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醒覆雨-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潮顿时闹腾起来,不时推推攘攘,都想争先看这年轻“太傅”一面。

胡惟庸站在最前面,身边是宫中太监总管聂庆童,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些发布圣令的礼仪官员。不过深秋的风始终是刺骨的,胡惟庸缩了缩脖子,咒骂了一声。自己堂堂一个正一品中书省丞相,却被派来执行迎接从一品皇太孙太傅的任务,想想都觉得掉价。聂庆童知道朱元璋对这新任太傅的关心程度,站在后面冷冷的瞟了胡惟庸一眼,没有做声。

大船靠岸,船上的舢板搭到了码头。

只见船上一群人陆续的走了下来,不过胡惟庸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和聂庆童对视一眼,胡惟庸疑惑的迎了上去。

走下来的人中有一个他是认识的,这人原来在京城也待过,赫然是来京城述职的陈令方!

“陈大人!怎么,你和太傅大人一起来的么?”胡惟庸朝他一拱手。虽然怀疑,但是却不能少了基本的礼仪。

陈令方大吃一惊,胡惟庸他是认识的,今天过来他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排场迎接自己。可是刚刚一说话,他就知道肯定是有什么误会了。

“丞相大人可能误会了,草民是和高句丽进贡使臣一起来的,而不是丞相口中的太傅大人。”陈令方虽然不知道哪个是太傅,但是至少是没在他的船上。

胡惟庸大讶“什么?上次的传书不是说你们要在明天才到么?”兰致远的文书早就到了胡惟庸那里,说好了是在明天到达,胡惟庸才放心的来迎接这“太傅”的。

陈令方一阵尴尬,由于地方上的安排,本来自》……己还会在地方上逗留一天的,不想却早来了一天。

“啊吖!难道那个人就是太傅?”百姓人群中传出一个声音。

大家的视线也被吸引到了陈令方身后,那两个身着怪异服装的人一边。

这两人当然就是由韩柏、范良极扮演的高句丽专使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两个人阴错阳差的还是坐上了这条贼船,大摇大摆的当起了官儿。

韩柏一脸尴尬,不住埋怨身后的范良极。范良极也没见识过这场面,一身的鬼点子没用出来。

胡惟庸还有两棵万年参没拿,当然不能让自己的财神爷受委屈了,看到两人尴尬的样子大声笑道“大明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奉皇上之命,特来迎接高句丽正德王使臣一行,愿我两国邦交世代稳固!”

范良极哪还不知道这是胡惟庸为自己找梯子,连忙装模做样的也回了个礼“吾王特谴专使大人为大明天子奉上礼物贡品,不知道是哪位大人陪我去清点一下?”

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原来不是太傅的一行,马上安静了下来,不少人还在埋怨他们来得不是时候。也对,在场的百姓中知道高句丽是何方神圣的都少,更不要说他们来的什么一个使臣了。

聂庆童和胡惟庸交换了个眼神,径直去和范良极点那“贡品”去了。

这时候,河流远处有驶来一艘巨舰,看那个样子,约莫要比陈令方的船大一倍!

胡惟庸整了整衣着,看见大明统制战舰的到来,这次应该不会错了。

舢板搭到了地面,一条红地毯从船头抛下,铺在了船头和码头之间,先是一队仪仗兵从上面缓缓下来,站在码头两边。然后才看到一众人出现在甲板上。

我真的不知道在码头竟然会有这么隆重的场面,一眼望去,就似密密麻麻的一地蚂蚁,把码头围得水泄不通。而站在船下的赫然是身找一品朝服的官员,看他那貌似慈蔼的面孔,我突然记起了一个人。

果然,看我们已经下了船,胡惟庸乐呵呵的走过来,在众人身上巡视一番后,停在了我的身上“恭喜恭喜,韩小弟这么年轻就坐上了太傅的位置,前途不可限量啊!”

我心中还是蛮惊讶的,他没见过我,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正确答案,看来身居丞相的胡惟庸也不是个庸才。

“晚辈就是韩希文了,恕希文眼拙,不知道大人是?”我还没有正式述职,所以只能称自己晚辈。

“本官忝为中书省丞相之职,以后和韩小弟就是同僚了,一定要多亲近亲近!”胡惟庸此刻的表现一点都看不出奸臣的样子,要是放到我那个时代,肯定是个影帝级的人物。

我嘴里应付道“那是当然,晚辈还得要丞相多提携提携呢!”

说着,我的眼神看向了边上的船“不知道这是?”

胡惟庸笑了笑“这是高句丽朝贡使臣的坐驾。”

“高句丽!?”我惊讶的向那边凝视,果然看见了尴尬地站在那里的韩柏。以前印象中再怎么想像也难以想出韩柏穿起朝鲜服装的样子,不过现在看到了嘛……噗嗤,真是好笑!特别是佩上韩柏那傻兮兮的脸!

范良极这时候也随聂庆童走了出来,他也是身着朝鲜的裙衣!想像一下,一个身形和猴子一样的人穿着裙子……

我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忙拉着胡惟庸向码头外走去。

跟在后面的家人一阵疑惑,不知道我到底在笑什么。走到了船下,大伯回头看了看……哈哈的笑声比我还要响亮。接着是二伯,再是父亲……只到宁芷和苏欣然、怜秀秀他们下船,都无不是掩嘴笑着走出去的。

这下子可让胡惟庸他们摸不着头脑了,胡惟庸小声的对我道“韩小弟有何事如此好笑?”

我忙笑着道“还不是高句丽使臣们的着装太奇怪了!”也是,看着韩柏穿裙子搔脑袋,我心里就好笑得紧。

胡惟庸回头看了看尴尬的韩柏,皱着眉头喃喃道“没什么奇怪的吧?”他见惯了外国的奇装异服,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好笑的,殊不知我们根本不是在笑衣服,而是在笑人!

范良极此刻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连聂庆童招呼了几声都没回应。

这时,韩柏传声过来“死老鬼,现在我们两个可是什么脸都丢尽了!看你怎么抬起头来做人!”

范良极哑口无言,旋又看了看身上的裙子……

第八集 再聚京城 章八十四 皇太孙朱允纹

这次到来,谁也没有想到会和韩柏他们所谓的高句丽使节团同时到达,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代表一国使节的韩柏他们在身份上比我这太傅更加尊贵。胡惟庸把我们一家带领到码头外的车仗旁后,又急急忙忙的向城卫司借调了一队车仗。虽然看起来给韩柏他们的车仗不怎么豪华,但是由于是军队编制,整体上却比接我的要有气势多了。

胡惟庸和聂庆童都在前面的车队陪着韩柏他们,京城里除开沙千里,似乎还真没人见过两人。既然他们要闹腾,我也乐得看戏,就是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实现了没,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也没看到朝霞出现。

码头离应天城并不远,缓缓前进的车队没多久就进了城。

应天城,或者也可以叫金陵城,可以说是明朝最为繁华美丽的都市了,顺天虽然不比它小,甚至要比它巍峨,但是却稍嫌沉闷了点,没有应天城这么活力四射。

当年朱元璋一统天下,在定都的问题上,请来群臣商议。众臣纷陈己见,提出洛阳、关中、汴梁等地。

其中虚若无和刘基两人力主仍以元人首都北平(顺天)为都。

两人认为元人定都于此后,因其武功之盛,版图之广,早成了天下向往的中心,水陆交通,便利非常。且东出为山海关,至锦州速河;南至涿县、河间、甚或达至山东及东南各省;西北出居庸关、通察哈尔、绥远及外蒙;北出古北口,至热河。实乃天下军事、交通、经济无与匹敌的巨大要塞。冠盖天下,甲于金陵(应天)。虚若无更提出自古以来,每逢天下分裂之时,均是以北胜南,偏安南方者最后莫不被北方政权所灭,屡应不爽。

可是天下又有几个人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他久战求安,甚至最后请来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铁冠道人测试风水,认为金陵(应天)实有虎踞盘龙之势,拒绝定都当时战火仍未平息的北平(顺天),就此以金陵为都,改名应天府,以示上应天德,成立大明王朝。北平则易名顺天府,封与军功最大的儿子燕王朱棣,以示荣宠。

可是连虚若无都不知道的是,那时侯赫赫有名的铁冠道人竟然是魔门“两派六道”之一“老君观”的传人,他一身武功虽然是正宗的道家绝学,却是魔门精英。他为朱元璋看风水的时候,只为其指出了金陵有虎踞盘龙的天子之气,却没有告诉他金陵城下更有困龙沼泽这天下绝势。在这之后,虽然朱棣迁都到了顺天府,这困龙之势却如怨鬼缠身,导致明朝这数百年的时间内天灾人祸不断,历代皇帝虽然有心励精图治,但是却屡屡由于或这或那的原因失败了,最后更是众叛亲离,让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