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醴馍钪舴蔷低逞盗罚懿偾茁蚀缶咕常乱笆虏豢晌保苄掖嬲呓鲇惺欢樟恕

    诸葛亮与刘备演练新兵期间,刘封以练兵为由,几乎亲自与孟瑶将新野周边县城村落走了一遭,得了裁缝铁匠愿跟随者数人,刘封将其暗自安置于军中,每日教其跟随士卒一同训练,闲暇时却是教其熟悉各类武器甲胄,以备不时之需。

    刘封自到了这东汉,便对这汉代兵器甚为不满,纵使自己所使精铁双刀,刘备赐予时曾号称千锤百炼之利器,却也仅仅一场大战后便有失锋利,刘封细细对比之下,已然发觉此乃因冶炼之时炉中温度不够,且锻造次数不足,导致锻造出之兵器中依然掺杂有大量杂质,这才影响了兵器寿命与韧性。

    由此,刘封便生了亲自为麾下亲军锻造兵器,缝制甲胄的想法,而此种计划,在新野这样的弹丸小城却是难以执行,故刘封便决定先行囤积工匠,待取了荆州之地,麾下军士有了驻地,再开始锻造不迟,而乱世之中,无数匠人流落至荆州避祸,倒是让刘封此事方便了许多。

    如此,又过了数月,转眼便入了秋,一日,正当刘封亲自与军中教授麾下四百军士如何在乱阵之中以短兵破敌之时,忽麾下士卒来报,刘备急召城中众将至议事厅中,有紧急军务商议。

    刘封一听此言,心中便是一动,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已有一年有余,更兼得了诸葛亮,日渐坐大之下,恐怕早已惹得曹操寝食难安。

    “传令下去,军营中人皆不可擅出,枕戈待旦,一旦有战事发生,对战时切莫贪图杀敌,应以保全自身性命为先!”刘封见此时并无旁人,便低声向孟瑶与黎闯传令道,这四百有生力量,对刘封而言太过重要,若是一番交战便折损过百,刘封这近一年心血便全部付诸东流了。

    待刘封到了议事厅中,便见刘封眉头紧锁,显是有事发生,果然,待众人齐至,刘备便面色深沉道:“吾本欲在新野厉兵秣马,以待天时,本以为曹操志在东吴,却不想其不能容我,现已得报,曹操遣夏侯惇为主将,携李典,于禁,夏侯兰,韩浩等,率军十万之众杀奔新野,现已到了博望,直逼新野,今急召诸公前来,便是商议退敌之策。”

    “果然还是来了”刘封心中默然想到,他本以为自己乃是穿越而来,而后又重创了夏侯渊李典,可保新野一段时日,却不想依然没能阻止曹操来攻。

    “哥哥既有孔明,为何却又用我等商议?只叫孔明领上五千兵马前去迎敌,想那夏侯惇匹夫之勇,必定败于军师之手!”刘备话音未落,张飞便声如洪钟,起身言道。

    原来这数月之间,刘备事无巨细,皆是先行过问诸葛亮,刘封对此早有预见,便极少出现在刘备面前,他先前已然在刘备心中为诸葛亮埋下了一根刺,此时唯有小心应对,等待时机到了,再多埋下几根,便会成为自己日后与诸葛亮对垒之利器。

    而关羽张飞对此却是毫无准备,见自己大哥终日和诸葛亮厮混在一处,并且事事以诸葛亮意见为重,和他们二人关系自然较之前疏远不少,二人心中自然不乐,此时有战事发生,关张便要看看这诸葛亮到底几斤几两,于是便出言激将起来。

    “三弟休得胡言,军师之所以为军师,便是制定方略即可,不然要汝等猛将何用,三弟不可因私怨而本末倒置。”刘备此时正为那十万大军压境之事苦恼,惟恐一年休养所得之兵全部折损在此,哪里容得了张飞胡言,即可便出言训斥道。

    张飞见刘备动了真怒,便也未敢作声,悻悻站回了队列。

    此时,刘封却见厅中悬挂一张牛皮地图,图上所画,乃是新野周边各个重镇,此时夏侯惇等人正屯兵博望,在那图上也是有所标注。再看诸葛亮,端坐于椅上,一副成竹在胸之神色,刘封心中一动,便抱拳出列。

    “父亲莫急,封有两小计,正不知是否能成行,不如说出来,好教军师指点一二。”

    刘封说完此话,抬眼便望向孔明,却见孔明依旧一副放松神情,显然并不相信刘封短短时间便可想去管用之计。

    “子威且说,汝尚且年幼,正好教军师多加指点,以便日后独当大局。”

    刘封接下此言,便跨步上前,到了那地图之下,图上,那博望镇正在新野以北约不到百里,与新野遥遥相望,博望以西便是淯水,博望以南便为博望坡,坡东有安林,坡西有豫山。

    只见刘封一步上前,三指分别指向博望坡,豫山与安林之处,目视诸葛亮,笑而不语。

第15章 智计() 
众人尽皆望向刘封所指之处,那三处地点,乃是靠近夏侯惇等人所驻十万大军之地,若是此时以数千之兵贸然前去,定会大败,亦或有全军覆没之险,是故除诸葛亮外,他人皆是一番不解之情,若非刘封之前屡立奇功,怕是有人便要指责其胡言乱语。

    “子威,我方本是守势,那三处地点皆为博望镇所辖之地,切不可贸然前往。”刘备望向地图,略微沉吟片刻,也是发觉刘封所指之地并未交战之所,摇头道。

    “父亲,新野与博望,遥遥相望,除西方淯水,期间再无山峦丛林,皆是平原之地,若与曹仁交战与平原,那新野必不可守,故封有两计,一计需赖天时,一计需赖人和。”

    “有何计策,速速说来听听,莫等到那夏侯惇到了城下!”见刘封故作神秘,身后的张飞早已等候不及,恨不能挺枪上马便去冲杀一番,于是高声催促道。

    “三叔莫急,这第一计,便是我趁夏侯惇尚未出击,陈兵于这三处山峦,密林之中,据我之前所见,豫山与安林之中,皆可陈兵一千有余,余下兵力,也不必守城,到时只做冲杀只用,那博望坡之下,两侧芦苇丛生,又是曹军必经之所在然此计若要成功,还欠了一样,这便要看天时。”刘封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副沉思之情,俱已领会刘封话中含义,唯有诸葛亮,依旧目视他物,并未出言。

    于是,刘封便又言道:“这第二计,便是今日连夜出发,弃了新野,新野本是小城,不符父亲之雄才伟略,今守之无味,不如弃之而退守樊城,到时那夏侯惇若是跟进,则入了荆州腹地,襄阳亦是危机,刘表必出兵相救,到时便可共退曹军。”

    刘封言罢,便归了队列,只留众人议论纷纷,刘备亦是沉默以对,显是对刘封此两计颇为心动,正不知如何是好。

    刘封出了此两个计策,并非完全是针对孔明,只因刘封以为新野小县根本不是安身立命之地,不如趁此机会全身而退,全军进入樊城之中,等曹军攻至樊城,再联合刘表荆州之兵,便也不惧曹军,而借此机会,刘备军团或可以保存实力,趁乱取了刘表荆州,刘封早知刘备诸葛亮皆有此心,只差良机而已,这才出此以退为进之计。

    而那第一计,便更多是为了堵住诸葛亮之口,刘封心中明了,诸葛亮对天文地理皆是十分精通,可以通过观天象之法预知天气,刘封所说天时,便是火攻之时,一旦降雨,则会坏了大计,反之如有大风助长火势,则敌军伤亡只会更加惨重。刘封猜想,自己说了此计,诸葛亮便多半不会使用,以便达成其劝服刘备全军迁往樊城。

    “军师,子威所说计策,乃是一进一退,备以为皆为可行之法,不知军师有何高见?”刘备沉思良久,这才看向孔明,孔明自来了新野,虽教习阵法及用兵之道,却尚未出一计,值此大军压境之时,刘备便想看看军师有何良策破敌。

    诸葛亮听罢,却是微微一笑,手中依然摇着羽扇,起身来到那地图旁,也是手指刘封所说那几处,目视刘封,口中说道:“适才小将军所说之计,皆可行之,然小将军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夏侯惇携十万大军,锐气正盛,日前便已到了博望,必不会久等,十万大军,每日粮饷亦不是小数,故依孔明之见,若是此时点兵出发,往此三处设伏,并携点火之物,此计尚可成行,若是等到数个时辰之后,恐夏侯惇已至新野城下。若依小将军第二计行事,则我军便有不战而溃败之嫌,传入刘表耳中,恐生嫌隙,孔明言尽于此,如何定夺,还望主公明示。”

    “若是下降大雨,该当如何?”刘备对诸葛亮此番言论颇为信服,虽心知去了樊城定然能与夏侯惇抗衡一二,却不想白白便失去了自己那早已传播在外的仁义之名,此时见诸葛亮对那火攻之计颇为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