术落后,资金落后或者陷入政策旋窝的不在少数,能扛到今天的,都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手段。收购拆分就是他们资本充足时的擅用伎俩,如哈利伯顿,每年都要花掉10亿美元左右,用于收购其他的小型公司,将技术落后的可能扼杀在萌芽当中,同时增加自己的技术储备。苏城做出的双驴头采油机,仅仅是他们全球收购活动中的一角罢了。
对这样规模的公司,李政夫和伊藤信重最多也就是调侃两句。他们的公司在亚洲算是大型了,在世界能源界就不够看了。
一群人穿好衣服出了板房,到了下风口就能闻到好似煤气的味道,闻的久了,还会感觉甜丝丝的。
李政夫也是做了20年石油业的人,鼻子嗅嗅,就知道那是原油中的硫化物,他轻轻的一笑,道:“不知道含硫量是多少。大华实业真是走运,正好我们来参观,他们就采出了油来。”
其他人都不吭声。实际上,大家本就是来看大华这次勘探井的情况的。50%对50%的机会,只看谁的运气好一点。
老远的,就能看到苏城身边围着许多人,全是忙着做后续工作的中国工程师,以及少量的前苏联工程师,众人说说笑笑,场面欢愉。
“产量多少?”李政夫到了苏城身边,开门见山的问。
“初步来看,1万桶每天是能保证的。”夏米尔高叫着,精力充沛的恨不得绕场一周以做欢呼。短短的3个月时间,斯科勒油田就已出油,瞬间解决了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
每天1万桶原油,意味着每天有30万美元的毛收入。相形之下,5000万美元就投入根本算不上钱。
李政夫有点不舒服的扭动了一下脖子,笑道:“苏董也赚了不少吧,第一口井就是万桶油田。”
苏城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大华在斯科勒油田的合同内有保密协议,即使没有,他也不会说的。实际上,光是贷款协议就比普通技术服务公司的劳务合同赚的多了,当然比不上瑟坦油田的那种利润,但胜在稳定,而且无论巴威尔等人的公司能否开下去,大华的利润都不会少。
一千三四百吨的日流量,算是很强的工业流了。除了中东那种地方,这种产量的油井,说明正正打在油田的G点上,非常难得。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华选择勘探井的水平。
对俄罗斯投资人来说,这明显是他们考虑的要点之一。
“多快好省”不光是中国的口号,也是一切穷国的口号。此时的俄罗斯人,唯一的资产就是政治资源。能拿出1000万美元的都不多。像是前苏联前部长一类的人物,无不担心人走茶凉。现任俄罗斯联邦的官员,也会考虑自己的职位能做多久的问题。
又快又好又省,正是这些人最需要的。
苏城不再理会李政夫,自去和刚刚爬起来的俄罗斯人交流。
李政夫一咬牙,不要脸皮的跟了上去,心想:这个时候,可不能让你说动这些专制的蛀虫。
果然,他刚刚走过去,就听一名俄罗斯人在询问:“苏董,我有一块油田,距离斯科勒不是太远,石油和天然气部曾经做了地质普查,并且发现了100米深的油砂层……如果交给你们的话,多久能采出石油?”
要是在2010年以后,100米深的油砂层本身就是一笔肥厚的资源了,因为开采石油价格超过70美元,开采油砂就变的有利可图。
当然,在石油价格30美元的当下,油砂只能算是储藏原油的一种征兆。在俄罗斯这种地方,有100米深的原油,很有可能是一个大油矿。
苏城立刻回答道:“阿里克塞先生,只要有石油,大华实业一年内肯定能让您见到石油。”
地质普查不是初步勘探,后者会打一些测试井,以了解地质构造为主。只有了解了地下数千米的构造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的钻井试油。算上搬场的时间,一支钻井队打一口测试井的时间往往要几个星期,风餐露宿异常辛苦。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地震队,少量的电法勘探队和重力勘探队以及地质研究队的支持。比起采油,大面积的勘探经常会让人有漫无目的的感觉,也是最耗费时间的部分。
一年时间的许诺,李政夫是绝对不敢给的。
但是,就此放弃一个伸到脸前的订单,李政夫也做不到。
除了苏联解体这种好事,石油技术服务公司什么时候能见到超过两个油田的拥有者了?一向以来,都是他们大量的涌向一个油田,竞标参与技术服务……想起自己昨天的退缩,李政夫恶狠狠的看了苏城一眼,道:“阿里克塞先生,我是新马公司的李政夫,我们正在和伊藤商社合作为俄罗斯的石油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最优秀的员工和最先进的设备,绝对能比大华实业更快的勘探出石油来。”
“哦?”商人总是喜欢竞争的,前苏联的官商也不例外。阿里克塞顿时来了兴趣。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 竞速勘探
阿里克塞是个大脑壳的雄壮男人。他大概有军事背景,身材保持的很好,也没有俄罗斯人常见的中年发福的迹象,只是头肉多了一些。要是被食人族看到,却是一口上好的祭祀材料。
他并不在乎哪家石油公司为自己开采石油,听了阿里克塞的话,即道:“这么说来,你们两家在勘探和开采速度上,都很有自信了?”
“伊藤商社和新马公司的联合体,绝对是亚洲最好的石油技术服务公司。”伊藤信重此时也过来了,他懂英语和简单的俄语,此时吭吭巴巴的说出来,惹的阿里克塞一阵大笑。
看的出来,阿里克塞是很高兴有外国人能用俄语和自己对话的。苏联解体触动的那根敏感神经,令俄罗斯人的自尊和自卑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几乎比得上北朝鲜。
李政夫看阿里克塞高兴,趁热打铁道:“阿里克塞先生,石油勘探是很严肃的工作,苏联的实力强大,也不能说保证在一年内,勘探开发出一块油田。新马公司不会给出不负责任的时间点,但我们会说,我们会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快。”
挖别人家的石油,赚别人家的钱,练自己的兵,面对这么好的生意,苏城的心态很好,并不因为李政夫的攻击而有所改变,笑容满面的道:“阿里克塞先生,您也看到了,我们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为阿克瓦夫公司、维特克斯公司和格鲁什科公司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日产万桶原油。我们的分析专家估计,斯科勒油田的产量会在年内达到日产10万桶的标准,明年达到20万桶可期。这样算的话,到1994年的时候,年轻的巴威尔先生,夏米尔先生和斯塔汗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