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簪花红袍传-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慨万分,心里也不知是喜是悲,既无人喝彩,也无人欢呼,“真武殿”里鸦雀无声,气氛肃穆沉闷。

荣浩已成为新一代的掌教,以后的事务需由他亲自主持,小云完成了历史使命,和众人告别,之后缓步走出“真武殿”,他一旦出了殿门,必将失去所曾拥有的一切,此后的生涯再也无人关注,势必归于平静和沉寂。他明知如此,背影依旧十分坚定,毫不犹豫,也无一丝留恋,去意决绝。众人眼望他走出殿门,心里涌起依依不舍之情,很多人潸然泪下,几千名代表百姓的乡绅想起小云曾给予父老乡亲的无私关爱,更是失声痛哭。至此,小云的威名也已企及了登峰造极。

继任大典足足持续了三天方才结束。几个多月后,荣浩的妻子吉秀生了一个儿子,好在他只和母亲相像,白白胖胖,面如满月,十分粉嫩可爱,和父亲的黝黑干瘦毫不相同。想起木荣春曾给予自己的无私关爱和为道教做出的巨大牺牲,荣浩给儿子起名“木绪春”,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像木荣春一样无私而伟大,并能传绪木氏宗族的香火,不致使大师兄绝后。

三天后,小云依照先前的承诺,在“真武殿”大开香堂,正式收木绪春为自己的开山门大弟子。仪式结束后,他马上动用太极之气开始为木绪春洗毛伐髓,扩充经脉。他眼下的功力和大神女娲基本持平,改造一个凡人的先天体质,可谓易如反掌,功行一周天,已使木绪春的经脉扩充了几十倍,具有了包容储存所有五行元素的能力。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竟拥有了大多数修道者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道体仙胎”,乃是自开天辟地以来的首次,荣浩心知儿子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只要他肯努力,最多十几年,功力就能和此时的小云一争短长。

次日黎明,小云在“无为堂”大厅召开盛大集会,和道教众人一一话别。荣浩和几名堂主知道以后已很难再和他相见,心里十分伤感。小云出身贫苦,平日毫无架子,一向和低辈弟子相处融洽,此时得知他要离去,众弟子泪如泉涌,几百名女弟子更是嚎啕痛哭,“无为堂”里气氛忧伤。集会结束后,小云、翥凰、赫连暖玉、清雅、陈孤鸿、彭秀婕,再加上小云的内务大总管清风,一行七人离开“太和山”,一起赶往海外仙山“岱舆”,从此开始了不问世事的隐居生活,云归鹤的传奇时代就此落下了帷幕。多年之后,经众口相传,有关小云的事迹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面目,渐渐演变成了神话。

腊月三十,“正统”皇帝在“皇极殿”下旨昭告天下,此后不再使用“正统”年号,从正月元旦开始改年号为“承平”,借此庆贺华夏重归一统。开春之后,六部九司和各处府县的所有官员全部忙碌起来,战后的各项重建恢复工作全面展开,千疮百孔的华夏终于得以缓慢恢复生机。

第七十四回 登峰造极(4)

 “承平”三年,在平定楚郡之乱后被“正统”皇帝封为“楚王”的原“上柱国大将军”“武威候”澹台复羽,因被人告发于暗中营私结党,把持朝政,阻截言路,被“正统”皇帝下旨斩首示众,所有亲属和几十名亲信也被全部处决。

“承平”五年,“御史中丞”罗雪庵上书朝廷,弹劾因平定蜀郡之乱有功被封为“蜀王”的原“车骑将军”武秉忠,日常骄狂跋扈,目中无人,排除异己,接纳巨额贿赂,并于官署之内公开诽谤皇帝,影响极为恶劣,建议朝廷将其革职问罪。“正统”皇帝看罢奏折,龙颜震怒,下旨将武秉忠革职问斩,并诛连九族。

两件大案总计杀了三千余人,京师一片血雨腥风,所有参与平乱的有功人员无不人人自危,所有朝臣大多以为“正统”皇帝乃是为了“鸟尽弓藏”方才诛杀重臣,但也有少数人猜想两件大案八成是柳诚志在暗中搞的鬼,只是无法证明自己的猜想而已。至此,平定乱世的三大功臣三死其二,只有“齐王”柳诚志硕果仅存。

此后几年,“正统”皇帝已很少上朝,天天在后宫和嫔妃鬼混,沉醉于酒色之中,所有政务由柳诚志全权处理。柳诚志独掌军权,大权在握,势倾朝野,成了事实上的“皇帝”。他任人唯亲,剪除异己,朝廷和各级政府的官员十有八九出自他的门下,势力之大已凌驾于皇室之上。

“承平”九年,仍在壮年的“正统”皇帝无缘无故暴毙于“乾安宫”,无人知道死因,九天后,他年仅八岁的幼子轩辕重光在“皇极殿”践祚,成为垂拱华夏的新一代统治者,改元“崇圣”。因皇帝年幼,无法亲政,皇太后任命“齐王”柳诚志为顾命大臣,封“摄政王”,皇帝事之如父,称“仲父”;官封“太子太师”,丞相,“大司马”“大司徒”“上大将军”,加九锡,剑履上朝,见君不趋,奉旨出京用天子仪仗,总摄朝纲,统领群臣。至此,柳诚志已是官至极品,势压朝野,威震华夏。

“崇圣”三年,时年十一岁的轩辕重光外出狩猎,不幸坠车身亡,至于此事究竟是一个意外,还是有人故意谋害,无人知晓。轩辕重光年幼身亡,并无子女,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朝中官员纷纷上表皇太后,宣称轩辕一族暗昧无能,放纵腐化,肆意妄为,于民无恩,于臣无义,故而天降奇祸,致使人君夭折,身后绝嗣,可见,轩辕氏“王气”已尽。“摄政王”春华毓德,正值壮年,勤于政事,惠及朝野,有大功于华夏,理应代替轩辕氏继承大统。

此时,轩辕家族已是人丁凋零,并无足以承担重任的人才,而朝中所有官员皆是出自柳诚志的门下,皇太后尽管并不情愿,但迫于强大的压力,也只得差遣“翰林大学士”崔安国前往“摄政王府”宣布懿旨,声称将原属轩辕氏的国家政权禅让于“摄政王”。柳诚志推而不就,皇太后反复三次下旨,他方才勉强同意接掌政权。

三天后,他统帅文武百官依次前往“祈年殿”“地祗殿”“先农坛”祭告天地和农桑之神,再前往“太庙”昭告和祭祀轩辕氏历代先皇,之后于夏历九月初九日于“皇极殿”加冕登基,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太平兴国”。大赦天下,所有官员官升三级,黎民百姓可以聚众宴饮三日,以示普天同庆。追封曾祖为“圣武皇帝”,祖父为“圣文皇帝”,父亲为“绍圣皇帝”,加封母亲为“孝慈皇太后”,妻子为“敏佳文惠皇后”,柳氏所有男性宗亲皆封为亲王和列侯。柳诚志前后用了十几年的光阴,用尽了阴谋诡计,终于使自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此时可谓一门朱紫,盛极一时,大有烈火烹油之盛,繁花著锦之荣。

柳诚志出身贫苦,上任之后仍能保持冷静,大力推行政务改革,做出几项重要规定,其一:从此永不加赋。添丁不加赋,等于是变相鼓励百姓加大繁衍后代的力度,以便尽快恢复在战争中损失的人口。每一个家庭的人口增加,更利于百姓扩大生产和尽早致富,也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其二:减免徭役。此后国家再有大型的工程土建,必须雇用百姓,支付佣金,不得再继续无偿征用劳力。此举不但可以减轻百姓负担,并且可以使百姓得到一笔额外收入。

其三:加大开科举士的力度和规模,官员和贵族的子女不再享有特权,如想做官,必须和穷苦人家的子女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严肃考场纪律,杜绝徇私舞弊,使所有人拥有同等的机会,使穷苦人家的子女得以有机会厕身庙堂,为国效命,借此改变他们世代寄人篱下的命运,减轻阶级对立。凭借科举考试制度,网罗天下所有英才,包括一部分有野心的人也能为朝廷所用,尽量企及野无遗贤的程度,如此一来,百姓就是要聚众谋反,也无人领导,更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其四:大力开展教育。由朝廷和各级政府出资,为每一座村镇兴建一所学堂,并聘请专职人员担任老师,向百姓传授各种知识,所有的儿童必须入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更利于未来的生存和发家致富,并可以借此提高国民素质。

其五:加强国防建设。改革兵役制度,将传承千年的“世兵制”和“征兵制”改为“募兵制”,青年人是否参军必须出于自愿,国家不再强行征兵,每一名士兵每月有五两纹银的俸禄,使三军将士在保卫国家的同时也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更利于稳定军心和吸纳更多的兵源。相比“世兵制”和“征兵制”,“募兵制”所得的兵源素质更优,军队的战斗力将有显著提升。所有军队于太平时日屯田自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