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国女相:陛下,请矜持-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南越基业千秋万代一统天下之流。

    这可是佛光保佑南越基业啊。不说别的,哪一个国家的皇室中人出来祈福做法事道场,能有这样的光辉景象?南越的君臣众人都大为惊喜,对佛教的崇拜简直达到了顶峰。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佛光何止是在万严山,就算是离万严山近一些的京城百姓也能看的清楚明白。再联系圣上前往万严山做法事的事实,硬生生造就了一场新的君权神授。

    京城无数百姓都在口耳相传盂兰盆会的盛景,凡此种种倒让大家有些相信一个月前华家的案子不是冤案了,毕竟佛光现身,也许相比儒道,佛家真能拯救世人呢?不然,怎么在鬼节这一天站出来做盂兰盆会,不就是专门超度众鬼的么?

    由此,佛教作为国教的宣传趋势也实打实的开始了。

    不过这不怎么关妙法寺住持本人的事儿。

    住持圆海和尚,此时认认真真地领着一众僧侣尝试从这万民欢腾的场景之下保持正常的法事秩序。

    他一面令小和尚下去跟来观摩法事的信众宣扬佛法、布置素宴,一面还要留心师父慧通大师给他的口信儿。

    几天前师父要闭关参禅,离开之前就跟他说了一句“盂兰盆会上要见机行事”就走了,听的他一愣一愣。

    回想华家那个老管家那时候也跟他说请他“十五那天帮忙看着点”,他就忍不住一阵牙疼。

    ——合着都把他当听信儿的使唤呢?

    他知道师父跟老华相关系好,还一起参禅来着。他本人呢,虽然出了家,和华家二爷的交情也不是假的。华家出事儿,他和师父都唏嘘过。师徒两代和华家的情分,妙法寺没成为国寺、尤其是道家在南越兴盛的时候,最艰难那期间华二爷暗中用华二夫人的妹妹刘芝兰的名义送来的钱粮

    华家明面上跟佛家子弟没有任何联系,暗中却是全寺僧人实打实的救命恩人。天道有缺华家栽在五皇子手里,他们不能做什么,只是每天在内院的堂里为他们诵经超度。

    如今华家的老管家找到他们这里,只是让他们翻镜子做个佛光,连收留表公子的事儿都没麻烦他们,他们当然不仅要做,还要做得足够好。

    ——就是师父实在太滑头,整个一看破红尘世事与我无关,一摊子全都扔给了他。

    尽管这确实挺赚钱的,但是师父您这样丢给我还一脸你心性未定仍然受凡尘拖累真是个俗人的表情是要闹哪样!气愤摔!

    申时,这盂兰盆会算是结了。然后就该是宝马香车回京城的时候了。

    圆海一面送走那些皇公贵族,接待指引着着准备趁此时住在寺院清修些时间的香客们,一面奇怪怎么还没有要随机应的那个变。

    就在他要上前送走南越圣上的时候,忽然旁边的小僧侣跑过来,一鼻头的汗珠呼呼喘着,塞过来一个纸条儿。他不动声色用手指一捻,把纸条捻成两张。又偷偷看了眼底下的炭笔字儿,随即将下面那张收进袈裟,掌中握着另一张朱砂的走上前。

    圆海一脸的温和笑意,看着南越皇:“圣上英明,这是大吉之兆啊。我佛保佑南越江山稳固。圣上不愧为天选之主。”嗯,天选的,佛可没说话。谁知道是谁的大吉,又是谁的大凶呢?

    南越皇大笑出声,心情很好的样子:“朕今日此来,方知我佛慈悲,佛法无边。多谢圆海大师接待了。”

    圆海心想真要出家人不打诳语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却又上前一步,一面言笑晏晏的恭祝着,一面小心翼翼拉了下南越皇的袍袖,待到萧律反应过来是在提醒他,方才将手中的字条暗中塞到萧律手上。

    南越皇萧律低头看了一眼,暗暗心惊,再抬头看到圆海法师却还是一脸慈悲为怀的模样,顿时心生好感。寒暄几句,转身离去。

    等走进轿辇,萧律方才把手中的朱砂字条打开来看。字条上就简简单单写着:“邕王府恐生变,圣上一切小心。”

    萧律毫不怀疑妙法寺住持给他这个字条的诚意。不管这是大师推算出来,未卜先知,亦或是妙法寺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在他看来都是为了向他投诚。一个寺院的立身之本不可能靠信众的那一点点供奉,朝廷不立之为国寺,这妙法寺也不会有多旺的香火。何况事关自己那个厉害的儿子,就算有假也应当注意一些。

    看在住持如此识趣的份儿上,就立国寺这件事,这个腰他给撑了。

    一声哨响,轿辇刮进一阵风。一个黑影子跃进轿厢。萧律看着手中的纸条,面色难辨喜怒:“去,看看邕王府怎么了。”

    “是。”

    又一阵黑风划出去,龙辇依然高贵稳妥地向前行进着,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么,生变的邕王府发生了什么呢?

    此时此刻,邕王府里的邕王爷,还真的不见了。不过,先别说邕王府怎么样。来看看邕王爷本人在干什么。

    就在一个时辰之前那个佛光升起的山头,山顶上站着两个遍身香草花卉作饰的人。一高,一矮;一清雅,一丰朗;一如仙,一如神。

    这两个人,就是邕王府的那位废太子,和京城花影楼的头牌花魁,灵舞姑娘。

    仙人遗世而独立,佳人流波而窈窕。这两个人站在一起,遍身都是草木清冽,花蝶芬芳,即使逃难都看不出半点的萎靡和狼狈。

    果然是披薜荔兮戴女罗。

    “从没想过表妹还有这等奇思,果然就成了。她怎么就料到取这么个弯面铜镜儿,对着太阳和云雾就能造出佛光来呢?”

    灵舞听完一笑:“早就知道华家的长房女儿是个名动十里的京城才女,果然是有真才实学的。原本还以为世家大小姐那些才名多数名不副实,现在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萧让忍不住想起当年华含章在他面前说的话:

    “我那两个妹妹,小妹可真的比大妹聪明些,不服不行。我知道你喜欢青云不假,也不是看不起庶出的,大妹温柔婉约的很我倒是放心,不过小妹真是聪慧无顶的。祖父常常说小妹慧极必伤,但愿她该糊涂能糊涂着。”

    那时还以为是含章偏袒盈琅表妹,如今看来,果然是对的。

第18章 秦淮江畔风波起() 
酉时,金陵,秦淮河畔。

    金陵所以被称为金陵城,自然有超出历史本身的原因。这个金字,代表的不仅仅有对陵的形容,也不缺少纸醉金迷的意象。作为南越的国都,哪怕是陵呢,也是个名副其实的销金窟。这一点,看秦淮河就知道了。

    秦淮河的江边自然不可缺少的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满江灯火的游船,也不少花红柳绿的街巷。平时就是越都的繁华所在,更莫提今日的中元节了。

    中元节原是祭鬼的。天地人谓之三才,上元即元宵祭天,下元即中秋祭地,中元就属于人。活着的人是不需要祭祀的,因此祭祀祖先和亡魂就成了大事。每年的祭祖,大抵也就是清明、中元直到过年了。清明是专门去扫墓的日子,过年时逐项事务繁多;再加之中元作为鬼节,可祭拜的远不只是自家的祖先,显然也包括了众多“亟待超度”的亡魂;因此能拿出时间来专门敬亡魂的鬼节就显得尤有其特别之处。

    街上,自然也就热闹许多。

    今年的中元格外隆重。鉴于佛家盂兰盆会的说法和定佛教为国教在整个南越掀起的方兴未艾的礼佛之风,传统意义上的鬼节似乎也显得不那么令人在敬畏之余战战兢兢。

    这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最重要的,明明在下午万法寺的盂兰盆会上已经有了佛光普照的吉兆,论谁也会乐意相信,今年这中元节不会再闹什么灵异的事情出来,也就无形之中增进了民众的热情。

    如上种种,使得尽管在一个来月之前华家覆灭一案的鲜血才被江水洗刷净尽,这个中元节的秦淮江畔仍然是慕名而来的南越百姓前来祭祀、放河灯的最佳去处。

    到了酉时,天已经接近黄昏。夕阳的光洒在河水上,粼粼的波光像太阳赐予的一盏盏河灯,熠熠生辉中与前来祭祀祈福的人手中的河灯相互应和。秦淮河畔,杨柳茂盛,掩映着江岸上的万家灯火,可以想见入夜后“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美妙景象。

    此时没有人想到,这样一片夏夜的盛世之景,会在当晚演变成南越建国以来的第二大血案。

    ——想问什么是第一场?那还用说,当然是华家覆灭了。

    随着夕阳西沉,皓月渐升,此时的秦淮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