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装突击(裂纹)-第10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

一阵阵后怕的易琪赶紧操纵战舰离行星远一些,好在其它战舰脱离超光速时并不在行星附近,幸运地没有任何一艘战舰验证行星的表面硬度。

“各舰的情况怎么样?”叶飞问道。

谢教授指定的那颗红矮星就在新源号侧面,目测距离舰队最多不超过两个天文单位的距离。若不是脱离超光速的坐标太过惊悚。这一次的超光速飞行就完美了。

“一切正常!”刘蕾回答。

“谢老?”叶飞语气挑了个高音,用来表示自己的疑问。

谢教授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星系里有一颗初级生态行星,我想看看它的情况。”

“明白了。”叶飞点点头,“小夏。听到了没有?”

“了解。正在搜索行星……找到了!”夏卓烟马上将目标放大。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暗红色斑点。

“刘蕾,联系其它单位,我们靠过去。”叶飞命令道。

新源号在易琪的操纵下原地徘徊了一阵子。将叶飞的命令传达到所有的战舰上之后,所有的战舰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同时启航,转眼之间就飞到了斑点附近。

这一次舰队脱离超光速的位置离行星足够远,可是战舰稳定下来之后,眼前的景象同样令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那个阴影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初级生态行星,而是由两颗质量相近的类地行星组成的一对儿双星系统。

双星虽然罕见,但并不算什么新鲜事物,大伙顶多就是多看两眼就算了,然而这一对双星与以往完全不同。

只见激波中的两颗行星表面电光隐隐,时不时地有飘场的电弧升腾,突然间两道电蛇分别从两颗行星的表面升起,间距少说有半个光秒的两颗行星居然像两个电极一样在宇宙间释放了一次超大规模的闪电!

行星表面的山峰直接被闪电拦腰汽化,两颗行星相对的那一面焦黑处处,早已破损得不成样子。

“我去,这也太夸张了吧?”叶飞也是一阵后怕,刚刚若是再靠前一点,舰队没准就被卷进闪电里去了。

两颗行星之间能够形成闪电,得多高的电压?击穿战舰的绝缘层肯定不在话下。

“也不奇怪。”谢教授说,“这两颗行星的磁场肯定都比较弱,甚至没有磁场,在缺乏磁场保护的情况下,才会因为激波的冲击而积累大量的电荷。你们看,这两颗行星已经互相锁定,而且刚刚一颗行星正好在参宿四它的伴星之间,挡住了激波之后,行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大量的电荷……呃,总而言之,这事儿挺复杂就是了,我需要一点时间研究,才能找到准确的答案。”

谢教授虽然有了一点研究方向上的眉目,不过从来也没见过这种现象的老教授,在得到实际证据的支持之前,绝不会把话说死。

谢教授的解释听得大家似懂非懂,好在没谁不知深浅地凑过去谁刨根问底。

“十几万公里的闪电倒是真挺壮观,但是这两颗也不是什么生态行星啊?”叶飞疑惑地说。

“搞错了呗,我记得那颗生态行星就在双星内侧,再找找看。”谢教授说。

“小夏,这次别再搞错了。”叶飞说。

“是!”夏卓烟偷偷地吐了吐舌头,幸好身上穿着战斗装甲,压根儿就没人能看到她的表情。

战舰又一次开始搜索行星,几分钟后,才在恒星的另一侧找到了目标。

由于这里的恒星是一颗质量相对较低的红矮星,因此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极近,为了防止意外,舰队异常谨慎地飞近目标,安全起见,甚至没有使用超光速方式飞行,而是以常规方式慢慢地靠过去。

花费了一点时间赶到目标行星附近,终于确认这颗行星就是谢教授的目标。

为防止行星本身积累的电荷太多,舰队没敢靠得太近,只能在安全距离之外,使用光学系统对行星的表面进行观察。

1221混合重力

行星的大气层中同样布满了各种颜色的极光,这给光学系统的观测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很难直接观测行星的表面,舰队只能见缝插针地寻找极光间的缝隙,一点点收集行星表面的情况数据。``

初级生态行星上的生物群落十分简单,陆地上一片荒凉,即看不到动物也找不到植物,只有海洋里才能看到生机勃勃的景象。

虽然这颗行星的磁场强度还不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行星,激波不仅夹带了强悍的粒子流,还携带了极高的温度。

激波将大量的热传递给行星的大气层,这颗可怜的行星就像放进微波炉里烘烤的苹果,占据行星表面积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海洋剧烈地沸腾……叶飞无法想象,若是站在行星的表面看烧开了锅一样的海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不管海里有什么,现在都已经煮熟煮烂了。

同样目睹这一切的谢教授唏嘘不已:“我记得这颗行星的海洋面积是百分之六十几,这才几天的时间,就只剩下这么一点儿……现在外面的温度是多少?”

“小夏?”叶飞将皮球踢给手下。

夏卓烟脆生生地回答道:“接近零上六百度!”

“怪不得。”谢教授说,“这个温度和火炉旺盛燃烧时的温度一致,怪不得外面是一片赤红的颜色。”

叶飞不由地一愣:“您是说,外面的颜色是因为温度?”

“也许。”谢教授很不负责任地说。

这算什么答案?

泄气的叶飞无聊地望着被极光包围的行星。不知怎么着脑子里突然想起了刚刚离开不久的双星:“要是那一对儿双星是生态行星,是什么模样?”

谢教授惊奇地瞄了叶飞一眼:“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突然想到的,好像电影里有这样的情节。”叶飞说。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谢教授的语气突然一沉,“哪怕那两颗行星拥有生命诞生的所有必要条件。”

“为什么?”叶飞好奇地问。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叶飞已经发现谢教授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则一定不会说出“绝对”这样的词汇。

“还能因为什么,当然是重力!”谢教授仿佛叹了一口气,“从天文学的角度讲,双星系统的引力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但是对生活在行星上的生物来说。必须各算各的。你想过没有。两颗行星距离那样近,质量又差不多,它们相对的一面,会受到对方引力的强大影响。如果有海洋的话。海水肯定会在这个部分高高地凸起;没有海洋。地质结构也会因为引力的影响而变得十分脆弱,出现火山的几率极高;甚至两颗行星的大气层都是互通的。”

叶飞听得莫名其妙:“这和是不是生态行星有关系吗?”

“你还没明白我的意思吗?”谢教授说,“在相对的一面。两颗行星的引力会互相抵消,而在相背的一侧,两颗行星的重力会叠加,侧面的得力则侧倒向伴星的方向,你能想象在这样复杂的地方出现生命是件多么超出想象的事情吗?”

“呃,明白了。”叶飞并不觉得双星的引力复杂,就会导致生命灭绝。

也许这样的环境对高等生物来说确实是致命的,但是对初级生物,特别是微生物而言,应该没什么影响才对。

只是他并不想因为这个话题与谢教授陷入没有意义的争论。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觉得挺有意思,如果那一对双星上真的产生了智慧文明,那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最起码,他们的建筑一定要非常、非常的结实,不然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引力强度和方向都不一致,地球上任何各类的建筑放到这里,肯定用不了几天就会彻底倒塌……嗯,不过两颗行星实在是太亲密了,恐怕早就锁定了彼此,永远一面冲着对方,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舰队又停留了几分钟之后,谢教授和他的团队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

这一次谢教授没有再指定新的坐标,而是交给叶飞自行决定,叶飞当即命令舰队直飞参宿四。

舰队进入超光速,舰桥前屏上的画面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模糊,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不断地在镜头上任意涂抹,除了一片红色,再也看不清其它的东西。

叶飞强忍着更换镜头的冲动,耐心地数着时间。

根据谢教授的推测,激波层的厚度最多就是几个月的光程,如果推论正确,那么舰队至少应该渡过了激波层三分之一的厚度,剩下的部分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通过。

正在叶飞一个劲地琢磨的时候,前屏的赤红突然间消失不见!

情况变化得太快,以至于大家都没能及时做出反应。

“快,脱离超光速!叶飞看了一眼时间,从舰队出发到红光消失,居然只用了七分多钟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