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请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保证前面需要的。”
码头上将要和杨沪生一起北上的总部人员与送别的好友互相告别,虽然大家都想露出笑容,显得这次出发很轻松,可大家的笑容还是太勉强,很多人脸上笑意让人一看就是硬挤出来的。毕竟是上战场而不是从战场上凯旋,到了战场后,不管你是小兵还是统帅,对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把握,无非是第一线伤亡概率比待在后方的要大上一些而已。
杨沪生带着手下从人群中朝江边走去,沿途群众见杨沪生过来,自觉的让出一条道路,可他们还是簇拥在两边,几乎贴上了杨沪生他们。虽然有警卫员在身侧保护杨沪生他们走的还是很慢。
终于,一行人上了停靠在江边的汽船,杨沪生带着几员将领走上甲板朝送别的挥舞着手臂。随着汽笛长鸣,汽船缓缓驶离码头。杨沪生朝城墙上望去,初升的红日下,他仿佛看见清萍穿着一袭雪白的长裙正默默站在上面目送着自己离开赣州奔赴战场。
热烈的欢呼声还在天空中回荡着,岸上的人们一边追随着顺流北去的汽船拼命跑着,一边朝汽船上的军人高声喊叫着,奋力地跳着挥舞着手臂。
太阳从苍莽的群山中跳了出来,火红的如同一团火球,将江水染的血红血红。红色的江面上偶尔有一尾鱼儿从水里跃出,水面上白光一闪,激起几滴水珠,一圈圈的波纹荡漾开来。两边群山中的白雾在阳光下退缩了,青翠的苍松从白茫茫的雾气中显露出来,成群的小鸟在树林上方发出唧唧喳喳的鸣叫声盘旋着,偶尔从山林中飞到江中,在汽船船尾跟随一段路,接着忽悠一下不知投到什么地方去了。
船越开越快,身后的赣州城墙越来越模糊,融入到周围的群山中。白色的浪花从船头激荡开,船尾的水面形成一道扇面,朝岸边激荡过去,江中超越过的帆船上水手见到汽船上运载着大批站立在甲板上,如同一座座雕塑的军人,纷纷朝汽船高声喊叫着,黑黝黝的脸上充满了喜悦的笑容。
“老天!这声势还真的不小呢!看来敌人不用怎么刺探情报就知道我们指挥部北移了。”
冰冷的江风迎面吹来,杨沪生军帽后的头发随着江风随意地拂动着。
站在杨沪生身边的林金宸一边微笑着朝帆船上的水手挥手,一边笑道:“这倒是,不过本来我们就没打算将指挥部北移的计划对敌人封锁嘛!让他们知道,只会更加坚定趁赣州空虚,让主力部队脱离海军朝赣州直插了。如果真要秘密转移,我们大可在夜里走人。首长您说呢?”
“嗬……没错,他们要是想知道就让他们知道好了。”杨沪生想伸个懒腰,可突然想到身后都是自己的战士,这懒腰伸出来,自己在战士心目中的形象可是要大受影响,懒腰只伸了一半,他连忙停止继续下去,将伸出的手扶在甲板的扶手上,掩饰自己刚才的举动。“对了,参谋长呢?怎么上船后就没见到他了。”
林金宸解释道:“哦,参谋长昨天晚上一晚没休息,说是要尽快掌握当前局势,他现在应该还在船舱中看地图。”
杨沪生这才想起清晨大家见面的时候,自己发现李雪龙眼袋有些陷落下去,沉吟半刻道:“嗯……让他到我休息的地方来一趟吧,我有些事情需要找他谈谈,记着不要让别人注意到。”
林金宸见杨沪生转身朝船舱中走去,在他身后敬过礼后有力地回答道:“是!我马上去叫他。”
杨沪生的船舱里面,空间并不是很大,里面的设施也相当简单。一张行军床摆在舷壁边,在床边摆放了一张不大的桌子,两把椅子摆下后,船舱中就没什么空间了。
刚回到自己船舱没多少时间,外面有人走了过来。接着舱门外响起李雪龙有力的报告声。
“门没关,进来吧。……请把舱门关上。”
李雪龙轻轻将舱门关上,走到杨沪生面前,行过军礼后问道:“首长找我有什么事情?”
“坐,请坐吧。大家都是自己人,用不着拘束。参谋长你是知道的,对那些繁文缛礼我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的,所以你也用不着左一个敬礼右一个请示。”杨沪生笑着将李雪龙按在座位上,问道:“你这次到英吉利去,不知对英吉利有什么看法?说说看,也许对我们以后的行动很有帮助。”
“英吉利啊……”李雪龙想了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组织起来小心地回答道:“给我的感觉那边人口绝对没有我们这里这么多,可它却遍地都是工厂,煤矿、铁厂、机器制造厂、造船厂、棉纱厂……光工人就数百万,这可是比我们这里多太多了。港口桅杆林立,境内到处都是铁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极为方便。就我的感觉,英吉利国内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卷入到任何一场战争中去,它认为战争会妨碍贸易,和损失它的工业生产。一八六零年与法国签订的科布登条约就是证明,通过缔结通商条约,英吉利可以与法国进行自由贸易。而自由贸易能消除战争的一些主要根源,并且因为共同的利益将各国团结起来。他们认为英国的扩张和繁荣,是世界向前发展的途径。”
“哦?英吉利会爱好和平?这倒是头一回听说!如果真的像你所说,那鸦片战争如何解释?总不成我们现在面前的都是假鬼子吧?他们怎么不跟我们讲和平了?英国的扩张和繁荣是建立在其他民族经济崩溃,人民穷困潦倒下的,还向前发展,富了他一家穷了其他人!不可信……不可信啊!”
杨沪生对李雪龙说的感到很不可理解,英国要真像李雪龙所说的那样,它还不成了菩萨了?那圆明园是被谁烧掉的?毒品鸦片难道是中国哭着喊着乞求英国人运进来的?
“首长高见,不过英吉利国内在表决跟我们战争中,是真的有人坚决反对,就我所知的就有两位……”李雪龙在赞同了杨沪生给“英国鬼子”下的结论后,语气一转,将自己知道的当时情况说了出来。
在一八六三年英国议会表决的时候,英国纳斯勋爵与西摩·菲茨杰拉德、黎戴尔、百利,一起在英国下议院中发表了一篇演说,认为英国已经偏离了自己中立态度,在清朝政府对外海关部门的请求下,宣布对太平军的战争是为了保障肮脏的鸦片交易。而英国与法国的这种变化和干涉将会给俄国以很好的借口违反当初的共同协议,介入到中国内部管理事务。同时这种介入还将影响大英帝国在中国人心目的形象并且错误的引导英国商业的走向。
但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勋爵和莱亚德却认为英法两国军事介入中国事务是完全正当的。他们认为重要的是:是否英法的介入产生了良好的结果?是否会对中国有益?他们强调他们正在教会清朝政府管理国家的艺术,如何控制资金并增加收入。而清朝政府很乐于接受他们的传授。他们所做的正如他们在议会中承诺的一样:把中国当作一个有礼貌的国家来对待。他们近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恢复中国正常的贸易秩序,二是保证签订的条约能够被遵守。而太平军根本不能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政府,更无法保证经济秩序能够恢复。而中国的皇帝向他们请求:“帮助我们评定叛乱,帮助我们管理经济吧,然后我们将能够满足你们的需求。”
可就是这样并不能让议会通过对华军事援助,帕默斯顿勋爵和莱亚德在幕后解释中将英国真正的想法说了出来——让拥有优质煤矿的台湾成为英属自由港,偌大的台湾将让英国在远东有良好的港口,优质的煤矿,这些都是英国作为海洋强国在远东所希望的,而在中国的英军将军。
经过帕默斯顿与莱亚德努力,宣战决议在英国两院算是勉强通过了。可就是这样,英国的反战情绪还是很严重的,大多数人认为英国的利益在欧洲,中国距离英国如此遥远,将大量的士兵与军舰投入到那里去又有什么好处?人们给坚定要求干涉中国事物的士迪佛立取了众多外号。“远东刽子手”、“谎言者”、“爱慕虚荣的妄想症患者”……很多不友好的外号要是让士迪佛立听到了,相信他一定会发疯的。
一方面通过了干涉中国决议,另一方面国内强大的反战势力,让英国就是决定了干涉中国事物,他的行动也显得畏手畏尾,国内大批的军舰是调到东方去了,可后续的援军却因为国内压力迟迟无法出发。
从李雪龙所说的话中,杨沪生还听出弦外之音——根据地虽然与除了鸦片贩子以外的各国商人保持有良好的关系,但与各国政府及传媒之间却缺少必要的沟通。让鸦片进入根据地是不可能的,可要是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说不定可以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