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连升八级-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满意地点点头,让他好好接待来自北联日报的老谢同志。

    “这可是你的一个机会,老谢是北联日报的,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外宣办经常与报纸打交道,你不熟悉业务怎么成?”

    张恨古一边这样说,一边骂自己无耻。这明摆着是凭空许愿,到时候谁做外宣办的主任根本不是他说了算,可惜小林现在想瞎了心,居然连这样的话都没有听出来。

    张恨古再给教育局打电话,说好借调和菜头的事,时间已经快到了中午。阮际山派秘书过来叫张恨古一起去参加祝支山的追悼会,张恨古急忙扔掉手头的工作与阮处长汇合。

    张恨古作为分管城管大队的主要领导,召集了三十多个人一起去参加这次追悼会。一来真正为了纪念一下这个为张恨古的个人事业而牺牲的同事,更主要的为是了激怒这些城管队员,让他们有机会去跟张恨古的对手做对。

    张恨古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人多力量大这句千古流传的名言的力量。什么枪林弹雨,什么武艺高强,在人海战术之下就是神马浮云。老美怎么样,在朝鲜不也让志愿军打得屁滚屎流。只要城管在手,他张恨古在花海县以后就可以横着走了。

    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城管必需要听他张恨古的。

    大眼冯曾经仔细地分析了花海县城管大队现在所面临的情况,给张恨古做了一个初步地计划。张恨古既然分管城管大队,那么今后的工作重心一定要转移到城管这一块来。张恨古的工作可以分三步走…………熟悉情况,更换得要岗位,增加自己的兄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花海县城管大队变成张恨古的城管大队。

    在大眼冯的建议下,张恨古刚一上任就向阮际山处长提出,现在维持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得,协调处已经人手不够,而协调处的编制受制于政府编制办,想增加一个人都很难。而增加城管大队的人手相对来说简单得多,只要招聘一些临时工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些临时工不仅不占编制,还不用协调处发工资,让他们通过各种灵活方式自己自足就可以解决问题。

    古小红对大眼冯这个主意曾经有一个直白地看法。“这纯粹是巧立名目盘剥老百姓,你不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当然就是抓赌拦车查扣烟花爆竹,反正什么来钱他们做什么。”

    大眼冯被古小红批的脸上青一块红一块,倒好像让人给打了一个耳光一样。,

    张恨古却并不同意,说:“小红这话说的是不错,不过城管不去盘剥,镇里也要去搜刮。镇政府不去盘剥,村子的村长还搞呢。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钱他们弄回来都得花了,还能进一步刺激花海县的经济发展,花海县也少出一些贪官。”

    古小红感觉张恨古这话说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却想不出反驳的理由,保能送给了两个字,鬼话。

    城管大队隶属于协调处,但是只与协调处走一个大门,自己独立成院。此前,城管大队有编制的人员只有八个人,临时工有十来个人,加起来满打满算才二十来个人。在张恨古的努力下,城管大队没有向上级伸手要一分钱,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让城管大队发展到了五十个人。

    当然,张恨古这次基本上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理,把东大村与自己交好的几个兄弟比如张二民之类都带到了花海县。可惜东大村当初瞧得起他的人真是少而又少,那些不拿张恨古当根葱的人,张恨古坚决不会要。利用这个机会,张恨古又给一些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亲戚朋友解决了十几个就业指标,一时成了各位领导心目中的红人。

    阮处长眼着着这一帮年轻人心里那个美呀,不管谁是城管大队的队长,这可是名符其实的协调处的人,最终都得听他阮际山的命令。以前有事的时候,往往领导只想到警察局,现在再有些什么问题,他协调处就可以直接解决了。

    张恨古的提议是有建设性的。从社会上招聘的这些临时工随时都可以辞退,不象这些国家正式人员那么大爷气十足。而且因为领导的人多了,相应就可又安排更多的职务,他就可又有更多的收入了。

    对于张恨古的做法,阮处长一百个赞成,一千个赞成,一万个赞成。原来他对田守仁大力提拔张恨古还颇有微词,现在看来,田县长看人的眼光的确老到呀。

    张恨古比阮处长更兴奋,对于城管的力量,他在北京早已经领教过不少。他的目标就是向中国城管学习,打遍花海无敌手,让协调处成为花海最具战斗力的团体。

    “花海县早晚都是我们的!”张恨古对城管大队的几位领导说。

    张恨古在城管大队的祝支山死了以后第二天就来到城管大队。因为他是以副处长的身份兼职城管大队的队长,即使原来有些幻想城管大队队长的人也不敢轻易与副处长造次,所以他的接班行动相当顺利。也正因为这样,张恨古决定不对原来的人马进行大换血,而是再行提拔一些人为己所用。造成既有老人相帮,又有新生力量的局面。

    张恨古打开一个人的简历看了看,没怎么看懂,就让人把他叫进来,问:“兄弟,什么文化水平?认识多少个字?”

    “不知道。”这个小伙子有些茫然,不知道张副处长问这些有什么用。

    “连自己认识多少个字都不知道?那还谈什么有文化素质?”张恨古非常遗憾地想,看来今后对城管的改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自己认识字少,所以对于认识的字印象非常深,他不知道,当认识字太多了时候,就没有人会在意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个字了。

    其实张恨古现在的观点有些偏颇,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发现,识字太多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只有让那些二流子与混混们加入城管的队伍,打打杀杀的时候才会更凶猛。只有把社会上最闲散的那帮人拉进城管,城管才够得上威武那两个字。

第三五九章 握手一鸡() 
张恨古陪着阮际山,与其他向位副处长一同来到祝支山家里参加追悼会三界之危全方阅读。祝支山所在单位的两位副手与一些城管的代表都随行参与,一路上浩浩荡荡,倒真得显得很威武。这一行人从政府前面的大街穿过去,引得很多路人驻足围观,不知道是哪位政府要员又要临幸花海县。

    “这是给城管大队那个死鬼陪葬去的。”有人指指点点地说。

    张恨古的车开着窗户,正好听到了人们的议论,不由在大皱眉头。看来城管在傣帮一样的不招人待见,成为人见人骂的落水狗。祝支山这几年在城管看来形象更是不佳,不然都讲究人死为大,祝支山死了却没有人产生一点怜悯心。更让张恨古郁闷的是,居然说他们这些人是去陪葬的,这让张恨古这些人情何以堪?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张恨古虽然不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以前却听到小梁说过这句话。那时他对于防民之口还没有什么理解,现在再回忆这句话,才有了真正的认识。可惜小梁已经香消玉损,不然可以找小梁好好切磋一下更多关于民主的话题。

    祝支山的家在花海县城南边十三公里的祝家寨,二三十辆车一次排开出了南门驶向了祝家寨,就差前面有辆警车开道了。

    阮际山坐在中间一辆车上,出神地看了后面一眼,心中有些感叹。本来的城客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张恨古分管城客不到三天,居然拉起了几十号人的大旗。单看现在这架式,谁还敢说他阮际山手下没人?什么电力工商税务警察,真到了关键时候,还得看谁手里有人。

    车队到了祝家寨,祝家寨的村长早已经等在了村口,众人一通寒暄,然后村长让人将这些车辆安顿好,他则带着大家来到了祝支山家。

    这些人别看成天称兄道弟,到祝支山家来还真是第一次。当村长带到祝支山家门前时,大家都愣住了。

    很普通的三间平房,一断抬腿就可以迈地去的院墙,墙上还长着一些不知名的杂草。

    这就是城管大队队长祝支山的家?

    所有人都鼻子有些发酸,肥得流油的一个单位的第一把手,居然住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这让在场的诸位领导都有些挂不住了。

    “这个”阮外长看向祝家寨的村长,问,“祝支山家还有没有别的房屋?”

    “没有了,就这三间房。”村长说。

    “太让人感动了。”从北联赶过来的北联日报的资深编辑记者老谢同志感动的差一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