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簪花红袍传-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赫连暖玉情绪平复,小云绕石室转了几周,终于在石壁的右下角发现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八卦图型。其中“乾天卦”少了一根“阳爻”,“兑泽卦”少了半根“阴爻”,他心里大喜,料知八卦图型必是开启宝藏的门户。从怀里取出“阴阳”两爻,将较长的粉色玉棒按入“乾天卦”,将较短的黑色玉棒按入“兑泽卦”。陡然间,石室微微颤动,“轧轧”作响,八卦图型移往一旁,石壁上露出一个方形石穴。

小云二人凝目细看,见石穴不大,长宽只有一尺左右,一颗拳头大小的红色心状宝石悬浮在中央,吞吐出暗蓝色火苗,穴内烟火翻涌,气象氤氲,显得十分奇异。左面穴壁上题有几行古篆字,文曰:“赫赫娲皇,抟土成人,肇始媒妁,男婚女嫁,繁衍孳生,承祧传绪,万古绵延;始定四维,绥靖八极,懿德无暇,功高不居;炼石补天,舍身无悔,唯余一心,亘古不泯;留待有缘,继尔懿德,行尔嘉行,惠泽黔首,圣心永昌;肆凶恣暴,必受天谴,克制无明,戒之慎之。”最后署名:“伏羲氏升暇在即,泣血谨题。”未曾标明时间,不知何年所题。

小云看罢,不禁神魂摇曳,原来红色的心状宝石,竟是大神女娲之心!伏羲氏在此番话中严重警告后世之人,如不能用“女娲之心”保佑黎民,反而依仗它为非作歹,必被上天惩罚,又使他颇感惶恐。想起女娲的赫赫大功和无暇品德,顿生高山仰止之心,缓缓跪倒,行九叩首大礼,默默祈祷:“道门掌教紫微,谨告女娲、伏羲二圣:弟子日后将以二圣之心为心,平定天下,护佑众生,使华夏百姓得享太平。如能成功,弟子自当归隐化外,决不会依仗此心胡作非为!如违此誓,必被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默念完毕,“女娲之心”从石穴飞出,盘旋一周,飞入他的掌中。

赫连暖玉十分好奇,道:“它是法宝么?不知怎么使用?”小云感到手里的“女娲之心”微微跳动,竟似具有生命,散发出的浓浓暖意,又像慈母无所不在的关爱,不知为什么,心里竟对它生出了几分依恋,说道:“它是不是法宝,眼下不好断定,我们先安葬了你师傅再说!”

伏羲宝藏构造极为巧妙,“女娲之心”是世之重宝,如果功力未曾抵达一定高度,得到它难免仗之为恶,所以伏羲氏在入口处设下烈火禁制,以便将功力低微的寻宝人拒之门外。此时“女娲之心”已被取走,“浴火重生”甬道里的大火,已无存在的必要,随即熄灭,避免再伤及无辜。小云二人用衣服将无名老人的骸骨包起,出了伏羲神殿,在山谷里将老人安葬。赫连暖玉见师父归于尘土,此后不可复见,不禁心里伤痛,再次潸然泪下。老人并无后代,身后凄凉,她作为唯一的弟子,决定留在谷里守墓三天,以稍尽孝子之道。小云十分理解,当即同意,二人暂且在伏羲神殿住了下来。

入夜后,赫连暖玉的情绪已基本稳定,行功之后对小云道:“你休息一会吧,我担任警戒。”小云道:“好吧,你小心一点。”说完,双膝盘坐,将“女娲之心”放在掌心,双手结印,开始行功,准备将它收入体内。不料,行功一昼夜,“女娲之心”竟是毫无反应,他只得放弃行功,心里十分诧异:“女娲之心究竟是不是法宝?如果是,以我的功力,为什么无法将它炼化?如果不是,伏羲氏为什要设下烈火禁制,考验寻宝人的功力,并反复告诫不要仗它为恶?他如此作为,显是女娲之心具有绝大的威力!”转念一想:“甬道入口题有‘浴火重生’四字,莫非另有特殊含义?”随即起身返回石室,搜寻片刻,并无发现,只得作罢。

三日期满,二人骑上乘黄,踏上归程。来的时候要追踪林秀月二人,乘黄并未使出全力,此时全速飞行,直如闪电奔雷,只用了五日,已抵达使节团驻地。自二人无故失踪,两名副使和沈季隆每天各自率领一千名士兵,外出找寻,足足一月,毫无发现,不免人心大乱。此时见二人无恙返回,三人方才如释重负。休整一日,使节团继续赶路,二天后抵达“游魂关”。小云见原本驻扎在关外的猃狁大军已经全部撤离,暗暗寻思:赫连独秀行事果断,不愧当世人杰。反观轩辕翊国,防人之心太重,只看重自己的皇帝宝座,为人诡诈自私,如景略一般的忠臣良将也得不到重用,两国一旦开战,华夏八成是输多赢少!

第五十三回 伏羲宝藏 (5)

 “游魂关”的守关将领得知两国已结成同盟,欣喜非常,随即差遣十名小校,快马加鞭将喜讯上报朝廷。休息一天,使节团离了“游魂关”,赶往京师。各府县的官员已得知信息,估计小云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日后必被重用,于是拼命奉承和巴结。路经每一处府县,小云免不了要参加官员特意为他准备的庆功酒宴,前行不足百里,他已是头大如斗,只得离了官道,率领使节团走偏僻小路,两天后抵达京师。

轩辕翊国亲自统领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启用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在“镇国门”外大开宴席,庆贺小云凯旋回朝。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可谓盛况空前。宴会持续一个时辰方才结束,轩辕翊国提出要和小云一起乘坐皇帝銮驾,返回皇宫。纵使开国之臣也从未享有如此殊荣,小云不想招摇和惹人忌恨,极力推辞。但轩辕翊国坚决不允,他只得同意。二人登上由三十六名銮仪卫抬起的皇帝銮驾,一起入城。赫连暖玉原是猃狁公主,又是奉旨和亲,身份在华夏诸臣和公主之上,得以和“正统”皇后同乘凤辇入京。

京师万家空户,所有百姓全部聚集在几条主要街道上,争睹小云凯旋。待看见皇帝銮驾缓缓行近,十有七八振臂高呼:“紫微真人万岁!皇帝万岁!”小云此行完成使命,使国家免于战乱,使人民免于罹难,几百名老人更是感激万分,纷纷顶礼膜拜,老泪纵横。但不服小云的也大有人在,多是年轻人,见身旁老人跪倒行礼,心里不以为然:“一个小白脸成就如此大功,只是仗着皇帝老儿的提携和运气好,如果我有相同的机会,估计八成也能取得成功!”

街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车驾前行缓慢,直至申时前后方才抵达皇宫。轩辕翊国在“皇极殿”听取小云禀告此行经历,并仔细查阅同盟条约,见所有条文公平合理,并无不利华夏之处,心里十分高兴。待听到轩辕辅国和田千秋已经自杀身亡,士兵全体归降,更是龙颜大悦,小云的处事应变能力使他大为赞赏。随后亲自起草诏书,走笔如飞,顷刻写就,并宣布三天后他将在“怡和宫”亲自主持小云和赫连暖玉的婚庆大典。

小云心里作难,自己未曾告知翥凰就和赫连暖玉成婚,又怎对得起她?赫连暖玉在一旁见他面露难色,随即宣称师父新丧,自己理应守孝三年,眼下不宜成婚,希望将婚期延至三年后举行。百善孝为先,轩辕翊国无法驳回,道:“公主既有孝心,朕怎能阻拦?准奏!”说完,命“龙图阁大学士”程颐宣读圣旨。小云见难题已化解,心里一宽,向赫连暖玉微微一笑,表示感谢。

程颐在须弥宝座前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道门掌教,钦命平等亲王紫微,公忠体国,不辞艰辛,不计生死,危难之际,奉使猃狁。跋山涉水,扫靖狼烟,威震塞北,不负朕望,诚不辱命,克建大功!神功通玄,才德无双,实乃世之瑰宝,国之干城,朝之栋梁,臣之楷模,朕之股肱!得臣如此,实乃社稷宗庙之幸也!朕抚有四海,垂拱华夏,岂吝赏赐?晋封紫微‘大夏智亲王’,‘太子太师’,加尊号‘大宗师’。赏银五万,永久赦免‘太和山’方圆五百里内的所有租赋,以示嘉奖,体显荣宠。钦此。”

小云躬身领旨,但心里已知轩辕翊国不安好心。“大夏智亲王”和“太子太师”,前者是最高爵位,后者是最大官职,尽管听上去威风八面,但二者皆无实权。自己此番立了大功,轩辕翊国不得不有所表示,但担心自己掌有实权后会危及他的皇位,所以才以两个并无实权的虚衔相封,可见他对自己仍存疑忌之心。“大宗师”是尊号,并非官职,但由皇帝亲自下旨加封,有利提高自己和道教在江湖中的影响力,可以震慑寻常的江湖草莽和依附反叛邪恶势力的官员,对自己即将发起的遏制“魔教”和“无稽山庄”的行动大为有利。至于赏银五万两,相比拥有几万门徒的道教,不啻九牛一毛,但也聊胜于无。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