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情教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重别人的人格 ;要珍惜人的无价财富—— 情感;不仅接受别人给予你的幸福,也要把幸福回赠给别人;要热爱,要珍惜,要创造真正的美;无论做大事或小事,都不要忘记为实现人类的理想 ——共产主义而奋斗。
如果少年儿童从参加集体生活的第一天起就因遵守这些规范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如果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培养出对践踏和侮辱人格的行为的不调和态度,那么,可以说这种学生已从道德上作好迎接他完全陌生的情感的准备,他已经能够理解和感受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了。在道德上让孩子们作好体验爱的伟大情感的准备,这就意味着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要在集体成员的各种相互关系中经常提出道德审美因素。很遗憾,在一些集体里,在成员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道德审美关系。总之,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教师必须善于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之中。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表现在一个人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上,表现在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目的而动员道德、智力、意志等全部精神力量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集体成员间的交往,就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是为了实现亿万同胞的共同利益。在这种交往中也产生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义务感。这就是道德关系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向每个人展示了最大幸福的前景,使每个人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同其他人的道德联系,认识到对另一个人负有义务感不是对他个人,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即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共产主义关系。
培养人对人的这种义务感,恰是在集体成员间建立真正的道德关系的“秘诀”。学生早在少年时期对这种道德义务就很敏感。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喜悦不是朋友们给予的物质上的支持或劳动中的援助,而是朋友们帮助他捍卫了自己的观点,给予了道义上的支持。语言、思想、信念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间的作用,一般说来,是非常巨大的。相互之间以思想、语言彼此支持,体现了道德行为与道德观点的统一。年轻人把这种言与行、思想与行动、意图与实践的统一看作是人对人的道德义务感的最高表现。
在这种精神交往中锤炼出真正的友谊,培养了共同的道德情感,这是建立高尚爱情的最重要前提。真正的爱情,这首先是崇尚真理、诚实、正直、原则性,对伪善和欺骗行为持不调和态度,为维护真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为共产主义道德的高尚原则所激励的年轻人正是这样看待爱情的。生活放荡的人,好向女人献殷勤的人,疯狂追逐女人的人,主要是在这种伪善的、缺乏原则性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实际上,没有道德高尚的集体的地方,也就没有人对人的道德义务感。
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真理的亲姊妹,是真理在集体成员的道德关系中的表现。培养对谎言的敏感性和不调和态度,就是在人的感情和行为中培养高度原则性。这种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会口是心非的。要使幼小心灵中的情感符合高尚的道德,并使这种情感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就获得充分发展,直至使他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正反现象,特别是对表示对人关系的行为表明自己的道德态度,这是建立高尚爱情的保证,是维护男女之间的道德审美关系的纯洁性的保证。用情感表现的对周围世界所作的道德评价,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学校这方面的实际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其中最为严重的缺点,就是孩子们的感情受到行为守则的严格约束,他们还没有参加到朝气蓬勃的活动中去。按其本性来说,青少年需要富有激情的活动。由于感情的积极流露——如果是可以这样表达的话——学生的感情或激情得到了满足,从而形成了信念;思想和观点也逐渐变成他们心灵中能激励他们从事道德高尚活动的积极力量。
许多教师认为,孩子们(特别是少年人)不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经常“过线”。学生表达的情感即使是十分高尚的,但如果过线了,也常被许多教师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如何充分表达情感上,而是竭力控制和压抑自己的情感,或对情感作逻辑分析,反复考虑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例如一个男生欺负了一个女生,另一个男生为她抱不平,由于气愤动手打了那个男生。这个打人的男生的行为有不对的一面,但必须看到他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感是主要的。在类似情况下,许多教师只看到不对的一面,而不去肯定那个男生在形式上虽然违背了学生守则,但他有着高尚的动机。教师们对他说,不该动手,应去找班主任,或在少先队员的集会上提出质问,总之,一切都得符合“规则”,等等。教师们没有意识到,学生虽然形式上违反了行为守则;实际上遵守了守则的精神,即遵守了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从培养道德信念、保证道德行为与道德观点的统一来看,在上述情况中最为危险的,是男生没有找到说明自己行为正确的逻辑根据。从规则的角度看,毫无疑问,教师是正确的,但这是真正的伪善行为。教师的论点越具有说服力,就越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内心抗议。学生把这些埋藏在心里,并产生一种新的感情孤僻、与人疏远,甚至不相信人。伪善行为不仅压制和扼杀人的感情,而且使人堕落,失掉常态。那些鲜明地、诚实地表达了自己感情的人,没有力量驳倒似是而非的道理,结果这些同伪善行为结合起来,则比任何谎言都可怕。在虚伪的说教影响下,说谎、口是心非、背信弃义、道德败坏等恶习便像瘟疫般流传开来。
压抑高尚的情感,最终会造成一个人对周围现实中的一切无动于衷,是好是坏都漠不关心,变得谨小慎微,无论对什么都得作逻辑分析。这种人对某些行为、现象、事件本来从最初期就有正确的评价,可是他还是寻找各种借口拒绝采取由情感激发起的行动。他内心的高尚情感能够制止他想在拒绝作直接的感情评价或采取由高尚动机唤起的行为时获得某种好处的念头。
在同妇女的精神心理交往中,那些谨小慎微的好说教的人,特别令人可怕。这种人之所以可怕,首先因为在他的文雅可爱的仪表后面,在情感敏锐的后面,往往掩盖着冷酷、
自私、会打算盘、善于投机取巧、想在一切事情中捞取便宜得到好处的坏心肠。 他越是看到有便宜可占,就越佯装真挚诚恳。姑娘一旦掉进伪君子精心设下的圈套里,不但不能自拔,有时得在结婚数年之后才能识破他的真面目,原因就是他善于伪装,能巧妙地驾御自己的感情。
培养情感,这是个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复杂、细腻的问题。在这方面,精神生活中的思想和智力领域同情感和意志领域的相互联系,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思想、信念、观点、世界观应当是决定道德观点与道德行为统一的决定性因素。可是情感对形成和积极表现思想起着巨大作用。没有情感,便没有活生生的人,人就会变成人类在积极探索中所发现的真理的冷酷无情的代表。情感是随着人的意识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要让学生尽量积极地表示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对损害人格、说谎、口是心非、伪善等行为表示毫不调和的情感。要让他们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充满激情的活动中吸取经验,培养道德信念。学生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就要帮助他改正,要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但一定要实践,而不要等待有谁出面干预,并对行为、环境、事件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对待妇女的高尚美德,是从青少年时期培养出来的。在这个时期,学生是善于用情感来表明他们是信守高尚的道德原则的。他们还认为其中的一些重要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让每个人都能在少年时期树立起对这些原则的信念;培养他们对周围任何违反原则的行为都抱不满和愤恨的态度;培养他们对那些践踏原则的行为同对侮辱自己人格的行为一样,感到不能容忍。
在我们的社会里,在这些原则中的最重要原则是尊重人,即尊重人格,尊重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在没有经济奴役和精神压迫的社会里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的人道主义日益成为思想性的奠基石。如果不尊重同胞的道德尊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