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子传-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中。轻盈飘渺,简直没有了一丝一毫的时间观念,这是一种身死神活,既不是睡着,又不是正常的清醒的状态。总之是,他已经完完全全透透彻彻地化入了杂念去净的自然中。
他甜甜地守着这种意境,久久地不愿出来。直到家人韩福又急又怕地到这里来找他的时候,他才从那极笃的虚静之境走出来。
从这时起,他的病情奇迹一般地好转起来,开始食欲大振,饭量猛增,精神充沛,头脑新清,心中舒畅,情绪安定。
从这时起,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他几乎天天来“入静”,天天来这练丹田,天天来这“行周天”。他不仅来行小周天,而且还躺在地上来行大周天——让精气神顺全身脉络进行大周旋。加上到这里来天天须得行走散步,加上药力帮助,几个月以后,他的身体几乎完全康复起来。他的皮肤逐渐恢复光泽,面庞逐渐转为丰润,除了双颧骨下略有两道往里吸着的纹印,除了因无牙而嘴唇有点往里收着之外,整个看去,那又圆又大的额头和脸盘,在雪白须发的衬托下,显得是那样的丰富,那样的光彩,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慈祥。
对于他的“长林却病”,人们倍感新奇。一位村人很感兴趣地问他说:“你坐那里,为啥能好病呢?”伯阳先生说:“你看着我是坐在那里不动啊,实际上,我是在练‘三丹’哪。”
后来,人们把他的练“三丹”(上丹田、下丹田、中丹田)误传成了练仙丹。
人们对伯阳先生的练丹治病很不理解,感到不可思议。伯阳先生经过探究,曾经默默地做了总结:“那是因为我将近一生未得安然,以及其他诸多复杂因素,在我体内造成了阻碍、不自然和不协调,致使心、肝、胃等,出了毛病。在不排除药物作用的情祝下,由于我效法天道自然,用静坐周天注意念和精气神一起沿着规道去循环,使诸多不自然、不协调变成了协调和自然,使身体的元气在经络中得以调理和充沛,得以循行之畅通,使体内精神、脏腑、气血、津液得以调养而畅达。因此上才得以却病和康复。对于静坐周天以却病,唯无论者是只知道用荒诞的解释去歪曲;唯有论者是只知道固执己见的去认为:那里边空洞无物,根本没有内容,只不过是去叫空想转圈子。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其中,确有着无穷奥妙真学问。”
伯阳先生的练丹却病,后来被归属于气功之中的静功类。
也因之,老子老聃李伯阳,被封成开创气功的祖师爷。
………………………………………………
法道寻律
公元前四八五年夏,八十六岁的李伯阳先生病体康复,医者告诉他说:“你身体康复,千万可要注意巩固,可不能去做什么苦神费心之事。你岁数太大,如果万一病情复发,不管再用什么好药,不管再用什么好法儿,再没有好转的余地。”
伯阳先生心想:“医者确属好意,而且说得有理。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我有大业在身。事业刚半,中途截止,病体康复,不能继续隐写,心中实属焦急。”他本打算抓紧进山隐写,因听医者劝说,想起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就决定暂不归山了。他在心里计划说:“这也好,先拿出一段时间对身体的康复进行巩固,直到再也没有复发的危险为止。然而,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不能闲着,要一边休养,一边默默准备材料,要间接的和别人一起切磋琢磨一些需要切磋琢磨的道理。下一半——人尘述论部分,更为复杂,我材料明显的不足,心中又感很不踏实,所以必须有一个阶段再行准备。”
他如此地进行了打算,也真的如此去做了。
这是一个大旱之暑。火辣辣的骄阳照耀着大地。田里庄稼旱得不长。村上的树木叶子进入半枯萎状态。
坑干了。壕干了。但是涡河却因上游不旱和与源泉相接等原因而没有干涸。不仅没有干涸,而且河水又旺又清。
曲仁里正北二里路的地方,是个涡河渡口。从这个渡口沿着涡河南岸往西走,二里多路的地方,靠河沿有个池塘。塘水清幽,又蓝又绿,闪着翡翠宝石一般的亮光。在塘水与河水之间有一个窄窄的土埂。土埂上有一通开的小口,河水、塘水,有这小口接连着。从这水塘往南,一字摆开,又有三个水塘。四个塘,有四个小口相连着,放眼看去,宛若一串子嵌在地上的绿宝石。
此时,在这串“绿色宝石”的西边,在靠河的一个土坡上,正坐着病愈之后的李伯阳。
伯阳先生一声不响地坐着。看看,想想,想想,看看,不知是在干什么。不一会儿,他开始进入了痴呆状态。
这时候,曲仁里村上十四岁的调皮孩子小能豆,领着一群小孩,慢慢地向伯阳先生坐着的地方走过来。这能豆,秀眉俊眼,聪明能干。他原名不叫能豆,而叫铁蛋(名字是由伯阳先生给起)。因他骄傲,好逞能,人送外号叫能豆。能豆小声对几个小孩耳语说:“看哪,耳爷装傻哩,走,咱出他的洋相去!我捂他的眼,你们叫他猜是谁。猜不着就不松手。”说罢,轻轻地走到伯阳先生背后,用两只手一下子捂住了他的双眼!
“谁?谁呀?”
不管咋问,能豆就不吭声。旁边的小孩说:“你猜吧,猜不着就不松手。”
伯阳先生说:“快松手,别捣乱!”说着,来回扭头,想挣脱掉。能豆用两只手死死地抠住,不愿意放开。
旁边的小孩说:“你猜他是谁?”
伯阳先生笑了,说:“不是吹大气哩,我不用三猜,也不用两猜,一猜就能猜着。”
“猜吧,快猜吧,他是谁?”
“他是铁蛋,外号能豆。”
能豆松开手,咧着嘴说:“咦嘻嘻嘻嘻嘻嘻!叫他猜着了。”孩子们都感到很希罕。“耳爷,你咋猜恁准哩?就是哩吔,这你又没看见,你咋猜着啦哩?”
伯阳先生说:“是他的性格对我说的,他的性格说了,‘啊蜎,啊蜎,捂你眼者,除了能豆,能有谁唯!’”
“哈哈哈哈!”孩子们都笑了。
能豆说:“耳爷,快对俺说,你呆这弄啥咧?”
“你们不懂,去吧,去吧,快玩去吧!”
能豆领着这群小孩,上池塘东边的河坡上戏耍去了。伯阳先生继续开始观察。他在观水,他在从这水上思考问题,为他以后的隐写准备材料。他看哪看,想呀想。只见,那边的水边,有人提水浇禾,有人就水洗衣;有人在水边树荫乘凉,有人在船上游乐休息;鱼儿在水上亮翅,鹅鸭在水上嬉戏。一片幽美情趣,一片盎然生机。那河坡潮湿的土地上,庄稼长得水绿茂盛,河沿和池塘水边的林木与果树,枝叶葱绿,果子肥大。连那水塘树底下的青草和黄花都特别新鲜艳丽呢。这里的景象和大田上那干黄枯萎的景象相比,恰恰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啊!
池塘东边,陡坡底下的河水边,有一棵土青色的、特别高大的大楮树。这楮树高高地往河滩之上斜挑着。一棵大葡萄树曲曲连连,曲曲连连地扯在楮树上。那绿盈盈的葡萄,一串串挂在高高的树枝上。这时候,能豆正领着那群孩子在葡萄树下玩。他们想吃那六月鲜葡萄,但是就是够不着。叫谁去摘谁都不敢上。能豆说:“你们都没那个能耐,还是我来上吧。”说罢,很利索地爬到三四丈高的树枝上,摘下了葡萄,分给孩子们吃。
孩子们吃了葡萄,能豆问:“好吃不好吃?”
大家都说好吃。
能豆说:“你们为啥能吃到这恁好的葡萄?这是我的本事大,是我了不起。我费恁大劲,爬恁高,摘下葡萄,你们吃着老美,这是我给你们造了福,你们得叫我个爷。谁不叫都不中,谁不叫,我就揍谁!”
孩子们没有办法,只好喊他个“爷”。
这一切,伯阳先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能豆当了“爷”十分的高兴,又往李伯阳身边走过来。能豆说:“耳爷,你到底是弄啥哩?”
李伯阳说:“看水哩。”
“你看水弄啥?”
“我看水伟大,它比你当爷的伟大,比爷的爷还伟大。咱们应该向水学习。”
“水有啥学头?”
伯阳先生笑了:“能豆啊,你看这水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呀!它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造福于万物,又不居功骄傲,情愿到最低最凹的地方。它给人们好处,又不让人们称他‘爷’,它不愿自称伟大,实际上它更伟大。它要是个君主,也是个上等的君主。要知道君主分为四等——上等君主,象水一样,他造福于人民,不叫人民感到他的存在;中等君主造福于人民,要叫人民称颂他;下等君主是不造福于民,硬叫人民称颂他;最下等君主是残害人民,人民心里痛恨他。能豆,你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能爬到很高的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