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前十万年-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傍晚,张凡虎洗了个海水澡,躺在自己仔细巡查过后的沙滩上,享受着温暖又温和海浪的浸泡于推拿按摩,张凡虎舒服得只想呐喊。但有对大海也极为了解的他并没有放松警惕,没有贪恋这种安乐舒适。几分钟后,张凡虎上了岸,以纯天然的样子爬上一棵椰子树,在六七米高的地方拴好“艾考瓦”上那条结实的绳子,下来又爬上另一棵树。
当夕阳完全落入海中后,张凡虎躺在绳子搭的吊床中,吊床上铺着椰子树叶,床沿上搭着湿漉漉的衣裤。自己又像两个多小时前躺在猴面包树上“享受生活”一样,只是带来的猴面包树花与嫩芽已不再新鲜了,但张凡虎和着斑马肉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第十五章:渔民之夜
椰子树是全年开花的植物,在开花之前先抽苞,抽苞数以五到六月的春夏之交时节最多,因为是热带植物,所以在冬天抽苞最少。花苞抽出后经三个多月露出花序,这时就是开花时节了,开花最多的炎热的夏季与初秋,并且所开放的花苞中雌蕊最多,冬春时节最少,椰子自受精至果实发育成熟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所以椰子树上一般是硕果累累加花开满树。
虽然椰子树都是热带植物,生长环境与长势情况也大致同,但世界各地因为地理气候原因还是略微有不同之处,现在的张凡虎身边的椰树林就是这样的情况,只是都是较理想的情况。虽然椰子树是夏天才真正大量成熟,但是张凡虎躺的吊床周围的椰树上却在暮春之初就开始成熟了,刚才在夕阳下,他就看见树顶上那几乎成熟了一半的椰子。
虽然张凡虎吃饱喝足了,身体也很疲惫,但是躺在这个比猴面包树大枝柔软得多的铺着厚厚椰树叶的吊床却怎么也睡不着。是因为耳边哗哗的浪涛声的影响,还是精神得到满足后闻着椰树花香与海水的味道而亢奋?或者是两者皆有?张凡虎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双手枕在脑后,眼睛望天。前几天巨型猴面包树开花那晚正是月半圆月,现在张凡虎借着下玄月的月光依然能看到树顶的椰子。
张凡虎没有在身体相当疲惫的情况下冒险爬树摘果子,这些野生的椰子树都相当高大,没有人为的栽培,所以有的地方椰树长得密密麻麻的,就比如张凡虎躺的这地方周围的椰树;有的又长得稀稀疏疏而且瘦弱不堪,往下仔细一看,原来这些树都长在礁石旁土壤较少的地上。这些瘦弱的椰树连自己都养不活了,当然没有多余的营养来开花结果了,所以只有张凡虎周围的高达三十米的椰子树上有椰子。
“椰子由于作用相当广泛,并不仅仅是一种水果那么简单,所以它是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由于年代久远,种类也较多,这就导致了它原产地说法不一,南美、亚、非洲等热带地区都有可能,但现代大多数认为起源于亚洲的马来群岛。但是在十万年的非洲居然就有了椰子树,而且还是现代高种椰子的祖先,因为现代高种椰子最高有二十五米,但是我睡的这棵最少有三十米!”张凡虎在任何时候都不忘本,努力地回想眼前椰树的相关信息。
海风吹来了,夜间的海风很大,而且带着逐渐增大的水雾。张凡虎所料不错,族人聚居地上的雾就是由南向北的季风吹来的,海雾跋涉了上百公里到了聚居地都还那么浓,所以现在张凡虎所处的海边是什么情况就可以猜测出来了。只见冬雾般的水汽把他层层包围着,润湿了他裸露的身躯,海风又徐徐吹着,如果不是他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肯定无法再这种情况下睡着。
张凡虎钻进厚厚的椰树叶中,或者说是他把厚厚的椰树叶盖在身上,这不是怕冷,而是为了防止得风湿病。这种常见的病症虽然不会致人于死地,但是太能折磨人了,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的病症,而张凡虎在部队里面的各种训练中就有许多都是在雨水中、河流里进行的,这让许多优秀的前辈们英年退役,使人欲哭无泪。张凡虎在亚马逊雨林中也采取了各种方式防潮防水,许多有治疗风湿病的野生草药也外敷内用,这才让他现在依然健康无病。
终于在半夜时分,月亮已挪在了椰树顶部,月光透过厚厚的椰树叶子抹在张凡虎的脸上,就像前几晚上月光透过猴面包树枝叶撒在脸上一样,让张凡虎找到了淡淡的熟悉感觉,转过身想侧着睡时,刚想闭上的眼睛突然看见远处的海水中透有光亮!
张凡虎精神顿时一震,马上翻身做起,盖在身上的椰树叶刷刷得滑落在地上,但张凡虎没有顾得上它们了,眼睛紧紧地盯着离自己约有两公里外的海中。远处海水中的光亮就像是水中的灯,一共有五处,由于外界光亮有限,海面在月亮的照耀下也很昏暗,再加上海面没有参照物,所以眼力极好的张凡虎也只能推测光团相距约有三四百米,五个光团像一条曲线连在一起,每个向四周发出耀眼的光,照亮了各自周围两百米的范围,远看就像五颗闪着光亮的特大号珍珠。
一般人看见这种情况怎么想、怎么做?当然是大叫有外星人,然后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啦。但张凡虎当然不会像这些人这么无知,更不会无耻地把什么有点神奇的事情都推给外星人,让外星人把自己无知的包袱背上。“在现代的红海西有种会发光的鱼,人们救直接按它的这种特征给它取名闪光鱼,这种鱼只有几厘米长,但是依靠眼睛下面每分钟七十五次的闪光肉粒却可以发出较亮的光,而且它们喜欢在漂浮在水面上进行这种活动,所以几公里之内的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见这种光点。”
不愧是著名的动物学家,好像就没有他张凡虎不知道的生物知识,连这种本来就很光怪流离的事情他也能个人一个很好的解释。“只是还有两点奇怪的地方,一个就是这是种数量是不多的鱼类,本生活在现代的红海西边,而这儿是据现代十万年的好望角!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谁能保证在十万年的时间里,生物不迁徙?生物们都有向着自己适宜的地方迁徙的本能,所以我现在看见的这种光可能就是现代社会闪光鱼没迁徙之前的祖先发的光,毕竟鱼类的漂游是很常见的。”
“但是第二个问题又来了,那就是这些鱼怎么会团结在一起?虽然有点鱼类在繁殖季节会聚在一起寻找爱情,但绝对不会聚集成这么标准的几团,而且几团之间没有丝毫的交集现象,要知道寻找爱情这种伟大的事业在种族数量越多时越好啊,这些闪光鱼会这么守规矩?”张凡虎对自己的猜测产生了怀疑或者说找到了漏洞,也只有自己给自己找漏洞、自己给自己“过不去”的人才会不断得到提高,虽然这种人很少,但张凡虎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张凡虎突然心中一震,虽然他也不想把自己的无知推向更无知的事物——不可知的高级文明,换句话就是外星人之列。张凡虎本就不是个死板的人,也不是个无知的人,他了解面也极广,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很多现代社会、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但又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事。
他清楚地记得多次在各种科普书籍上看过的一些事情,虽然很多的都是胡说八道、混淆视听,但当中也肯定有真实的事情,其中就少不了关于各种神秘光线的事情:“我在多本资料上看见一条,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发生了一次海啸,当时很多逃离的人都看见在海浪中有数个圆形发光物,也是像现在海面上这样的发光体一样横排着前进,透过海水的光线色泽青紫,向四周发出强烈的光线,甚至打架都看见了海边海面十数米下的礁石与沉船遗迹。而我国的这类事情更是得到更多国人的关注,在七十年代,我国东海一次海面出现了随波逐流的亮光,就像水面燃烧着的火翻腾不息,并且这种现象一直出现了数天。另外我国南海等地带也出现了多次这种情况,大家都把这种光亮发出物称为海火,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海啸地震前夕,由此很多科学家都推测是地下或者海底下的磷随着地壳裂缝溢出来自燃而成的,但并不是令人十分信服。”
“我的前辈们,有的生物学家也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理由是在南印度洋海域,有一种被打架形象称为喷火鱼的鱼类,因为它们吃的浮游生物等食物中富含磷,在遇到危险或者体内磷含量过多时,许多的鱼就会越出水面喷出磷的混合物,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本就处于热带,气温较高而磷的着火点较低,所以喷火鱼就会直接喷出一条近三米长的火柱!”张凡虎看见远处那些还在慢慢游动的光团,说实话,尽管他也算是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