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殡仪女孩陈以琳-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以琳倒是遇见过的,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每日都会经过一片茶籽山。春天的时候,茶籽树会结出一个个雪白的茶籽泡,一开始以琳很是兴奋,因为没有人知道这处好地方,可后来她竟也害怕起来,不敢来采。

    就像小学时的一篇语文课文,地球上只剩了一个小孩,一开始他庆幸所有的资源都归他一个人,后来也渐感寂寞。据说前几年,隔壁村有个男人上山抓石蛙卖,在一处泉水处发现一大片石蛙,也是吓得不敢抓,最后不了了之。也许是因为人类实在太过渺小,所以害怕太过宏大的东西。

    鸡油菌都是成片长的,若是找到地方,采上一小蓝完全没问题;但若是没找着地方,却得铩羽而归。所以以琳才约了群芝,想着有她当向导,定能满载而归。

    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群芝的大女儿开着车,要带群芝和希云,去城里旅游,也算是在希云临终前尽孝心。最终以琳只能跟着父亲,和三个姑姑一起上山。

    父亲兄妹四人,虽然也知道月落坞山上,长鸡油菌多的那几块地方,可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老经验,不如群芝知道得清楚。各人知道的地方不一样,于是分头行动。小时候,爷爷奶奶曾带以琳上山采过鸡油菌,以琳按记忆故地重游,没想到真的找到成片的鸡油菌。

    鸡油菌长在树丛里,得弯腰才能见到,此时阳光透过树丛,打在鸡油菌身上,显得它们的颜色格外地明艳,宛若山林间的小精灵。以琳没有立刻采摘,而是掏出手机,拍了很多照片,志得意满地欣赏完之后,才开始轻手轻脚地采摘。

    这才是真正有生命的食物,吸收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总是缺了那股子真正的味道。西红柿吃不出酸味,就连白菜和萝卜的味道也很寡淡。以琳从小在乡下长大,吃惯了纯天然的食物,自然能分辨出两者的不同。

    一个个鸡油菌被以琳轻轻安放在竹篮里,纵然手臂被荆棘钩破,腿上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大包,以琳的兴致依然不减。以琳只恨鸡油菌的数量太少,长在地上看着一大片,采完摆在篮里没多少。

    以琳难得上山一次,当然不肯就这么回去,于是沿着去二奶奶家的那条山路,一路往下,想要寻找更多鸡油菌。树丛里的野生菌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粉色白色,青色褐色不一而足,形状也是多种多样,圆面的,尖顶的,可就是再也没有一颗鸡油菌。

    父亲和姑姑们早已回家,三个姑姑在一处,采了许多鸡油菌,父亲采的鸡油菌不多,倒是采了两支小灵芝,根部只有手指粗细。以琳查了下,小灵芝学名叫松杉灵芝,灵芝伞面呈红褐色,镶了一圈浅黄的边。

    几人将不太完整的鸡油菌挑出来,中午做了一盘鸡油菌炒肉丝,和昨晚那盘一样畅销,不出一刻钟就叫众人吃完了。午饭之后,又是烧七,众人熟练地穿上白衣白帽,给爷爷的遗像口头敬酒上香。

    大姑姑和小姑姑负责烧七鞋,二姑姑嗓门大底气足,则负责给爷爷哭灵。家人短暂团聚之后,又得经历一番离别,三七五七之后,爷爷就得出殡了。经历了头七二七,以琳心底慢慢接受爷爷已经去世的事实,估计三七五七之后,全家人能对爷爷真正放手了。

第87章 与母亲垂钓() 
头七和二七,天上都下着濛濛细雨,仿佛老天爷也在悼念爷爷的离去,好在三七天放晴了。头几次回月落坞,以琳虽见希云门前水塘里的鱼儿长得好,下雨天却不适合垂钓。正巧今日放晴,以琳将钓鱼竿放在后备箱,一同带进月落坞。

    希云门前的水塘,自以琳有记忆以来,就在那了。一口方塘,冬暖夏凉,坞里的女人洗衣服都去那。夏日夜晚,坞里的男女老少,喜欢坐在水塘边的石头上,吹着凉风讲故事。

    水塘附近的土路,现在已经浇上水泥,方便小轿车进出,水泥路边上还砌了六条小石凳,方便村民坐下聊天。虽然以琳对于这口方塘的记忆并不好,但也为月落坞的进步感到高兴。

    父亲曾因为以琳下雨不肯回家,在方塘边暴打以琳,坞里没有人拉开父亲,见到以琳腿上的淤青也很冷漠,其中包括母亲。不过是一次暴打,就让以琳形成了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性格。

    以琳不敢想象,那些整日被家庭暴力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断然已经发生某种裂变,将来势必要在某个时刻暴发出来。所以以琳才那么憎恨家庭暴力,在工作岗位中遇见冤死的孩子,无论如何也要替他们讨回公道。

    姑姑们还是在叠元宝纸钱,以琳央求父亲挖了蚯蚓,左手拎着钓桶钓竿,右手拿着板凳,前往水塘边钓鱼。母亲因为要洗菜,也随以琳一起来到水塘边。

    以琳只钓过一次鱼,那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殡仪馆组织员工举行钓鱼比赛。比赛规则是谁钓的鱼多,就算谁赢,前三名能获得渔具一套。以琳跟着父亲去凑热闹,她没有像样的钓竿,只是将鱼钩系在鱼线上,然后将馒头捏成一小粒当鱼饵。

    谁知竟让她钓上来数不清的小鱼,愣是以数量取胜,获得了钓鱼比赛的冠军,获得高档渔具一套。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钓鱼冠军回家居然没有鱼吃,那套渔具也被塞进床底蒙尘,最终以报废告终。

    小时候在殡仪馆大院,以琳和父母曾经有过快乐时光:月圆之夜,去附近的桔子地,用剪刀剪桔子;父亲夜晚捉回来的泥鳅黄鳝,养了一大水缸,以琳握在手里把玩;每个暑假,以琳和弟弟,都能喝到父亲单位发来的健力宝,红牛,绿力冬瓜茶,还有八宝粥。

    以琳心中怨爷爷更喜爱弟弟,可直到爷爷去世,以琳才明白一件重要的事:她心底对爷爷的爱,远超过对爷爷的怨,如果她对爷爷的怨占一分;那她对爷爷的爱则占九分。

    小时候,以琳看过一部电视剧《四大名捕》,其中钟汉良演的追命,总是在一心爱慕他的女孩死后,才发现自己对她的爱意。以琳觉得追命十分愚蠢,同样的错误犯了两次,可她自己却比追命蠢了十倍不止。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评断起别人的事来,头头是道;但面对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叶障目。一边甩出鱼竿,以琳默默在心里做了个决定:今后尽量做到少怨恨父母,对父母好一些,以免将来后悔。

    以琳从没钓过大鱼,久不见鱼儿咬钩,心中没底。以琳转过身,对母亲说道:“妈,我这还有鱼线鱼钩,要不你也一起钓?难得钓一回鱼,总不能空手回去吧?”

    母亲的大半生都围着陈家打转,力求做一个好媳妇,自己舍不得吃穿,也从未见她有什么兴趣爱好,活得和父亲一样正经。一开始母亲是拒绝的,经过以琳的连番劝慰,母亲这才拿起鱼线,系上鱼钩,取了一小截蚯蚓,开始钓鱼。

    母亲蹲在地上,肥胖的身子略显笨拙,母亲年轻时是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美女。如今变成垂垂迟暮的老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为这个家付出太多。

    母亲既要上班赚钱养家,还要做饭洗衣拖地;既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做个好母亲,年节又要给全家人做菜,做个好媳妇。因为压力太大,母亲时常对以琳姐弟破口大骂,虽然以琳对母亲有怨,但却不能否认母亲对这个家的牺牲。

    “我钓到啦!钓到啦!”母亲激动地站起身,鱼钩被拉出水面,一条三指宽的鱼儿活蹦乱跳。母亲开心地笑着,脸上的皱纹都带了笑意,母亲解开鱼钩,鱼儿被放进水桶里。

    以琳还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鱼,鱼头处像长了耳朵,鱼身很宽,鱼鳞非常细密,带着蓝色的光泽。希威的老婆正在塘边洗衣服,见了这鱼,说道:“这鱼原是我们水库里的,发大水的时候游到水塘里来了,这是鳜鱼,价格很高呢!”

    因为有了母亲成功钓鱼的经验,以琳也有了些许自信,她记得小学的时候有篇语文课文,曾写过钓青蛙时要不时移动钓竿,青蛙才能看见诱饵。以琳轻轻晃动钓竿,较之前更加有耐心,果然,不多时就有鱼儿咬钩了。

    将鱼提上来的那一瞬间,以琳无比快乐,仿佛过去的烦恼忧愁都不存在了似的。那一刻,她的心里眼里只有鱼,都说快乐只在忘我处,以琳终于体会到钓鱼的乐趣。

    母亲帮着以琳,将鱼钩从鱼嘴里取出,以琳居然钓了条和母亲一模一样的鱼,比母亲那条还略大些。这两条小鱼已经够做一盘清蒸鱼,母女俩拎着渔具,钓桶,兴冲冲地回家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