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连升八级-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联市三个字。

    “北联市的?我怎么没见过你?”张恨古有些奇怪了,他也是北联市的,怎么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女人呢?

    看到张恨古疑惑的目光,陈映红小声反问:“你没见过的人多去了,难道北联市的人你都认识?”

    这话说的够水平,把张恨古咽了个直脖瞪眼,没有话可以答复,只好把目光投向前面假装听老师讲课。可惜这个老师居然在用英语或者德语或者法语在讲话,反正张恨古是听不懂一句话,还得在本子上划呀划的,以掩自己让陈映红反问的尴尬。

    这样坐了一会张恨古又坐不住了,又问:“小姑娘,你是哪个单位的?”

    “你别叫我小姑娘了成不成?”陈映红对张恨古一直这样称呼她有些很不自在。实际上陈映红已经快三十岁了,只不过因为长得年轻,又保养的好,看起来才岁数不大。但是不管看起来多大,真正的岁数已经那么大了。叫一万遍小姑娘,其实还是一个老姑娘。

    张恨古也没办法,不叫小姑娘那叫什么呢?叫红红总不成吧?虽然一段时间以后他就这样叫了,但是现在借给他一个胆子也不敢。那叫小红呢,似乎也不太妥当。可是如果叫同志,似乎又与跑出一万里路遇到的老乡的缘分不符了。

    “你就叫我小陈吧。”陈映红说。

    唉,张恨古拍拍自己的头。这样习惯性的叫法怎么就没想起来呢?以前一直适应了叫四眼,大狗,老狼,二秃子这样打工的称呼,却不适应公务员阶层除了领导之外都是这样称呼的。本来在学校里就这样叫小梁的,怎么到了北京就忘了呢?

    身份,身份,看来自己始终还没有脱离打工阶层,依然把自己放到打工者的那个层次了。

    努力,向公务员学习。张恨古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争取向前跑得更快一些。

    这时候,陈映红的手机响了。陈映红来不及向张恨古解释自己是哪个单位了,向张恨古摆摆手示意他别说话,低下头俯下身去接听电话。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电话,但是却没有让张恨古在第一时间知道,与自己坐一起的这位小女孩来自哪个单位,更不用说是什么职务了,不然非得立刻跳起来。

    反正教室里人声鼎沸,多一个人少一个人说话,老师也感觉不到。张恨古耳朵好用得很,听到陈映红抱怨说:“你们行行好成不成?我出国了你们都不放过我。有事你就就看着办好了,不要再请示了。”

    请示?

    张恨古别的没听清,这两个字却是听到了耳朵里?这个陈映红是什么身份,怎么还有什么人向她请求示汇报?按她的年岁,连个校长都不够资格,她会有什么官职呢?

    没准是精神病院的医生吧,她领导那么多病人,哪一个不是要向她汇报?张恨古民开自己丰富的联想,却无论如何想不到陈映红真正的身份。

    不过张恨古非常清楚,别人的隐私是不能随便打听的。所以装作没听见一样,但是心里却打开了算盘。

    这次被发配到这里,本来以为一切都完了,但是县长胡志清的表现让他重新有了前进的方向。看来在北京马院进修还是满有前途的,看看这些同学的身份就知道了。在这里学习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如果自己在这里多交几个朋友,不论以后是干什么都会有所帮助。比如哪天到高丽旅游,如果与人打架了,至少有同学给送个馒头充饥。如果到古八去旅游,钱包让人掏了,还有同学可以借给点零钱打个电话。国际同学,这就是方便之处。

    想到这就看看身边坐着一位黑人同学,见他听得不怎么带劲,就悄悄地问:“同学,怎么称呼?”

    哪知道那位黑同志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盯了他一眼,说了一句鸟语一般的语言。——天哪,居然连普通话都不会,天知道他那么认真听得是什么?

    陈映红小声对张恨古说:“怎么?不适应了吧?现在开的这些基础课有些枯燥。不过别着急,后面的课程你再想这么舒服地坐着都不可能了。”

    张恨古好奇地问:“后面还有什么课?除了哲学,难道他们还有什么?”

    陈映红说:“当然有了,比如搏斗、射击、驾驶、多国语言、经济学、礼仪、情报”

    张恨古听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头都要大了。如果学买习驾驶射击什么的,张恨古感觉还对自己的胃口,至少他打过猎枪。如果学了驾驶混个驾驶证以后还能开个出租。至于说到礼仪、多国语言这些,那可真要了他的老命了。

    正当他在思考如何开始北京马院的学习生活的时候,张恨古手机也响了。

    投pk票支持作者获赠积分和k豆

第一一二章 只搞女人() 
谁能把电话打到北京来呢?

    张恨古在花海县做老师的时候,根本没什么电话找他。后来做了校长,也很少有电话打进来。他生活的圈子就是学校,认识的人都是教师,教师们大都住校,有什么事告诉他一声就行,当然没有人打电话了。至于东大村的老乡,打电话还大都要到村主任张民生家里去花钱打呢,当然没有人会打电话找张恨古了。

    生活圈子这样小的张恨古,哪里知道刚一出国立刻越洋电话就追过来,似乎预示着他要成为大人物一样了。

    别理我,烦着呢!张恨古真想学着陈映红那样,接通电话就这样说。不过他没敢说,因为这可是越洋电话,在实用与面子之间,还是找个平衡点吧。

    这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其实张恨古熟悉的号真的没几个,除了学校的座机就是小梁她们几个老师的号。再有的话,只有号码本里的那几位同事校长与景先镇总校领导的电话了,这些电话号码还都是小梁一个一个帮他都存在手机里的。

    玩转手机,张恨古还需要一些时间。他的时间,更多的用来学习多认识字,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在学生与家长面前讲话,怎么样做领导

    这时候,前面讲课的教授讲正讲到苏俄的革命史,满口吐沫星子横飞,似乎他就列宁再世一样。张恨古不用找借口这就现摆着一个,当然是按下拒绝键不接听这个电话。他可没有陈映红那样的牛气,他可没有资格跟别人说“别凡事都请示!”

    刚当一个月的校长都让记者给办掉了,哪里还会有人向他请示?

    没想到这个电话还挺顽强,三次没有接听,居然第四次又打过来。俗话说事不过三,这样执着的电话让张恨古也感动了,偷偷地伏下身去接听电话,为了不影响别人,努力压低了声音。

    张恨古感觉压声音已经压的很低了,但是他的声音不仅旁边的同学听得清清楚楚,就连在前面讲课的教授都不得不停下来,为张恨古同志让路。

    “你好,找谁?”张恨古问。万一是打错了呢,省得他再废话。

    “请问你是不是张恨古?”对方的回答有些慢,张恨古开始以为是对方反应慢,后来请教陈映红才知道,越洋电话一般都会有延迟,如果是经过美国或者欧洲中转的电话速度会更慢。

    还真是找我的?张恨古很奇怪。他认识的人有限,哪怕是总校的校长,即使用公款,估计也舍不得打这样远的电话。

    “我就是张恨古,请问您有什么事?”张恨古根据小梁曾经给出的接听电话模版,非常客气地与对方通电话。

    “那就对了,听听我是谁?听出我是谁来了吗?”对方兴奋地说。

    去你个姐姐的!张恨古心想,你是哪的二b我哪认识?

    如果换了以前,他心里这样想,手机里当然就这么说了。不过现在的张恨古,已经一天有一天的进步,即使心里是那样想的,也不会立刻表现出来了。

    自从他做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之后,张恨古从外观到气质其实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来自于衣服,更主要的来自于生活环境。

    讲文明,有礼貌,接听电话要先笑,哈罗一声先问好,一定要把您字叫这是小梁给张恨古总结的接听手机需看需知,张恨古经过一段时间已经背诵的滚瓜烂熟。他装作很高兴的样子,说:“听出来了,你不是那个谁谁谁吗?唉,看我这记性,你不就那是个”

    嘴里虽然这样说,但心里却那个憋气呀。他哪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张三还是王二?别说听声音让他猜,就是见了面估计也不准认识。他这样说,希望含糊地混过去算了,别让对方太过尴尬。反正他现在远在北京,任何花海县的人找他,都不可能坐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