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搜索大师-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过来又握了握简十三的手:“欢迎来到桃花源。”
  简十三感觉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够看,此时眼前又出现了几位仿佛从古装电视剧里走出来的人物,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
  米哈尔在一旁“啊”了半天,才说道:“简,这里比外面还要美呢!”
  田少观也和平老师握了手,发自肺腑地说道:“世外桃源,名不虚传。”
  张汝成一只眼睛看风景,一只眼睛看小彤,早已忙不过来,更没时间说话了。
  平老师拉着他们走到那几位村民身前,介绍道:“他们两位就是阿风请来的客人,这可是咱们桃花源从没有过的事。”又向简十三介绍那几位村民道,“我们这里也没什么尊卑之分,大家一律平等。今天这几位就是各负责一摊,说是负责,其实就是为村民服务。”
  说着一一向简十三他们介绍,有负责耕种的,有负责畜牧的,有负责水利的,有负责教育的,不一而足。介绍完了,几位村民依旧回去忙他们各自的事情,这个简短的迎接仪式就算完毕了,只剩下平老师和小彤,领着简十三他们慢慢在村里走着。
  平老师指着那片掩映在桃花林里的密集建筑说道:“那里是村中心和祠堂,平日我们在那里祭祖、过节、给村民过成人礼,处理一些杂务。”
  又指着四周建筑在山坡上的房屋说道:“村民的住所都建筑在山坡上,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山下平地的耕地和牧场,视野也很开阔。”
  走得近了,简十三细心看那些建筑,虽然并不是什么巧夺天工的手段,但显然每一间房屋都带有明显的古建筑特色,甚至有些建筑的风格还不属于同一个时期。
  一路上不时有推着木板车,或者扛着农具路过的村民,都礼貌地和平老师打招呼,平老师也都不厌其烦地将简十三他们再介绍一遍。
  “我们这里现在总共有不到二百名村民,虽然人数不多,还有些不能干活的孩子,但是大家都很勤劳,我们自给自足是没有问题的。”平老师笑道。
  一直没开口的小彤突然说道:“大家都说,爷爷来了以后教会了村里人不少事情,大家都轻松了很多呢。”
  “哎呀,我那些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算不得什么。”平老师呵呵笑着,“走,我带你们到村中心坐一会儿去。”
  和那些村民们居住的木质结构房屋不同,村中心和祠堂是砖石结构,白墙灰瓦,飞檐重角,与周围的桃花林相比多了几分古朴肃穆。
  “我研究过,我们村的这中心和祠堂建筑,历史至少已经超过了一千两百年。每年我们也都会进行修补,保证它们光洁如新。”平老师捋着白胡子说道。
  简十三抬头看去,只见祠堂的门楣上有三个笔画复杂的大字,他不认识,但不知道为何觉得极其眼熟。
  对了,这个字体,正是大篆。


第118章

  看到祠堂门楣上的大篆,简十三立刻想起此刻还在他的怀里贴身放着的那份帛书。
  他连忙问平老师道:“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平老师微微仰头看着门楣,捋着胡子一字一字地读道:“桃源祠。据我推测,我们桃花源的先祖最早是西周末期人,比陶渊明笔下描述的‘避秦时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代还要再往前推。”
  简十三意识到了什么,继续问道:“平老师,您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呢?”
  平老师展颜一笑:“这个的确是根据一个很细微的细节判断出来的。”
  他指着第二个字,说道,“这个源字,意思是江河根本,水之源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雒邑,史称东周,从那时候起这个源字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变体。到了三家分晋的时候,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字体已经不再使用。”
  “现在村里遗留下的书籍,全部都是采用这种字体。这座祠堂修建的时间虽然远远晚于西周,但字体却没有变化。所以我大胆推测,最初来到桃花源的人,应该是西周时期的。”
  简十三目光炯炯地看着平老师:“老师,您看得懂大篆?”
  平老师点头称赞简十三:“小伙子也不简单呀,还认得这是大篆。要知道,这可是上古的字体了。”
  简十三想了想,决定这就把怀里的帛书拿出来让平老师解读一下。可他刚要伸手到怀里去拿,却见一旁的田少观一只手指着平老师,脸色都变了:“您……您姓平?难道您就是那位……?”
  张汝成这会儿已经从对小彤的沉沦中清醒了不少,见田少观突然变了脸色,立刻问道:“田哥,你怎么了?”
  田少观意识到自己指着平老师很不礼貌,急忙放下手来,定了定心神,问道:“汝成兄,简兄,你们两个难道忘了二十年前的那件事了吗?”
  别说二十年前简十三刚刚三岁不记事,就是去年的事他也不记得了,此时一脸问号,也暂时忘了去拿帛书:“田哥,什么事啊?”
  张汝成比田少观小一岁,二十年前正是七岁,但他也一脸茫然:“二十年前?那么久的事谁还记得?”
  平老师笑呵呵地看着三个后生,捋着胡子只笑不说话。
  田少观见平老师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他又定睛看了平老师一会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对简十三和张汝成说道:“二十年前,我刚上小学二年级,那一年全国最轰动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澳门回归祖国,一件是一位重量级的中科院院士失踪。”
  他转头再次看向平老师,然后深深地给平老师鞠了一躬,说道:“那位重量级的失踪院士,姓平,名叫平嘉禾。”
  平老师忙上前扶起田少观,哈哈大笑道:“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还有人记得我这个糟老头子啊。”
  简十三似乎想起了什么。
  二十年前的事他自然是不记得了,去年的事他也没什么印象。但他记得就在最近,他出国之前,有一次在家里看CCTV的科学探索频道,这是他仅有的几个爱看的频道之一,看到有一个考古纪录片里,提到了二十年前在戈壁大漠上失踪的中国最权威的考古学家。
  这位考古学家在一次野外考古的时候离奇失踪,在后来的五年里,官方和中科院先后派出了十数支搜索队进戈壁滩进行地毯式搜索,但都没有任何收获。
  纪录片分析说,因为那片戈壁有很多流沙陷阱,考古学家很有可能是失足掉了进去,没有在地面上留下任何痕迹。但搜救队不可能将苍茫的戈壁掘地三尺,所以也只能以遗憾收场。这件事也因此成为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悬案。
  不过有很多评论认为,考古学家应该早已经不在人世,这是这些年中科院以及中国考古学界的巨大损失。
  简十三记得这些评论,记得节目里称他为教授,但却已经忘了那位考古学家的名字。不过节目里当时也播放了几张那位教授以前在考古现场工作的照片,他对那教授的面部轮廓还有一些印象。
  眼前的平老师穿着一身和桃花源农夫没什么区别的粗布衣衫,满头白发,满脸银须,虽然健康但已经不再是壮年,那张隐藏在胡须后面的脸庞,和照片里意气风发的人依稀有些相似。
  田少观难得有情绪起伏的时候,他忍不住拉着平老师的手,说道:“平教授,原来你真的没有死,你只是到了桃花源。”
  平老师拍了拍田少观的手背,说道:“还是叫我平老师吧,这里的村民都这么叫我,这里哪来的什么教授不教授的?怎么,外面果然是说我死了吗?哈哈!”
  平老师哈哈大笑道:“他们一辈子也想不到,我来了这世上最好的地方,能亲眼见到最鲜活的历史。”
  田少观看来从小就很崇拜这位院士,他问道:“平老师,对于您的失踪,社会上众说纷纭,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平老师顽皮地挤了挤眼,说道:“咱们就别站在门口说了吧,这件事虽然简单,两句话就能说完,但咱们还是进去边喝茶边说。”
  说着就当先一步走向祠堂隔壁的村中心,大家跟在他的后面。
  张汝成走在简十三身边,小声说道:“平老师很厉害么?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
  简十三点点头:“嗯,特别厉害。他三十五岁就出了考古学的博士后工作站,四十岁不到就进了中科院,四十五岁就带领当时国内最顶尖的考古团队进行项目考古,可惜第二年就失踪了。”这些都是他从那个纪录片里得知的。
  张汝成连连咋舌,但又摇头,说道:“看他又送我扑克牌,又要做麻将,感觉倒像个老顽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