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传-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龊湍赖募彝ヒ谎!毒鲆椤钒研矶嗪檬露脊以谖业恼噬希业拇砦笕钡忝挥泄疑希皇俏颐挥卸敲挥泄遥说车睦婷挥行瓷稀U馐谴蠹乙鲜肚宄模紫仁俏摇?追蜃悠呤有乃慧u矩,我即使到七十岁,相信一定也会踰矩的。(44)
这次会议一致决定:原则上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个别意见委托给七大以后的中央去采纳修改。这个决议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获得一致通过。
《决议》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对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结论。经历了几年的整风,使党内的思想取得了一致,使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全党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空前团结起来。它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①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草案第三号(关于克服自由主义),1943年4月13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900、901—902页。
③ 毛泽东和绥德专署专员袁任远谈话记录,1943年7月。
④ 康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8月2日。
⑤ 王保成:《跟随领袖二十年》,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9页。
⑥ 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329页。
⑦ 邓力群:《回忆延安整风》,《党的文献》,1992年第2期。
⑧ 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44年1月10日、11日。
⑨ 中共中央书记处致邓小平、饶漱石、林枫、程子华的电报,1944年1月24日。
⑩ 毛泽东、康生致邓小平、滕代远的电报,1944年2月26日。
⑾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讲话记录,1945年2月15日。
⑿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228页。
⒀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5月26日。
⒁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7月7日。
⒂毛泽东致周子健的电报,1943年7月13日。
⒃蒋介石对《关于中国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害国家案件总报告决议案》的指示,《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841页。
⒄毛泽东在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关于《质问国民党》一文发表后的反映材料上的批注,1943年8月22日。
⒅《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350页。
⒆《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300页。
⒇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8月30日。
(21)博古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9月7日。
(22)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插话记录,1943年9月7日。
(23)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10月6日。
(24)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9月13日。
(25)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10月6日。
(26)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10月6日。
(27)朱德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10月6日。
(28)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10月6日。
(29)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结论记录,1943年10月6日。
(30)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3年11月13日。
(31)王明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信,1943年12月1日。
(32)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4年3月5日。
(33)邓力群:《回忆延安整风》,《党的文献》1992年第2期。
(3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947、948页。
(35)《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41页。
(36)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45年4月21日。
(37)毛泽东对历史决议(草案)的第一次修改稿,1945年3月手稿。
(38)毛泽东对历史决议(草案)的第二次修改稿,1945年3月24日手稿。
(39)毛泽东对历史决议(草案)的第二次修改稿,1945年3月24日手稿。
(40)毛泽东对历史决议(草案)的第四次修改稿,1945年4月7日手稿。
(41)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5年3月31日。
(42)任弼时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的发言记录,1945年4月20日。
(43)王明向毛泽东及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提交的《声明书》,1945年4月20日。
(44)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的发言记录,1945年4月20日。
第28节联合政府的主张
到了一九四四年,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已经逐渐从最困难的处境中走出来。这年春天,根据地有了明显的扩大,居住的人口增长到八千万人,军队发展到四十七万人,民兵有二百二十七万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谁也无法忽视的力量。
当时放在中国人民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很好地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毛泽东为它付出了很多的精力。
还在一九四三年秋天,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刚刚被打退,维护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团结的任务就被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那时,蒋介石又作了这样的表示:要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并许诺在抗战结束一年内实行宪政。对蒋介石的允诺,毛泽东清楚地看出他其实是“欺骗”①。但只要还有一点可能,毛泽东仍要抓住这种机会来推动国共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变。十月五日,毛泽东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中提出:“在蒋先生和国民党愿意的条件之下,我们愿意随时恢复两党的谈判。”②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也有利于促使国共两党谈判的恢复。尽管盟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北非战场上都取得重大胜利,但中国战场上毕竟仍集结着数量庞大的日本陆军。美国政府为了避免一旦在中国大陆作战时会造成美国士兵的大量伤亡,希望中国所有军队都能用于对日联合作战,而不希望看到中国在这时出现内战。苏联和英国也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这种国际压力也迫使蒋介石对国内问题进一步采取缓和态度。
一九四四年初,国民党驻延安的联络参谋郭仲容向毛泽东转达蒋介石希望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的信息。听到这个消息后,毛泽东的判断是:“观察今年大势,国共有协调之必要与可能,而协调之时机,当在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但今年上半年我们应做些工作。”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停止公开批评国民党,积极参加宪政运动,争取和广大民主人士一起推动蒋介石转变政策。
二月十七日,毛泽东会见郭仲容,告诉他中共中央决定派林伯渠赴重庆谈判,行期在三月十二日以后。对即将进行的这次谈判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四月十五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进行了讨论。周恩来发言说:国民党现在对我们主要采取政治斗争,宣布我们破坏抗战等所谓十项罪状。我们的方针,照毛主席估计的,目前还是求和缓。④毛泽东接着说:这次总的态度不卑不亢,表示我们要求和缓,要求抗战到底,团结到底,不表现盛气凌人的态度。我们要求和他们一同抗日,使他们不觉得我们在威胁他们。毛泽东还提出:对中间派主要宣传民主,争取他们的同情。对英美主要宣传抗战,要求英美派人常驻陕甘宁边区。⑤
四月二十九日,肩负重任的林伯渠同王若飞、伍云甫一起离开延安,五月二日到达西安。林伯渠在西安同国民党中央派来的代表张治中、王世杰进行了初步会谈。五月十七日林伯渠同张治中、王世杰同机到达重庆。同以往的情况一样,国民党方面对谈判毫无准备,拿不出任何方案来。他们一再要求中共方面先拿出具体意见来。五月十五日,毛泽东致电林伯渠,告知明日由电台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解决目前若干急切问题的意见》拍发给他,要他以公函形式将这个意见书交给王世杰和张治中,以此作为谈判的具体内容。
这份意见书是毛泽东起草的。意见书首先说明:“为克服目前困难局面,击退日寇进攻,并认真准备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