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宋-第1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老二非常懂得如何收买人心,立刻打开衙门的粮仓放粮。但是只有参加了厮杀的这些人才能领粮食,没有参加的,如果愿意让家人来参加他的队伍,也可以分到粮食。由此一来,他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已经有了数千人之众。

    周老二知道朝廷很快就会派官兵来进行镇压,既然已经杀官造反。那接下来便是如何应对?他立刻从头天晚上杀敌英勇的斗士之中挑选了一批精干成为核心人物,并分别委任了他们的官职。负责各自统领,这样就有了指挥。

    将队伍迅速做了编排,而且主要是按照各乡村来挑选。这样兵士们能够相互知道,并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他将新任的几位将领召集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打算。众人又都没有造过反,甚至有不少也没当过兵,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怎么作战。但周老二他们知道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回头,只有造反到底。

    先造反,杀他个天翻地覆。到后来若是有条件,再跟朝廷谈查案的事。如果站不住脚,朝廷当然也不会把他们看在眼中。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剩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他们决定立刻利用朝廷还来不及调集军队的空档,立刻制作兵器,并带足粮食。然后放弃城池,转战到山区去聚啸山林,落草为寇。

    毕竟这县城太小,如果官兵来了,就算不强攻,他们在城里坐吃山空,也会被活活饿死。毕竟只有数千人,若是来个几万官兵强行攻打。只要城市破了的时候,他们也就死期到了。

    想明白这些之后,他们制定的计划就很明确。一方面派出探子到附近州县探测官兵的动向;另一方面紧急打造兵器,并进行整编,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指挥系统。

    最高指挥权集中在了周老二手中,而周老三为副帅。三天之后探子来报说,朝廷已经调集三万大军从两路朝他们围剿过来了。

    听到这话,周老二把兵士们指挥将领召集商议军情。这些人哪里经过正规的两军作战?无非是街头打烂架而已。真要到行军打仗的时候便傻眼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周老二当然也没领过兵,但是他思维缜密,胆大心细。

    在几个指挥官都提议立刻放弃县城,进入山区的时候。他却安慰大家说道:“这次来的只有三万人吧,而且从三个方向合围。并且进军的速度都不一样,其中有一路就是东边的,这路来的速度最快。如果我们能够趁他们势力分散,各个击破,这样我们就能够将他们这次围剿彻底给粉碎了。”

    几个将领一听周老二居然提出借势反扑,各个歼灭。要用手里的七八千人去打对方的三万人马,都是有些面面相觑。周老二知道,他必须要带着军队取得胜利,才能赢得更高的声望,巩固他的统治权。于是不由分说,决定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

第1544章 燎原之势() 
他根据探马探听的消息,加之他对这附近地形的熟悉,立刻制定出了各个击破的策略。集中了他的所有兵士主动离开城市,埋伏在了东路军必经之处。

    朝廷的东路军号称一万,实际上并没有满员。人数跟叛军差不多,也就七八千人而已。并且他们得到消息之后,是几天几夜长途奔袭赶来的。

    并且东路军的首领立功心切,带着兵士长途奔袭。根本不顾疲劳,赶到这儿时已经精疲力竭。他甚至都没想到叛军会主动出击,放弃城池打埋伏。因此在四下里,农民军杀出来的时候,他们很快便溃不成军,哪里还有心恋战。很快这支军队便被农民军砍瓜切菜一般给剿灭了。除了一小部分被杀掉之后,大部分都跪下投降。当然,还有一部分逃走了。

    周老二调集军队立刻包抄到了北路军的后部,趁着当晚北路军安营扎寨歇息的时候发起了突袭。结果跟第一次非常相像,战局很快倒向了周老二一边。因为周老二的人数在得到了东路军叛军的数千兵士补充兵力之后,人数已经过万。

    而这次北路军号称一万人数,同样不够。以少杀多,加上疲惫仓促应战,哪里抵得住农民军的强大攻势,很快便溃败了。领兵官被乱刀砍死在了乱军之中,兵士们或者逃或者被杀掉或者跪下投降。

    取得这次胜利之后,周老二的农民军人数已经壮大到了一万五千人以上,收编了不少叛军。而且获得了大量的装备,所有农民军全部换成了正规军的铠甲。又获得了大量的粮草,战马和弓弩,战斗力成倍增加。

    最关键的是经过两次巨大的胜利,使得周老二在军中威信迅速提升。十里八乡很多的灾民都跑来投奔农民军。

    第三次军队已经因为磨磨蹭蹭拖延,一直还没有赶到县城。便得到了另外两路被农民军各个击破全部歼灭的消息,立刻扭头就走,再也不敢往前。

    周老二的军队迅速成了燎原之势。他来不及发动新的进攻时,他派出一支军队,乔装打扮进入了定南府。里应外合,攻破了定南府,将知府扣为了人质。打开粮仓放粮,定南府人口上十万,是比较大的城市,衙门的粮食也很充裕。他们从县城转移到了定南府之后,定南府的高大城池起到了相当大的支撑作用。

    他以此为据点,又对附近的几个州县进行洗脑。抢夺粮食,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一两个月之后,叛军人数居然已经达到五六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官兵的多次围剿,都大败而归。

    宋神宗十分震怒。他接掌皇位之后,还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农民闹事起义。惊怒之下,他希望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些农民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一下子就能聚集二十万之众。

    宋神宗将欧阳修等朝廷重臣召集在一起,商议紧急军情。第一件事,便是要弄清楚这件事到底是怎么起来的?

    欧阳修对宋神宗的思路揣摩的十分到位,在此之前,就已经料想到了这一天。所以最早闹事的那个县的知县、统兵和团练使逃出来之后,对外禀报当地发生民变。当时欧阳修便已经派人将他们秘密带到京城控制了起来。

    果然,在事情越闹越大之后,宋神宗要追查缘由。欧阳修便把这两个人叫来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两人当然不会承认他们弄错了。只说这周家就是暴民,不仅杀死了团练使的儿子,更是起兵谋反。对这样的暴民不用客气,应该坚决剿灭。

    欧阳修见问不出名堂,便把当时跟着他们逃出来的一些衙役叫去分别询问,并且做好了保密工作。终于,从几个衙役和书吏口中,他听到了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听罢之后,欧阳修十分震惊。而这时宋神宗召集他们商议这件事。

    欧阳修作为宰相,参加了这次商议。

    在宋神宗询问这件事到底因何而起的时候,欧阳修出面禀报说:“官家,微臣已经将这事做了一些调查,知道这件事的真实原委。不过这事要想得到圆满解决,可能需要请提刑官卓然参加商议才行。”

    提刑院的提刑官不属于武将,因此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是不会叫他的,所以卓然没有参加这个会。宋神宗听到欧阳修这么说了之后,二话不说,当即下令,传提刑院提刑官卓然参加这次会议。

    卓然来到议政厅,他已经听说了定南府一带发生民变的事。农民起义军已经控制了好些个州县,来势很凶,官兵的几支军队都被打败了。

    宋神宗此刻正在调集军队,准备对西夏开战这个节骨眼上,他实在不愿意后院起火。因为他的精锐大多调到了西夏前线准备,与西夏军决一死战。而现在在定南府附近,抽调不出更多的军队和更强有力的统兵官去对付他们,他需要一个能够化解的办法。

    而要化解这场矛盾,可能首先一点,就要搞清楚矛盾是怎么产生?怎么演变到了今天?从而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行。

    欧阳修说道:“引起民变的起因是桩案子。起兵造反的头目叫周老二,他母亲早年去世,只有父亲和兄弟三个务农为生。以前曾经是铁匠,在几个月前他们村子暴雨成灾,冲毁了很多庄稼。”

    “那一带都是灾区,朝廷曾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是那已经是后面几个月的事了。在当时很多灾民是得不到救济的,大量的人流离失所。在灾难之时,周老二的父亲周老汉,带着周老大到衙门报官。说是同村的钟老太爷的孙子,也就是该县的团练使的儿子杀死了他大儿子的媳妇,并砍去了双腿。”

    “结果县尉赶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