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慢……没关系,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这里用不着回避,何况我等下还有事情要与你们说。张主任,是否京师方向来电报了?”
黄翼升三人给杨沪生一留,只能原地站在那儿,看着张主任。
“不是京师,是太原。”
“太原?……左宗棠不是要跟官文打持久战吗?他那里这么快就有消息了?还是我要第三集团军主力转到河西去,这个左季高要跟我讨价还价?”
“是,第三集团军来电,左司令员以为欲清除东干之乱,山西必先稳固,为此第三集团军于大年初一发起总攻,经两天激战,至大年初三,战斗结束,我军全歼守敌十二万。毙关保以下清军两万,俘鲍超、福兴、马复震以下清军十万有余,困守太原城内的清直隶总督官文、山西巡抚英桂自杀……”
“哦?官文自杀了?呵呵,左季高恐怕现在脸上颜色不大好看了。”
一想起来小心眼的左宗棠常常一副要吃官文肉喝官文血的样子,杨沪生就可以想象没有亲手抓住官文,好好羞辱一番这个老冤家的左宗棠,现在那张胖脸肯定可以跟张飞比较一下色彩了。
黄翼升和左宗棠有过几次交往,了解这个“天才”当年是如何受辱于官文的,并且对官文怀有多大仇恨。至于沈葆桢,左宗棠的目中无人他可是很好的领教过了,不然也不会有讽刺“今亮”一说。杨沪生一说左季高脸色不好看,俩人露出会心一笑。
杨沪生在这里讨论左季高脸上是什么颜色,这让张主任有些无法接话。一个是三军总司令,解放军的缔造者,一个是一方诸侯,十万大军的统帅。这俩个角色都不是他一个小小上校可以旺自评价的。
张主任有些尴尬地翻了翻电文,略显吞吐道:“这个……电文中好象并没有不满在里面。”
“没什么,我只是开个玩笑。”
杨沪生打了个哈哈,这让张主任很是松了一口气。
伴君如伴虎,杨沪生虽然认为自己不是老虎,可这只是他自己如此认为,至于其他人是如何想的,这他可根本不知道。
“继续吧,左司令员还有什么说的?”
张主任瞥了眼站在旁边的黄翼升三人,见杨沪生一脸无所谓,继续道:“左司令员以为太原战役虽然结束,只是第三集团军在战斗中伤亡不小,需要一段时间休整,加之河西作战主要靠的是骑兵,他以为最好等秋天马肥草长之时,再大军西进。第三集团军现在以扫荡山西、陕西境内残敌为要。”
“秋天?”杨沪生眉头皱了起来。
前两天他刚刚和美国驻华商务办乐维斯会面过,据乐维斯所言,美国内战已经结束,南方邦联军统帅罗伯特…李率领他那抵抗到最后的南方军放下武器投降了。而据普鲁士驻华军事武官冯…斯波纳克中校介绍,普奥战争只打了短短的七周,就以一纸《布拉格和约》而结束。战争的胜利者自然是普鲁士,按照和约,梅恩河北岸的所有德意志邦国都加入以普鲁士为首德北德意志联邦,而梅恩河以南德德意志邦国则统一为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不再有权参与德意志德事务。可以说,一场普奥战争,宣布了普鲁士成为主宰中欧地区德国家。
美国内战结束了,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也结束了,未来中国在世界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先后结束战争,转到发展经济道路上,而左宗棠却在说要等到年底再调动大军西进……
“张主任,给左季高回电。武帝出兵反击匈奴之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是在几月?况荡平西北动乱,令我疆土不至分崩离析是我中华男儿之本分。今俄罗斯虎视我甘肃新疆,甘肃一日不平,西域一日不归。望季高兄以统一大业为重,早日出兵平定西域,不使霍票姚专美于前。”
一般山野农夫不知道霍票姚是谁,左宗棠何许人也?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霍“票姚”。
票姚,行动勇猛敏捷的样子。汉朝设置了票姚校尉,而在这个职位上最有名的就是后来的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了。
霍去病为人勇敢、热诚、机智、精力充沛、行动敏捷,自汉朝以后,人们常用霍票姚
杨沪生这里提到霍票姚,自然是拿左宗棠这个“今亮”比做汉朝的冠军侯霍去病了,如此一顶高帽子,以爱国者自居的左宗棠自然没有却之不受之理。
去年年底李鸿章的淮军系统被解决了,今年春节还没过完,山西的清廷新军系统又被彻底消灭,北京城周围清军还有二十来万,加之东北、蒙古的清军,清廷还有军队四十万。可这四十万都是什么军队?不过是些拿着冷兵器,只会吆喝不会拼杀的绣花枕头八旗、绿营兵而已,而且清军中吃空饷情况还很严重,说是四十万,实际上恐怕连三十万都没有。
虽说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对手,可这些跟土匪流寇差不多的军队与到如同虎狼之师的解放军,这还需要杨沪生再操心,那他也实在管的太宽了,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操心呢!
“沈部长,你们船舶部到七零年一共能制造多少艘战舰?”
张主任出去后,杨沪生招呼三人坐下,很是关切地询问沈葆桢。
沈葆桢欠身小心回道:“现如今能制造主席要求之千吨以上蒸汽兵船,只有马尾造船厂。宁波船厂正在建造,上海黄浦船厂只在草创中,至于南京、芜湖、安庆、九江各造船厂,这些只能建造百吨上下兵船,用于江河作战还成,出洋是万万不可的。倾马尾船厂所能,至七零年,最多建造千吨以上蒸汽兵船八只。”
“八艘?”
杨沪生原本已经明白马尾船厂不会制造出太多军舰,可听了沈葆桢所言,还是极为失望。
按照沈葆桢所言,以中国自己能力,到一八七零年,中国海军也只能拥有与郑和同级的军舰十二艘,这个数字显然不能让杨沪生满意。
可不满意又能怎么办?
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钢铁、机械、造船、化学、仪表工业根本是一片空白,这都需要在平地上发展起来,而战争还在进行,军费粮饷如同流水一般,政府等于在负债维持,根本没有太多经费用来发展工业,哪怕是自诩世界第一富的中国,对待金钱,现在也是能抠就抠,能省就省。杨沪生现在明白为什么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虽然和日本同时起步,可清朝的洋务运动却举步为艰。除了思想僵化,很大一个问题,恐怕还在政府手里没银子,无法按照自己意愿发展经济——要是再加上几个拖后腿的,这洋务运动更是进行不下去了。
“这点船怕是成不了什么事。”杨沪生摇了摇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门口,拉开房门对站在门口的卫兵道:“叫外交部章部长过来。”
黄翼升以前在清军中时,见识过清军水师,那都什么船只?无外水艍船、赶缯船、红单船等,最长的也不过三十来米,那些前膛火炮,十门顶不了郑和舰上一门后膛炮——就是让他们轰,他们也打不穿郑和舰的铁甲。而郑和舰上一发炮弹,就能让不管是水艍船还是赶缯船或者是红单船,成为漂在水面烂木片!
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对黄翼升而言,拥有十二艘这种千吨以上蒸汽战舰,这已经跟做梦一样了。这种军舰可比出不了江的那种移动炮台厉害多了,一艘郑和舰能捣腾的英法联军海军鸡飞狗跳,当时要是有十二艘,那会是什么场面?可杨沪生居然说十二艘成不了什么事!黄翼升手心开始冒汗,很是紧张看着杨沪生。
“罗中尉……”
“到!”罗雨辰利索地挺雄站了起来。
“罗中尉,我打算让你到马尾去,到沈部长手下办事。”杨沪生示意罗雨辰坐下,继续道:“不管那个叫什么名字的英国人制造还是没制造出鱼雷,我们自己是一定要研制出能够大射程、高速度的鱼雷来。六百码怎么够?再加一个零也不算多。至于六节航速,这简直太慢了,至少要达到三十节以上这才算有点战斗力,要是能达到三十五到六十节那就更佳了……现在的技术好象有些异想天开。”
说了半天杨沪生这才发觉自己以未来鱼雷数据来要求十九世纪了。不错,二十世纪末,鱼雷航程在数千到数万米,航速在三十五节到六十节算是很正常,可十九世纪能火箭助飞鱼雷、蒸汽燃气鱼雷、蒸气轮机鱼雷、电动力鱼雷吗?蒸汽燃气鱼雷或许还有可能,其他还是免谈吧,免得将可怜的罗雨辰说的晕头转向,最后什么也搞不出来。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研制出鱼雷就是好事情,那个英国人不是制造出鱼雷来了吗?想办法要么将他挖到中国来,要么问他买几条他所制造的鱼雷,在别人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制造出能够应用于实战的鱼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