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阳符-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李游问道被抓来当祭品的活口时,李游才知道,尼古寨的行动果然迅猛,一天之内他们竟然扫荡了方圆五十多里的地方,一共掳掠了将近两百人。这还是时间紧迫之下的战果,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所能够抓获的祭品只会更多。甚至寨主曾想过率领精壮攻下一百多里开外的某个獠人村落,将那个将近有一千多人口的村寨的活口全部献祭,以换取山神的欢心。

    只是迫于时间上来不及,这个计划只能作罢。

    李游听着兀自心惊。两百多个活人献祭,这已经让他感觉到巨大的愤怒,心里咒骂着尼古寨的*行,但此刻李游才发现,对于尼古寨的猎手来说,两百人和一千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祭品,只是人牲而已,并不是活生生的同类。

    这让李游感觉到恶心的同时,却隐约想到了一件事。他感觉到此事与这些山民的习俗似乎有些许的关系。

    那还是读书时候,与祁教授一起闲聊时候,祁教授无意之间提及的一件事情。说的是周王朝取代商王朝过程之中的秘闻。当然,所谓的秘闻,实际上也只是祁教授自己的揣测而已。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第四百三十六章 隐蔽的历史

    祁教授说,周人的崛起是一个谜团。崛起太快,而过程之中发生过什么,实际上也比较含糊不清。

    但有一点很有趣的是,那就是在周王朝的文字记

    载已经很完备,但推翻商王朝之后,对商王朝的许多事情都隐而不发。不作记载,而将商王朝所灭亡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周王帝辛的种种作死,比如酒池肉林,比如发明了炮烙,大兴土木,奢靡无度等。

    然而从历史考古之中的一些发现之中,历史学家早已经发现,享乐、酷刑,始终贯穿着整个商王朝的统治时期,这并不纣王一个人的特例。然而相反的是,作为一个君王,帝辛不但英武善战,也屡屡为商王开拓疆土,打击夷狄,巩固了中原文明对死亡夷狄的优势。

    当然,周人的记载里,这是比较少的。同样的,有一样不该被忽视的,周人应该大肆利用的黑材料,但也同样没被记载进去。

    殷商是神权弥漫的国家。国君和贵族,实际上也是巫师。商人平时在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的频率,比其他们日常吃饭的时间还要多。而每一次郑重的祭祀,都用人牲——就是用活人祭祀。而殷商事情,贵族死亡之后,殉葬的奴隶数量也是数量繁多。祁教授做过统计,这些年出土的殷商贵族坟墓,殉葬的奴隶少则数人、数十人,多则成百近千。用于殉葬的牲畜更是不计其数。这种规模的殉葬,在那个时代如果用殷商本土臣民或者奴隶,都是极度消耗国力的事情,哪怕被神权迷糊了眼睛的整个殷商上层贵族,也不会去干这样的事情。

    这些奴隶从哪里来呢?

    李游当时在听祁教授讲诉这些故事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个问题难回答。答案自然是战俘,掳掠统治周边部落,方国的奴隶。

    但这个答案,祁教授虽然赞同,但是他认为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个答案涉及到了周王朝的崛起,如果单纯从殷商本身将其解释清楚的话,那么最初的问题就无从解答。

    殷商的强大,自然迫使周围方国的承认其宗主国的权利。然而作为宗主国,对周围的方国统治也是讲究方法和底线的。就算方国每年按照约定进贡奴隶,也经不起殷商强大的消耗能力。在那个时代,劳动力原本就是极度稀缺的东西,奴隶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劣,根本活不了多久,这只是其一,第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时候,也得杀一些,贵族死亡,殉葬也得消耗一些……单纯依靠进贡,绝对不可能足够的。

    那么,周围的方国不可压迫过甚,奴隶的需求量存在,那怎么办?那必须需要一个稳定的奴隶供应来源。

    这就是周王朝崛起原因。祁教授并非无的放矢。在甲骨文之中,周人这个“周”字,实际上与羌人的“羌”字有一定的渊源。甚至有史学家认为,周人实际上就从羌人之中分离出来的一支,只是他们从游牧的状态转变成了半耕牧。

    “周”字的甲骨文字体里,有献祭和滴血的含意。甲骨文是象形字。象形字实际上本身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一般形象而制定的。根据这一点可以逆推到一个结论:在殷人的眼中,周人是献祭用的。

    当然,当然,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必然是错误的,献祭是用人,周人最初的部落并不强大,如果抓周人献祭,以殷商六百年的王朝时期,哪怕周人只是出现在中晚期,也被殷商的军队抓去献祭干净了。

    所以从周人献祭又崛起的情况,只能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殷商祭祀用的奴隶人牲,是从周人手中得来的。

    李游对于祁教授这个答案很是震惊。然而这个结论却似乎毫无瑕疵。周人地处西陲,那是夷狄羌人出没的地方。殷商就算要发兵征讨,也得经过周人的领地。这是周人绝不愿意看到的。谁知道领兵的贵族会不会顺手就把周人的部落给灭掉了呢?

    于是周人归附殷商之后,便开始向殷商提供奴隶。由殷商贵族赞助支持武装之下,掠夺西陲的羌人部落,源源不断为殷商提供人牲。

    所以,直到后来周人取代了殷人,殷商王朝最惨无人道最普遍的人牲、殉葬方式,都不被记入史书之中。因为在商人这残暴的行为里,周人实际上充当着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说到这里,祁教授又提到了关于《易》这部书。当时的李游对这本书并不怎么感兴趣。但祁教授提及这部书,也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论点。

    在殷商时期,神权是被周王朝的贵族垄断的。而周文王姬昌,不但精通易,反而还从周易之中推演出了八卦六爻这些更加精细的内容。这些内容里面,其中有许多内容,非天子不能揣度,而姬昌在那时候却已经开始揣测天机了。历史上有姬昌被周王囚禁的典故,或许姬昌被抓去囚禁,就是因为被纣王认为他有异心,才会被抓。

    历史中说,最终周王是把姬昌的儿子剁成了肉馅让姬昌吃了之后才将其释放。但是如果用一种更加符合历史观点的可能则是,姬昌为了取信纣王,把自己的儿子当成了祭品,向纣王进贡。以这样惨烈的表现来证明自己对殷商王朝的忠心,最终……呵呵。

    这种从考古发现和甲骨文里考究出来的东西,让李游毛骨悚然。这让他充分意识到历史的黑暗性。只是当时祁教授似乎还要说些更有深刻意义的内容,李游却是要去上课,没办法听他扯淡下去,后来大家都忘记提及这一茬,结果李游并不知道,最终祁教授关于这个朝代还有什么话要说的,李游都没办法再了解。

    但李游清楚的是,祁教授那时候所想说的,绝不是周王朝与殷商王朝这些龌蹉。只是可惜的是,现在找不到祁教授给他解答这些疑问了。

    忽然的走神,让李游发现,尼古寨的祭祀和殷商的祭祀过程有些类似。让他心中有些凛然,在那遥远的三代时期,殷商人用极其残忍的手段祭祀鬼神,是不是他们可以明确认定,世间有神灵的存在?而所谓存在的神灵,会不会其实就是类似眼前的狰鹄一样对源生物而已?

    ps: 昨晚就是被这章卡得不要不要的,阿树认为,这个很符合真正的历史……

第四百三十七章 纵火

    李游觉得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毕竟在这个时代,距离三代时期还是比较近的,山民保留着原始的习俗还是比较正常。李游并不认为尼古寨和殷商王朝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在三代以及三代以前的时代之中,人殉、人祭这种事,是非常常见的。

    实际上到春秋时期,人殉仍然是一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进入战国时代之后,封建地主阶级的崛起,战国活跃,人口已经变成了珍贵的资源,人殉的规模才得意削减。而真正意义结束人殉,直到明朝中期才明令终止。

    ……

    远远望去,李游看到一个木头搭建的高台上,几个身上涂着颜料,带着傩仪面具的巫师围着一堆火盆,口中唱着不知是什么哩调的歌曲,整个人像羊癫疯似的不断抽搐跳跃着,声音倒是洪亮,远远隔着,李游还能清晰听到声音。而不时旁边还响起阵阵鼓鸣和牛角吹号,听着颇有*肃穆的感觉。

    李游只觉得有些错谬。以他的见解,狰鹄在享有祭品的时候,绝不会有兴趣看这些家伙胡蹦乱跳,还释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