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搜索大师-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王阁下的出现,无疑成了阿卜杜勒生命中的一泓清泉,让他感觉到了生命的朝气,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第一次产生了期待。
  后来,当阿卜杜勒解除监禁,继位成为苏丹和哈里发之后,他也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第一位致力于改革的君主。应该说,亲王阁下的出现将阿卜杜勒心里那风中残烛一般的斗志重新点燃,这让他发下誓愿想要做一个真正有益于帝国的君主。
  然而,改革遭到了强烈的反对,阿卜杜勒再次感受到了强大的无力感——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不可能做到为所欲为。改革最终全面失败。
  虽然阿卜杜勒一生中做过的最辉煌的事情,最后却以失败收场,作者亲王阁下却对阿卜杜勒给予了热忱的赞扬和充分的理解。除了对他的努力给予肯定,亲王阁下还用相当真挚的辞藻,描绘了阿卜杜勒令人感喟的爱情生活。
  和绝大多数的君主不同,阿卜杜勒被囚43年,在位15年,58年的人生中,只有一位妻子陪着他。这位女性也和绝大多数君主的女人不同,她的身世在当时的欧洲宫廷中并不显赫,甚至她根本就不是欧洲人。
  据书中所说,阿卜杜勒的妻子来自于一个东方的小国,当时被称作廓尔喀王国,其实只是一个不大的小村落。这个小王国的统治者有着扩张领土的野心,但囿于实力所限,便想要向当时最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借兵,而随着使者一起来到奥斯曼的,是一位美丽的东方少女。
  廓尔喀国王将这位东方少女献给了帝国,果然得到了一小支军队,但这已经足够他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少女因为没能入得了苏丹的法眼,则被赐给了囚禁中的阿卜杜勒。
  那一年,阿卜杜勒只有12岁,少女比他大三岁。在他们朝夕相对的相处中,慢慢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习惯的不同,两颗孤独的心越走越近。在阿卜杜勒的心中,少女既是他的妻子,也像他的母亲,她陪着他度过了后面31年的囚禁生活。
  如果说,作者亲王阁下的出现像是给阿卜杜勒带来了一泓清泉,那么这位少女的陪伴和缱绻则是阿卜杜勒一生最珍重的东西,就像氧气一样,一分一秒都不可或缺。
  然而阿卜杜勒的妻子却并未能与他白头偕老。在阿卜杜勒改革失败之后,腐化的禁卫军和西帕希就像老牛拉破车,将昌盛的帝国渐渐带进老迈。垂涎已久的俄国和奥地利纷纷对奥斯曼帝国发起了战争,在战争伊始,阿卜杜勒的妻子就去世了。而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独自支撑了数年,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追随妻子而去,结束了他的统治和一生。
  这就是作者笔下的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的故事。一字一句地读完之后,简十三竟然觉得有几秒钟沉浸在故事中不想走出来。一方面是因为阿卜杜勒的故事的确很不一样,另一方面也是被作者亲王阁下的细腻笔触所感动。
  作者真的是把阿卜杜勒当成了朋友了。可惜这本书出版的时候,阿卜杜勒已经去世,不然的话,他一定会利用苏丹的权力来保护亲王阁下,让他免遭被禁被废黜的悲惨命运吧?
  感慨了一会儿,简十三忽然发现关白正用探究的目光看着他,看来关白应该也读完自己的那部分了。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简十三忙正色问道。
  关白摇了摇头:“虽然知道了很多令人震惊的内幕,但却并没有什么是和宝藏有关的。你呢?”
  简十三沉吟一刻。他当然也没看到任何与宝藏有关的字眼,但是他不知为何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似乎离答案不远了。
  他没有回答关白,而是摊开带来的笔记本电脑,接上酒店的网络,开始进行搜索。他的笔记本电脑里有以前游牧安装的超强防火墙,一般的黑客都无法攻破。
  简十三的搜索就是利用大众的搜索引擎,他可没有游牧那么高超的手段,能黑入所有他想去的地方,获得更加翔实准确的资讯。不过,这一回不同。和黑客技术相比,此时更能用得上的是推理的技能。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简十三兴奋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二话不说先到露台抽根烟。
  关白跟了上去站在他旁边,等着他给出他的结论。
  此时天色已经擦黑,房间的楼层虽然不高,但却仍然可以看到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夜色。没有大都市的繁华绮丽,却有着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不会令人惊艳,但却绝对让人沉醉。
  “我想,我大概已经可以猜出,奥斯曼帝国的宝藏,究竟去了哪里。”简十三吐出一口烟,喃喃地说道。
  “说。”关白道。
  “既然这本书成为大家的目标,那么线索一定就在这本书里。而这本书里写到了三位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哈里发,他们三位是最有可能背负线索的人。不过,从这三任苏丹继位、在位这35年间,帝国的整体状况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唯一最大的动荡,是第三位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在位的最后三年,俄国和奥地利发动了对奥斯曼的战争,而这场战争是灾难性的。”
  “我刚才在网上查到,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过世后,因为他本人并没有子嗣,所以由他的侄子继位,便是塞利姆三世。这位塞利姆三世成为苏丹和哈里发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过,他的改革和阿卜杜勒的改革不同。阿卜杜勒要改革的是当时腐朽的军队,而塞利姆三世的改革,则面对内政、经济和教育。”
  简十三看了一眼关白:“提问:这两位苏丹的改革,意味着什么?”


第295章 改革背后的原因

  “改革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原有的制度过于落后,只有革除弊制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关白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自己的初步回答。
  他不清楚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和塞利姆三世的两场改革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但凡是天下的改革都无非如是,这与奥斯曼帝国的宝藏又有什么关系?
  简十三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但却不是我的问题的答案。我问的是,这两场改革意味着什么?”他深沉地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阿卜杜勒改革的是军队,因为他意识到,腐朽的禁卫军已经无法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而整顿和重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假如国库亏空,国力积弱,就无法负担这种改革,那么阿卜杜勒绝不会起这个心思。”
  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虽然几乎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但在作者亲王阁下的笔下,这位苏丹哈里发一直非常聪慧,有着不同寻常人的智慧和见地。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遭到了当时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这些反对者几乎遍布朝廷和军中。
  也就是说,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资金不足。
  “哦……”关白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接过简十三的话,“而塞利姆三世的改革针对内政、教育和经济,与阿卜杜勒不同的是,塞利姆三世的改革是因为战争之后,国库消耗极大,内部空虚,为了恢复国力而不得不进行这场改革。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简十三兴奋地点了点头:“对,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年的对外战争虽然对国库是一种消耗,但绝对不至于消耗一空。而原本要投入国力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阿卜杜勒,没隔几年就变成了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塞利姆三世,这短短几年的变化,根本不符合奥斯曼帝国这只即将瘦死的骆驼的情况。”
  关白有点明白了。他看了简十三一眼:“你的意思是,奥斯曼帝国的宝藏,就是在这几年当中消失不见的?”
  简十三猛地一拍大腿:“很有可能!从历史上来讲,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就是从塞利姆三世开始的,后来就一路走下坡路,直到最后灭国,这在时间点上也很符合。从帝国的陋习上来讲,塞利姆三世不是阿卜杜勒的儿子,只不过是他的侄子,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极强的防备心,如果阿卜杜勒真的秘密转移了宝藏,他是绝对不会告诉塞利姆三世的,他会把这个秘密带到坟墓里去。”
  关白有点被简十三说动了。他从简十三手里拿过记述阿卜杜勒哈米得一世的那几页书页,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起来。
  “你想到了么?你觉得那笔宝藏去了哪里?”简十三见关白读得差不多了,这才忍不住问道。
  关白又看了两分钟,读完了手中的书页,抬起头来看着简十三,眼睛里波光涌动。
  “会不会是被发动战争的俄国或者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