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簪花红袍传-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略快步上前,捡起被斩下的半截木桩,凝目看去。见两端断口,同样光滑平整。其中上断面为自己所斩,可见小云和自己竟是功力悉敌,难分轩轾。随手将木桩一拋,道:“你使的是何种功夫?为何和我的浩然正气功如此相像?”

小云笑道:“我所使的是我们道门五行神功中的庚金少阳功,真气游走于肺脉之中,所以看上去和浩然正气功有几分相似!其实,两者的行功原理,却不尽相同!”景略如释重负,笑道:“原来如此!却吓我一跳!”略一停顿,神情转为肃穆,道:“小云,眼下正值天下大乱,你功夫如此了得,何不出山为国效力?如果任由老死荒丘,岂不辜负了这一身所学?”上前一步握住小云双手,十分诚挚的道:“你如能脱离道门,我自会向朝廷举荐。以你的才识,圣上必将委以重任。届时,你我同朝为官,即可为百姓做些实事,又可辅佐圣上多行仁政。你我朝夕相处,岂不快哉?”说至动情处,呼吸稍显急促。

第三十一回 初上太和山 (4)

 虽知景略是一片好意,小云却缓缓摇头,将手抽回,遥望四周连绵起伏的青山,吟道:“羲皇虽圣隐荒山,靖节称贤会斜川。此身何是庙堂客,曳尾泥途意自闲。”景略深感失望,叹息道:“人个有志,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好勉强!但我希望以后你能仔细考虑一下,我今日提出的这个建议。一旦改变主意,随时可以来找我!”小云微笑点头,两人随即不再多言。

此后两天中,二人结伴同游,足迹踏遍了方圆百里之内的山山水水。行迹一如两年前亲密,但年龄渐长,城府渐深,加之身份各不相同,有些话已经无法向对方提起。短暂相聚,终究还要分离。第三日清晨,两人依依惜别,小云跨上乘黄继续向太和山进发。飞行一个时辰,一座大山横亘眼前。山势连绵起伏,一眼难以望到尽头。山中怪石嶙峋,巉岩巍峨,林木葱郁,雾气氤氲,变化万千,景色雄浑瑰丽,如同人间仙境。这就是“真武观”的所在太和山。

小云催动乘黄在山脚降落,将乘黄收入“须弥芥子壶”,然后沿盘山小路缓缓前行。偶尔有香客从身旁走过,三、五成群,神情肃穆,相互之间并不交谈,只顾低头赶路。3ǔ 。cōm山路两旁的树木都有数搂之粗,参天蔽日,阳光透过茂密的枝桠,投到地上形成一块块巴掌大小的极不规则的光斑。潺潺的流水声,和密林深处不时传出的鸟鸣蝉噪声,相互交织在一起,环境愈显幽静。山风徐来,暑气尽消,小云透体生凉,不觉心旷神怡。心里暗暗赞道:“太和山果然是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前行小半个时辰,沿途宫观渐多,白墙青瓦的殿堂随处可见。此前小云曾听木荣春说过,除“真武观”之外,太和山上还有宫观二十余所。大多座落在深山密林之中,于人迹罕至之处,暗合道门韬光养晦之旨。而一些规模较大的宫观,则建在低洼之处,紧邻山路,东西南北都各开一门。殿宇高大,装饰华美,气象庄严宏大。如此布局,暗含深意。宫观建在低洼处,寓示道门谦恭卑下,决不盛气凌人。地势低洼,必能聚水,以此昭告天下,道门有海纳百川之量。无论为人善恶,只要有志修道,道门决不会将其拒之门外。宫观紧邻山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年老体弱香客的出入。东西南北都开有门户,寓示道门素怀兼济天下之心,大开方便之门,广纳四方豪杰。

此刻小云身临其境,在看过这些宫观的布局后,对当初营建者的良苦用心,深感折服。沿山路继续前行,穿过中天门,地势渐高。山风吹来,寒气逼人。山路蜿蜒曲折,不见半个人影,空山寂寂,飞鸟绝迹,只有终年不散的云雾从身旁掠过。山路渐趋狭窄,遍地砂石,杂草丛生,野趣天成。山崖背阴处,仍有积雪未曾融化。密林间的枯枝败叶,铺在地上足足有数尺之厚,估计从未有人清扫过,任凭风霜雪雨侵蚀,慢慢自行腐化。偶尔有松鼠、野兔从林间闪过,它们并不怕人,神情怡然自得。沿途所见,天地之间一片和谐,雍雍穆穆,令人心情舒畅,浑然忘我。景色天然去雕饰,正暗合道法自然。

翻过一个小山头,小云眼前豁然开朗。群山环绕的山谷中,座落着一栋至少拥有数千间房舍的庞大建筑群。它呈南北走向,沿中轴线依次排开五座高大殿堂。从南至北,依次增高。位于北头的最后一座大殿,高度已达二十余丈。歇山宝顶,重檐九脊,雄伟壮观,颇有气盖山河之势。屋脊宝瓶闪光,飞檐上卷,雕梁彩柱,飞金流碧,极显富丽堂皇。依次排开的五座大殿,将整座建筑分割成独自存在、却又前后串联的五大院落。其余数千间房舍较为低矮,分布在五大殿周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布局井然,法度森严。在苍松翠柏之间,于群峰拱卫之下,整栋建筑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分外醒目。气势恢宏,无与伦比,堪称人间奇迹,它就是素有“天下第一观”之称的道门总坛“真武观”。

小云惊叹不已,于高山绝谷之中,兴建规模如此之大的一栋建筑,当初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已经不可想象!可见前辈创业之艰难!而为了捍卫这所宫观的尊严,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想到这里,暗自凛然。小云曾听木荣春讲过,位于“真武观”最北边的那座最高大的殿堂,就是道教的日常议事之所,名为“无为堂”。道教的历任掌教,和各堂堂主都住在这里,是“真武观”的枢纽中心。

位于“无为堂”正南方的殿堂,名为“真武殿”。殿内供奉的“真武大帝”,是老子的八十二化身之一,所以此殿又叫“祖师殿”。道教所有的重大典礼和仪式,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其余三座殿堂,从北至南,依次是供奉五方天帝的“五帝殿”、供奉三垣二十八宿的“群星斗宿殿”和供奉后稷和十二地支的“先农地祇殿”。“真武观”山门外,有一个长、宽都在数百丈左右的大型广场,是道教举行盛大聚会的重要场所。

小云注视良久,方才沿山坡缓缓而下。穿过广场,步入“真武观”山门。前行不远,一个中年道人从一旁的厢房中走出,将小云拦下,道:“这位道友,真武观是我教的根本重地,如无特殊缘由,请勿入内!”小云道:“本人云归鹤,法号紫微。”中年道人吓了一跳,当即跪倒,叩首道:“弟子清和,拜见掌教真人。”

第三十一回 初上太和山 (5)

 小云将他扶起,道:“不用多礼!你的受业恩师可是荣辉师兄?”清和道:“正是!”小云暗暗乍舌,道教清字辈在江湖中的身份,大致和其它门派的掌门持平。但清和在“真武观”中,却只能做一个守门的知客道人。可见道教人才济济,如能把握得当,可以利用这股力量为天下苍生谋求少许福利。想罢,对清和道:“你头前带路,领我去无为堂!”清和应命前行,小云跟随在后。

一路走来,每至一处殿堂,小云都要入内稍加游览。“真武观”中的道门弟子虽不知小云是何身份,但见清和对小云执礼甚恭,已知此人决非等闲之辈。在小云走过时,所有弟子垂手肃立,举止中规中矩,态度谦恭小心。小云暗自叹息,道教一向主张逍遥自适,将能够无拘无束的生活,作为人生努力的目标。但偌大一个门派,又不能没有纪律。而以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五德,规范和约束门人弟子的行为,虽是不得已而为之,却多少有些可悲!

前行一个时辰,两人抵达“真武殿”。供奉在大殿中央的“真武大帝”,铜塑金身,披发跣足,身披甲胄,颇具威严。两侧分立龟、蛇二将,也是一身戎装,面目狰狞,双手各持法器。整组塑像杀气腾腾,所体现出的意境,和道教所提倡的怀柔谦恭,相去甚远。小云起初甚为不解,转念一想,“真武大帝”作为老子的八十二化身之一,彰显威武,用意是为了震慑群邪,降伏人心贪欲。圣人设教于世,并不依赖于一法一门,应时随势予以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也是大道圆融的体现。

从“真武殿”出来,前行不远,清和转身对小云道:“掌教真人,前面就是无为堂。本教弟子不得擅入,您自行前往吧。”施礼后,转身离去。小云独自前行,穿过一个月洞门,抵达“无为堂”所在的院落。院内树影婆娑,花香阵阵,景色极为幽静。“无为堂”门前,有四人正在低声交谈。其中两人,小云认得。一个是身材矮壮、面色焦黄的荣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