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菲的世界-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菲走进屋里。妈妈已经回到家了,正把几瓶汽水放进冰箱里。餐桌上放着一块花结状的乳酪饼和一小堆杏仁圈圈饼。
  “我们家有客人要来吗?”苏菲问。她几乎已经忘记今天是她的生日了。
  “我们要到星期六才请客,不过我想我们今天也应该稍微庆祝一下。”
  “怎么庆祝呢?”
  “我请了乔安和她的爸妈。”
  苏菲耸耸肩。
  “好啊!”
  快到七点半时,客人就到了。气氛满拘谨的,因为苏菲的妈妈很少和乔安的爸妈往来。
  不久苏菲与乔安就到楼上苏菲的房间去写花园宴会的邀请函。由于艾伯特也在应邀之列,因此苏菲兴起了举办一个“哲学花园宴会”的念头,乔安也没有反对,毕竟这是苏菲的宴会。于是她们便决定举办一个有主题的宴会。
  她们花了两个小时才拟好邀请函。两个女孩都笑弯了腰。
  亲爱的……敬邀您在六月二十三日仲夏节当天晚上七点,前来苜蓿巷三号参加哲学性的花园宴会,以期解开生命之谜。请携带保暖的毛衣与适于解开哲学之谜的高明土意。为免引发森林火灾,我们很遗憾后时将无法升起营火,不过欢迎大家尽情燃亮想象力的火焰。应邀贵宾中将至少有一位是真正的哲学家。因此之故,此一宴会将不对外开放。新闻界人士也恕不招待。
  顺颂时祺筹备委员乔安宴会主人苏菲写完后,她们便下楼去见爸妈。此时他们正在聊天,气氛已经比较轻松自然了。苏菲将她用钢笔写的邀请函文稿交给妈妈。
  “请帮我复印十八份。”这已经不是苏菲第一次请妈妈利用上班时间帮她影印东西了。
  妈妈看过邀请函后,便将它递给乔安的爸爸。
  “你看我说得没错吧?她已经晕头转向了。”
  “不过看起来还满吸引人的。”乔安的爸爸说,一边把那张文稿递给他太太。“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参加呢i”
  乔安的妈妈芭比看了邀请函后说道:“嗯,真不错。苏菲,我们也可以参加吗?”
  苏菲信以为真,便说:“妈,那你就帮我印二十份吧。”
  “你疯了不成!”乔安说。
  当天晚上苏菲上床前,在窗前站了许久,看着窗外的景色。她还记得有一次曾经在黑暗中看到艾伯特的身影。这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现在又是深夜时分,只不过由于已是夏日,天色仍然明亮。
  直到星期二上午,艾伯特才和她联络。苏菲的妈妈刚出门上班,他就打电话来了。
  “喂,我是苏菲。”
  “我是艾伯特。”
  “我猜到了。”
  “很抱歉我没有早一点打电话来,因为我一直忙着拟定我们的计划。这段时间少校把全副注意力都放在你的身上,所以我才能够单独做一些事,不受干扰。”
  “这事实在很诡异。”
  “然后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躲了起来,你明白吗?就算是全世界最好的监视网络,如果只由一个人控制的话,也会有它的缺点……我收到你的卡片了。”
  “你是说邀请函吗?”
  “你敢冒这个险吗?”
  “为什么不敢?”
  “像那样的宴会,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你来不来呢?”
  “当然来啦。可是有一件事:你还记得那天席德的爸爸会从黎巴嫩回来吗?”
  “老实说,我忘记了。”
  “他让你在他回到柏客来那一天举行哲学性的花园宴会,一定不可能是什么巧合。”
  “我没想到这个耶!”
  “我敢说他一定想到了。不过没有关系,我们以后再谈这件事好了。你今天上午能到少校的小木屋来吗?”
  “我今天要修剪花坛的草。”
  “那就下午两点好了。你能来吗?”
  “可以。”
  苏菲到达小木屋时,艾伯特已经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到这里来坐!”他说,然后就马上开始上课了。
  浪漫主义“我们已经讲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巴洛克时期与启蒙运动。今天我们要谈浪漫主义。这可以说是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
  到这里,我们就接近尾声了。“
  “浪漫主义时期有这么久吗?”
  “它从十八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期。到了一八五O年以后就不再有一个涵盖诗、哲学、艺术、科学与音乐的‘纪元’了。”
  “浪漫主义时期就是这些纪元当中的一个吗?”
  “有人说浪漫主义是欧洲人士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共同进路’。
  这个运动从德国开始,最初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调理性的做法。在康德和他那冷静的知性主义成为过去式后,德国的青年仿佛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那他们用什么东西来取代康德的哲学呢?”
  “当时的新口号是‘感情’、‘想象’、‘经验’和‘渴望’。过去部分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包括卢梭在内,也曾经提到感情的重要性。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开始批评过于偏重理性的做法。以往隐而不显的浪漫主义如今成为德国文化的主流。”
  “这么说康德对人们的影响力并没有持续很久哼?”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许多浪漫主义者自认是康德的传人,因为康德已经确认我们对于‘物自身’所知有限,同时他也强调自我的作用对于知识(或认知)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的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浪漫主义者便利用这点发展出几乎毫无限制的‘自我崇拜’,并且因此而歌颂艺术方面的天才。”
  “那时候有很多这样的天才吗?”
  “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他用音乐来表达自我的情感与渴望,比起巴哈和韩德尔这些多半以严格的音乐形式创作乐曲,以歌颂上帝的巴洛克时期大音乐家,贝多芬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
  “我只听过月光奏鸣曲和第五号交响曲。”
  “那你应该可以听得出月光奏鸣曲是多么浪漫,而贝多芬在第五号交响乐中又是如何生动地表现自己。”
  “你说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
  “是的。文艺复兴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两者都强调艺术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康德有很大的贡献,他在他的美学理论中研究了当我们受到美(例如一幅艺术作品)的感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他认为,当我们忘记自我,忘记一切,完全沉浸于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就比较能够体验到‘物自身’。”
  “这么说艺术家可以提供一些哲学家无法表达的东西哼?‘:”这正是浪漫主义者的看法。根据康德的说法,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他的认知能力。德国诗人席勒(Shller)更进一步发挥康德的想法。他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像玩游戏一般,而人唯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因为那时他可以自己订定游戏规则。浪漫主义者相信,唯有艺术才能使我们更接近那’无以言喻‘的经验。有人甚至将艺术家比做上帝。“
  “因为艺术家创造自己的世界,就像上帝创造这个世界一般。”
  “有人说艺术家有一种‘创造宇宙的想象力’。当他内心充满艺术的狂喜时,他可以跨越梦境与现实的藩篱。年轻的艺术天才诺瓦里思(Novalis)曾经说过:”人世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他写了一部名为海因利希冯欧夫特丁根(Heinrich von Ohter—dingen)的中世纪小说。此书虽然在他一八O一年去世时仍未完成,但仍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小说。书中叙述年轻的海因利希一心一意找寻他曾经在梦中见到、渴望已久的’蓝色花朵‘。除此之外,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柯立芝(Co1eridge)也曾表达同样的意念:“万一你睡着了呢?万一你在睡眠时做梦了呢?万一你在梦中到了天堂,在那儿采下了一朵奇异而美丽的花?万一你醒来时,花儿正在手中?啊,那时你要如何呢?’”
  “好美啊!”
  “这种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心态正是浪漫主义者的特色。他们也可能会怀念一个已经逝去的年代,例如中世纪。历经启蒙时期对中世纪的贬谪后,浪漫主义者开始热烈重估中世纪的价值。此外,他们对神秘的东方等遥远的文化也怀有一分憧憬。有些浪漫主义者则受到夜晚、黄昏、古老的废墟与超自然事物的吸引。他们满脑子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生的‘黑暗面’,也就是一些阴暗、神秘、不可思议的事物。”
  “听起来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