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宋-第1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并没有向他禀报。包括路过太湖的时候,苏轼准备跳河这件事。

    他并不知道整个提审过程,也就是说苏轼被押解到了京城,过程中就没见过他。别人也没告诉他苏轼现在的状态。或许除了押解他的人以及监牢的囚犯之外,没有人掌握这个消息。也没有人主动把这个消息禀报给宋神宗。

    苏轼所说的第二次上吊,是他心中的想法,还没有付诸实施。即便是天牢中的人,也没有发现过。不然一定会禀报的。

    宋神宗皱了皱眉,说道:“这个大胡子干嘛呢,这么点破事就让他准备轻生了,他读了这么多书,读到哪去了,忍辱负重也不会啊。”

    卓然瞅眼瞧了瞧宋神宗,发现他语调轻松,带着一丝调侃。卓然当然不会因为宋神宗说这番话就认为他实际上对这件事根本没在意。卓然当然知道,对于一个最高领袖,对于自己的极力主张的政策被自己非常看好的一个手下无端抨击所感到的失望和震怒,是远非想象的。

    对于还算得上仁之仁义的宋神宗来说,能够因为苏轼的诗词而掀起文字狱,将他打入天牢,甚至要定死罪。就足以表明他是真的动怒了。当然,他很夸张的表达了自己的诺言,以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而现在故意在他面前表现出很轻松,是不是想通过卓然传达一种信息?自己不打算杀掉他,所以他没必要这么寻死觅活的。

    卓然便立刻笑了笑。自己已经了解了宋神宗的意图,说道:“是呀!官家对苏大人还是很寄予厚望的,是他让官家失望。只是他不知道,又或者因为他是大文豪,所以往往忽视了一些细节。他如果听到了官家的这番话,也许就不至于思想负担那么大了。”

    宋神宗点了点头。对卓然说道:“你对苏轼的这些诗词,我说的是找到的这些诗词有没有什么想法?”

    苏轼的诗作很多,流传下来的并不太多。一大半都在这次文字狱中被烧毁了,这是甚为可惜的。当然,被搜罗到的那些诗作在当时已经流传开了。

    卓然如此喜爱苏轼,又怎么会忽视他的大作而不去看呢?所以这些诗作他早就烂熟于胸。虽然他没有刻意的去关注,但是暗中一直在让聪慧,饱读诗学的妻子明懿公主在皇宫中探听消息。所以督察院到底收入了哪些罪证?明懿都已经探听到了,并转告了卓然。

    但由于这些罪证没有对外公开,因此卓然当然不会准确的说出来。那样的话就暴露了自己一直在探听这个案子的隐情。

    所以卓然故意装着有些犯傻的样子。不解的问道:“微臣还不知道这个案子涉及到哪些诗作?而且微臣也没有去仔细推敲诗作中是否包含了对时政的抨击?提刑院的破事太多,实在无暇兼顾。嘿嘿嘿!”

    宋神宗挥了挥手,说道:“罢了,今天朕没有心情跟你讨论诗作,特别是讨论苏轼这些反诗。刚刚把心情放平缓了些,不想又动怒。你若有兴趣,自己到督察院去问问,叫他们把那些诗要来瞧瞧。就说是朕让你去的。”

    卓然赶紧又说道:“这个不是微臣不感兴趣,是微臣不想这样做。”

    “为什么?”

    “督察院和我们提刑院都是审案子的。而官家赋予了提刑院无限的特权,天下的所有案子都可以管,理论上甚至都包括督察院的案子。并且我们也曾经审一些督察院的案子。对此督察院一直都颇有微词,认为我们抢了人家的饭碗。”

    “而现在我又登门去问这问那,知道的是官家您的圣旨去了解案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管闲事管的太宽,想抢功劳,或者想救苏轼,反而不太好。所以至始至终我没有过问这个案子。”

    宋神宗眯着眼睛瞧着卓然。忽然冒了一句:“你果真不曾关心这个案子半点吗?”

    这下卓然又感觉到脑门有些冒汗了。宋神宗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知道了明懿公主呆在皇宫中探听消息的事情吗?

    不过这种事别说宋神宗了,另外换个敏感一点的皇帝或许也都能猜测到。明懿公主是自己的妻子,几个月不出来,呆在皇宫之中,说是陪母后。怎么这么巧?偏偏在苏轼这个案子节骨眼上蹲在皇宫里头,不是探听消息又是什么呢?

    但是卓然却装疯卖傻。装作不知道的笑了笑说:“是呀!微臣提刑院的事情太多太杂,实在忙不过来,所以真的无暇顾及其它。”

    宋神宗点了点头:说:“提刑院的确事务繁杂,全国很多案子都到你们那儿复查。特别是一些中大刑的案子,所以知道你很忙,这件案子也就没让你去管。再者说了,满朝文武都知道你跟苏轼两个是同僚。你若是插手这个案子,有些不知道你为人的人会背后乱说,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判决,都会说你袒护他。对你来说实际上是很为难的。”

    卓然连声表示自己完全了解宋神宗的良苦用心。

    宋神宗转开了话题问道:“提刑院除了复核一些棘手的案件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路囚。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专门的下去走一走?看看各地的刑狱到底如何?你们提刑院也要帮着朕一起统管天下的刑狱,有些事情你不下去转转,恐怕不会知道。你觉着呢?”

    卓然赶紧连声说道:“这是当然。是微臣懈怠了,微臣也是一直想抽时间下去走走,只是一直没有能成行。既然官家这么说了,微臣择日便到地方去路囚去。”

    “一次不要去太多地方,走马观花是看不到什么的,最多待个一两个周。问题最多的呆上一段时间再回来,毕竟提刑院事务繁杂,离不开你。你不在期间,你看你们提刑院案子直线下降,能够让人夸赞的更是没有。”

    “所以我时常感慨你的本事是天生的,别的人不管跟你身边多久,也没法学到你的真本事。所以朕仰仗你的地方很多,你不能只顾一头,要面面俱到才好。”

    “是,微臣谨记在心。多谢官家对微臣的器重。”

    宋神宗故作沉吟片刻,这才又说道:“这么着吧,你这次路囚,朕给你指个地方。你在那呆上几个月,把那里和周边了解一下。毕竟那个地方问题比较多,朕是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消息。你去那儿,也表达一下对对方的不满。”

    卓然的提刑院去路囚呆在一个地方时间久,那肯定会给人的猜测,就是那地方问题大。因为提刑院路囚就是审查平冤假错案,待那么长时间,说明冤假错案的问题很严重。

    如果是奉皇命下去,那就不一样了。地方原先对提刑院心中不满也就荡然无存,因为这是奉旨前往,同时也会对地方官员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迫使他们彻底进行整改。

    卓然心想,什么地方这么厉害?自己提刑院复核全国各地各种死刑案件,这地方也算是有些了解的。咋就没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呢?

    于是卓然探寻的望向宋神宗,说道:“不知道官家所说的这问题很严重的地方是哪呢?”

    “黄州。”

    卓然心里咯噔了一下。眼睛有些不解的瞧着宋神宗,因为他瞬间就明白了,黄州是苏轼即将被流放的地方。准确的说是被贬官,并被监视居住的地方。虽然没有免了他的官,但是是要被当地官府监视居住的。不能乱说乱动,更不能到处乱跑。

    宋神宗居然要把自己派到黄州去?而且亲自点了黄州这地名,这地方让自己前去路囚,是不是他此刻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要把苏轼贬官到黄州去。那这个时候他把自己派到那去用意何在呢?是想让自己照顾精神压力极大的苏轼,免得他想不开,走上不归路吗?还是黄州真的问题很严重,两个刚好碰巧了。

    如果只有这两个选项,卓然当然愿意选第一种。因为第二种卓然没有任何线索和证据,从目前他掌握的资料来看,黄州虽不说是天下治安最好的,却也不是最差的。而且还算不错的地方。

    因此宋神宗把自己在这个时候派到那去,很可能就是针对苏轼去的。他只是没有点名而已,他明知道自己跟苏轼是好友,还是把自己派到苏轼贬官的地方,当然不是让自己去监视他。既然不是这个,那就反过来是让自己去照顾他了。

    看来宋神宗对苏轼还是多少有些眷顾的,没把他往死里整。甚至还非常人性化的安排了自己这位朋友去照顾他,免得节外生枝。

第1604章 散兵游勇() 
很显然,宋神宗要通过这个案子达到的震慑效果已经收到了,见好就收。这是宋神宗此刻应该有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